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閔曉強
編輯:李 鑫
到3月28日收盤,2025年第一季度僅僅剩下最后一個交易日,內地公募基金一季度的排名基本定局,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問鼎冠軍,但同時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卻表現欠佳,例如國聯安基金的潘明。
數據統計表明,他所管理的基金總共有五只,但其中有兩只今年表現格外慘淡,他管理時間最長的國聯安優選行業年內凈值下跌15.53%,排在了同類4582只基金中的第4576位;同時他管理的僅有一只股票型基金國聯安科技動力,同時期凈值下跌約為15.22%,更是在1005只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第一,是何原因呢?
國聯安優選行業或因調倉時機不當
先看他入行所管理的第一只產品,他管理國聯安優選行業大約11年的任職回報是85.39%,去年全年還能在同類基金中排在前250位,但是今年卻跌至了同類倒數,反差強烈有何隱情呢?
從該基金去年四季報十大重倉股來看,就能看到重倉股在前三個月中跌多漲少。上漲一方的股票僅有四只,表現相對較好的恒玄科技(16.79%)和神州數碼(21.85%),但比起機器人和國產算力中動輒翻倍的公司,這樣的漲幅只能說中規中矩,況且兩只股票的合計占比不到12%。另外兩只上漲的標的是潤澤科技和北方華創,但它們在年內的漲幅都不到10%,而且兩者的合計占比不到10%。
比起寥寥無幾的上漲股,下跌的公司卻有六家,特別是科創板上市公司生益電子的跌幅超過了20%。對比往前一季的基金三季報發現,潘明在四季度還是進行了較大幅度地調倉,僅僅保留了寒武紀、海光信息、北方華創等少數的重倉股,同時他將算力的多數重倉股調出了組合,特別是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易盛等“易中天”類公司,無疑是上一輪科技股中的領頭公司。
從調倉的效果來大體判斷,雖然調出的算力領域龍頭股今年表現著實欠佳,但問題是替換進入組合的公司也未能實現飄紅,關鍵還是在于沒有押中大科技中最熱門的賽道。從四季報的表述來看,基金經理潘明指出:“報告期內本基金增持了國產AI芯片、服務器電源和液冷、AI眼鏡和AI數據中心領域的龍頭,減持了光模塊、覆銅板和服務器代工等并兌現了盈利。2025年科技產業周期的最核心方向大概率還是AI。”
“具體看點與2024年略有不同,主要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鏈主的擴散,從英偉達到互聯網大廠。傳統領域包括光模塊、覆銅板和服務器代工失去一定吸引力,而新的領域比如電源、液冷、銅連接和CPO將吸引新的關注;第二,豆包已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大模型。字節產業鏈包括數據中心、交換機等值得關注;第三,AI眼鏡有望成為人類,即一個碳基多模態系統,和不斷進化升級的各種硅基多模態系統之間的橋梁。”但他很有可能沒有預判到機器人的機會所在。
國聯安氣候變化責任投資年化收益難堪
比起其他四只年內浮虧的基金產品,潘明所管理僅有的年內浮盈基金是國聯安氣候變化混合,同一時間段,該基金在年內的浮盈約為6%。從成立至今,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一直就是老將潘明,但是,該基金最新的年化收益約為-20.28%,該水平在3255只基金中排3168位,產品最新凈值和累計凈值僅僅都是0.5672元。
從分年度的成績看,該基金在成立的首年給產品挖下了一個大坑,當年的虧損約為-43.77%,隨后的兩年逐漸走出了陰霾。從2024年基金四季報來看,該基金所配置的公司中,賽力斯、小米集團和富臨精工在今年的漲幅均超過了30%,不過后兩家都是在四季度所新進重倉的公司。
基金四季報中,潘明的判斷完全是另一番陳詞:“報告期內本基金增持純電汽車和AI服務器電源,降低光伏和電網設備配置。展望明年,光伏在供給側、配額制和出口退稅下調等政策組合拳下,盈利可能在春節之后開始回升,進入左側布局階段。以舊換新下新能源車的需求韌性強,供應鏈出現部分環節供需偏緊,格局偏好的整車和細分龍頭值得關注。電網設備領域需要繼續跟蹤出口訂單的景氣度,但AI數據中心衍生出的電源細分環節更值得研究。”
對比基金重倉股的幾乎兩張面孔,不由得讓投資者心生疑惑:潘明的能力圈究竟在哪里呢?如果在責任投資中還是配置新能源車和華為產業鏈更適合他,為何不能在其他基金中所成功的復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