作者:尹 燃
編輯:蔣希音
去年12月,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克創新”)旗下移動充電品牌Anker在拼多多跨境業務Temu美國站閉店的消息被大家熱議,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疑似亞馬遜要求入駐商家“二選一”。后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亞馬遜回應上述傳聞不符合事實。
2月5日,安克創新發布公告,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獲證監會批文,此次再融資將投向全鏈路數字化運營中心項目,擬推動官方獨立站“技術+內容+服務”全方位升級,降低運營成本,減少對第三方渠道的依賴。
產品質量問題引發召回,申報文件披露出錯
安克創新是一家全球化的消費電子品牌企業,旗下產品覆蓋了充電儲能、智能創新、智能影音等多個品類,且打造了由 Anker、soundcore、eufy、Nebula、AnkerWork、AnkerMake 六大品牌組成的全球化品牌矩陣。
2021年至2024年1-6月,安克創新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251,311.71萬元、1,411,039.50萬元、1,743,074.74萬元、964,328.38萬元。按照銷售模式劃分,同期線上銷售收入分別為793,868.01萬元、945,318.72萬元、1,230,485.54萬元、672,805.26萬元,占比在60%以上。線上銷售模式中,來自第三方平臺亞馬遜渠道的收入占各期線上收入的比例大約在75%~86%,來自獨立站(即公司自建的線上平臺,包括Anker官網、soundcore官網、eufy官網等)的收入占線上收入的比例大約在5%~14%。安克創新的產品銷售一定程度上依托于亞馬遜平臺。
安克創新的商業模式采用了消費電子行業內比較普遍的“自主研發設計+外協生產”的模式,生產環節交由外協廠商來完成。但過去一年里,安克創新的充電寶、音箱等產品因質量問題接連發起召回。
2024年9月,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示安克創新的產品召回計劃,涉及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間制造的型號為A1642、A1647、A1652的移動電源,涉及數量為4,501件。同年10月,美國CPSC宣布對Anker充電寶實施召回,涉及的產品型號也是A1642、A1647、A1652三款。12月底,美國CPSC宣布對Anker Soundcore A3102和PowerConf A3302型號音箱實施召回,因鋰電池過熱有安全隱患。
安克創新在旗下產品品類調整前,主要分為充電類、智能創新類、無線音頻類三個系列。2023年,公司對品類名稱及口徑進行了調整:充電類名稱調整為充電儲能類;無線音頻類名稱調整為智能影音類,并將投影儀從智能創新類調整至智能影音類。此次再融資的申報文件,相應年度的數據也依據口徑進行了調整,但申報文件中仍存在信披錯誤。
依據首輪問詢回復,安克創新在分析現有業務時,將智能投影產品劃入智能創新類,而智能影音類覆蓋的產品中又出現了智能投影儀。
(截圖來自首輪問詢回復)
更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投影產品的品牌英文名稱也披露錯誤。“Nebula(安克星云)”是安克創新旗下激光智能投影系列產品的品牌名稱,但是募集說明書和首輪問詢回復文件都將該英文名稱披露為“Nubula”。
(截圖來自募集說明書)
子公司股轉前大額減值,受讓方信息含糊披露
安克創新前一次募集資金發生在2020年IPO,募資凈額達到257,418.53萬元,其中超募資金為117,535.10萬元。
上市后,安克創新為了聚焦主業,進行了一次資產剝離。
根據2023年4月19日發布的公告,安克創新將轉讓全資子公司湖南海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海翼電商”)60.4%的股權給天津翼揚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天津翼揚”)及自然人吳灼輝、黃思敏,對應的股權份額分別為45.4%、10%、5%。
受讓方黃思敏曾是安克創新的監事,于2022年6月2日屆滿離任,除此以外與公司不存在關聯關系。基于以上因素,此次股權轉讓構成關聯交易。
受讓方有限合伙企業天津翼揚的合伙人為吳灼輝(財產份額占比82.3789%)、聶怡靜(財產份額占比17.6211%),其與自然人吳灼輝均與安克創新不存在關聯關系。
以上股權交易作價為1.56萬元。根據審計報告及資產評估報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翼電商合并凈資產賬面價值為0.00萬元,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2.58萬元。具體來看海翼電商的財務指標,2022年度(審計)及2023年第一季度(未審計),資產總額分別為4,482.55萬元、5,639.88萬元;負債總額分別為4,482.55萬元、5,375.80萬元;所有者權益分別為0.00萬元、264.08萬元;營業收入分別為11,817.59萬元、3,348.1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133.90萬元、208.76萬元。
《民商財經》在研究安克創新對海翼電商的歷年投資中發現,2022年出現一筆大額的計提減值準備。
根據安克創新2020年的母公司財務報表,其2019年對海翼電商的投入180.00萬元。從工商登記信息來看,海翼電商成立于2019年2月,注冊資本為200.00萬元。成立初期,安克創新持股比例為90.00%,其全資子公司湖南安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10.00%。據企查查,安克創新在2019年4月10日完成對海翼電商的注冊資本實繳,由此看來,財務報表中的180萬元投資額是安克創新對海翼電商的注冊資本實繳金額。
直到2022年,安克創新再次對海翼電商追加投資,金額達3,663.14萬元。奇怪的是,本年度安克創新對海翼電商的投資計提減值準備3,840.82萬元,年末投資余額為2.32萬元,海翼電商因何在股權變更前發生大額減值?
從海翼電商歷年的工商變更信息來看,其成立后曾引入新的股東。據企查查,2021年11月9日,兩名新股東天津智和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天津智和”)、天津市智揚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天津智揚”)入股,合計持股比例為30.00%。其中天津智和的合伙人為黃思敏(99.99%)和安克創新全資子公司深圳海翼翱翔科技有限公司(0.01%),天津智揚的合伙人及財產份額占比與天津智和一致(于2023年4月24日注銷)。
2023年1月17日,海翼電商的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均從陽萌(安克創新實控人)變更為吳灼輝。同年2月27日,天津智和、天津智揚退出投資,海翼電商重新變回安克創新的全資子公司。2023年5月30日,安克創新轉讓海翼電商60.4%股權的事宜完成工商登記。
從以上變動信息來看,為何在安克創新發布子公司股權轉讓公告前,吳灼輝已經成為海翼電商的法定代表人兼高級管理人員?這次工商登記信息變更如此急不可待。
另外,《民商財經》發現公告中提及的吳灼輝、黃思敏與安克創新的關系在披露中也存在疑點。
根據2020年8月的上市招股書,長沙遠修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遠修咨詢”)是安克創新向員工實施股權激勵的平臺,其合伙人名單中存在同名“吳灼輝”。根據企查查,2023年5月10日,吳灼輝才從遠修咨詢退出。
此外,2022年7月14日,安克創新發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激勵對象名單(授予日)》,其中被授予對象就包括吳灼輝,其被歸入“核心技術及業務人員”。
而黃思敏在2022年6月從公司離任后,仍在旗下多家子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或者高管。
2022年10月13日,安克創新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安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安克”),黃思敏從這家子公司成立時就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兼法定代表人。子公司股權轉讓公告發布前,黃思敏還在安克創新子公司深圳市安克智才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克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悠飛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擔任重要職務。
圍繞在吳、黃二人身份的謎團,或需安克創新來解開,《民商財經》也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