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杜蕾斯當年,主打一個社交幣,動不動就搞出一個大熱門事件,咱們打工人情緒價值,全是杜蕾斯給的。
計生用品賽道,本身就自帶流量,喜歡搞事情的品牌還真不少。去年黑神話爆火時,刷短視頻,無意間刷到了,一款爆火的名為“吃俺老孫一棒”安全套,品牌名稱是雙11 ,這個名字把梗玩的,主打一個666,不自覺的就想看看,這個“老司機”,下一步又會搞出什么“新姿勢”。
這不,雙11 又出了新品——卡布奇諾奶香味。
卡布奇諾雖然是一個明星級咖啡,但以此為藥引,真得能吸引到消費者嗎?
營銷是門手藝活,雙11刷屏背后隱藏著哪些心機?
據天眼查APP顯示,雙11品牌隸屬浙江七夕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是一家以從事零售業為主的企業,浙江七夕科技有限公司商標信息52條,專利信息22條。
此前,該公司也創作出過醬香味,“Money”味安全套,到如今推出奶香味。
可以說,這家公司在氣味營銷上玩的“賊六”。
美國莫內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研究表明,嗅覺引起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均高于其他感官,而且對人產生的感受往往比其他感官更強烈。
這也間接說明了,在商業營銷中,同條件的氣味營銷會比其他感官營銷帶來更高的價值。
可以說,這也是雙11品牌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一直以來,安全套巨頭們的產品基本都是在視覺、觸覺方面下功夫,強調有多薄,多水潤以及有多少顆粒。
可問題是,這些巨頭已經在這賽道上占據了消費者心智,中小企業要想在這方面與其競爭,明顯是不理智的。
所以氣味營銷就顯得較為與眾不同,巨頭們雖然也有氣味營銷,但卻都是常規的水果味,這也成了巨頭們的產品競爭力薄弱所在。
除氣味營銷外,從歷代產品更新中,也能看出雙11品牌習慣利用借勢營銷。
像醬香安全套,借了醬香公域流量的勢;“吃俺老孫一棒”玩轉了黑神話悟空這一熱點和孫悟空這一國民級IP。
如今的卡布奇諾安全套,則是借助了卡布奇諾這一款備受歡迎的明星級飲品,而且這一飲品近年來在中國年輕人心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高。
從周杰倫《七里香》的“我手拿著卡布奇諾,你在我身后微笑”,到曾火遍抖音的《卡布奇諾》,卡布奇諾作為名詞在歌曲中不斷大火同時,飲品也不斷被年輕人熟知和喜愛。
由此可見,雙11不僅擅長氣味營銷,對年輕人的愛好動向,也有著敏銳的嗅覺。
Z時代年輕人,對新奇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對性的看法也更開放,而且中國人口基數足夠大,只要切入其中一部分細分群體,就足以讓雙11每天都過雙十一。
而且此次卡布奇諾安全套與此前的醬香味安全套還有所不同,醬香味主打的是男性群體是購買者,使用者角色,而這次卡布奇諾的奶香味,女性群體也很容易接受,受眾也更加廣泛。
可見,新款產品的更新,也是雙11內卷自己的項目。
通過深入了解也發現,雙11借勢營銷可能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通過借他人的流量名詞,來巧妙地幫自家品牌繞過風險雷區。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安全套,自帶話題,是流量池,但同時,如果車速過快,可能會導致大家反感,曾經一些大品牌,在開車路過中國時也翻過車,但大企業底子厚,挺挺就過去了,而中小企業底蘊薄,就需要對開車的方向盤更加牢牢把握,在開車的同時,更要求其四平八穩,這個很關鍵,而雙11無疑是找到了套路。
“來一杯卡布奇諾,加班一個晚上”,這是此次雙11的產品宣傳文案,從多年老司機經驗來看,這車技非常6。
雙11通過借他人的流量名詞,比如“卡布奇諾”與“加班”來達到開車目的,也把中國含蓄的性語言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就像蘇軾寫過“一樹梨花壓海棠”,不結合作者寫作情景,誰知道他在開車。
雙11可能也想把“卡布奇諾”與“加班”嵌入到人們生活的語境中,比如某人在撩妹場景中說“來一杯卡布奇諾吧”,或者說“晚上加加班吧”。
這是不是聽起來是不是更含蓄,更有風度。
此刻“卡布奇諾”與“加班”這兩個名詞,和“梨花”、“海棠”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有了流量,又巧妙地避開了翻車的可能。
這并不是雙11的偶然行為,對蟠桃味安全套命名為“吃俺老孫一棒”也是如此,這名字借孫大圣的IP可謂是合情合理,找不出一點兒毛病,但它確實讓人感到車速并不慢。
這招借雞下蛋的套路讓雙11著實玩透徹了,如果雙11持續地在產品創新及營銷策劃上保持住這種水平,那么一炮而紅,成為中國安全套賽道中的另一龍頭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崛起,國貨崛起也勢在必行,從新能源汽車,國產手機,到最近的DeepSeek和哪吒2大賣,都在展示著中國產品彎道超車的歷史趨勢,安全套賽道也可以做到如此,真正從中國本土殺出,占領市場的品牌還未真正出現,而且中國市場足夠大,也容得下更多的龍頭出現。
創意只是起步,提供情緒價值才是核心
大環境差,是當下的共識,在經濟萎靡的當下 ,如何讓消費者買單,并且持續買單是很多企業主面臨的難題,僅僅依靠營銷是不足的。我覺得有以下核心:
購買點=產品稀缺價值+情緒價值。
產品層面,要能打動消費者,需要具備稀缺性能力。現在很多人提及的一個概念叫平替,為什么會有平替,因為除了價格因數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數在于提供不了稀缺性價值。
觀察了雙11的幾次營銷活動,那些都只是外殼,內核還是6D玻尿酸這個核心競爭力,這就是稀缺性的產品價值。
而且6D玻尿酸也可以說是老司機的最愛,在為雙方帶來極致潤滑的同時,還實現一定的護理效果,個人曾經的體驗也非常“beautiful”。
情緒價值層面來講,雙11勢必要做情緒價值的引擎者,產品已經很好了,還注重消費者的情緒價值。
從品牌角度來講,一個品牌的產品做到最后,都是在做情緒價值。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一個品牌產品若想脫穎而出并贏得消費者的長期青睞,最終往往需要在消費者心中構建起獨特的情緒價值。產品本身的功能屬性固然重要,但隨著市場的不斷飽和和技術的快速迭代,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實用層面,更多地轉向了情感和心理層面的滿足。
像茅臺、BBA、LV等,這些產品為何溢價高?并不完全因為其產品功能超出同行多少,因為它們讓人感到有面子,通過讓周圍人覺得購買者“有實力或有品味”,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面子心理”。
雙11推出的產品不論是醬香味,亦或是馬內味,卡布奇諾味,創意雖然“七十二變”,但不變的是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
像我本人第一次看到“吃俺老孫一棒”,起初以為是個零食或則玩具,沒想到是這玩意兒,然后我就感到“這家公司真會玩”,在使用過程中,想到金箍棒,嘴角就不自覺地勾起。
這種情感鏈條的傳遞,與白酒們不同,它滿足得是消費者“悅己式”心理,在此過程中,又不失高級感,與阿道夫“香氛+”策略相似,可以說把消費者心理拿捏的很透。
對于品牌來說,引領“悅己式”情緒能夠幫助品牌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當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感受到情感上的滿足和愉悅時,他們更有可能對品牌產生忠誠度。這種忠誠度不僅能夠促進消費者的重復購買,還能通過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的潛在消費者。
同時這種產品既容易調動消費者情緒,也容易產生口紅效應。
“口紅效應”是一種經濟現象,指的是在經濟不景氣時,某些相對低奢的非必需品的銷量反而會上升。
所以在當前消費背景下,雙11定位于中高端品牌,為輕奢產品,也沒毛病,而且安全套與口紅一樣,屬于“小確幸”產品,人們在快節奏生活壓力下,可以獎勵自己一下。
并且從安全套賽道來看,走下沉市場極易受價格戰影響,一旦巨頭們價格戰打起來,中小品牌的低價優勢將要煙消云散,走中高端路線,也可以抵抗可能發生的價格戰沖擊。
包裝的含蓄美也不讓消費者感到尷尬,許多消費者不小心拿出常見的安全套,往往會感到尷尬,雙11牌標配的鐵盒包裝,相比傳統紙盒更能杜絕一切意外危險,上面刻畫了一杯卡布奇諾,卡布奇諾里有一個咖啡拉絲形成的圖案,像是一個乳環,性感而又有含蓄,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口香糖包裝。
而且產品本身有著奶香味兒,使用的是無過敏源的食品級香精,所以安全性方面基本不用擔心。
從整體產品推出情況看,雙11在產品內卷自己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始終把品質要求放在重要地位,一個產品做的好,一切的營銷才有了承載的地方,就好比如今大火的哪吒2,沒有十年如一日的雕琢,宣傳再好也定不會如人意。
雙11讓我們看到了新消費品牌如何找到自己的安全港,在新消費品賽道上,提供了一個可供學習的案例。
龍頭穩控渠道,雙11另辟蹊徑找戰場
如今計生消費品賽道上,中小品牌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難以掌握渠道,尤其是在線下,渠道大多被巨頭們壟斷,像線下零售渠道、便利店,基本上少有中小品牌的身影。
不解決此問題,即使像雙11這樣的品牌再有創意,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飲。
不過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雙11很會打游擊,既然正面戰場敵不過,那就選擇繞道而行,圍繞藥店進行渠道鋪展。
根據國家藥監局的通知,避孕套早已經納入《免于經營備案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目錄》,藥店也主要是售賣藥品和健康產品的地方,與人們的健康有關,也就是說,如果在藥店進行售賣,消費者反而對質量更加放心,可以說,藥店是中小安全套品牌打游擊的最好根據地。
除了拓展渠道外,雙11品牌還積極在糖酒會、飲料館等地方開設展覽館,來宣傳自家的產品,卡布奇諾產品的宣傳就是在奶制品展覽館開辦的,主要是奶香味,確實與奶制品有些許聯系。
其實這也有一些小心機,因為安全套產品自帶流量屬性,把它放在看起來關聯度不高的地方,本身就是在利用場景幫助品牌傳播,讓人對這個品牌產生深刻印象,此刻,場景就是一個流量載體。
此外,雙11品牌不僅在國內搞流量想火,也想要通過借助跨境電商的火熱,來開辟國際市場,可以說是野望不小啊。
至此,雙11品牌的產品營銷徹底完成閉環,從圍繞目標客戶進行產品創新及創意宣傳,再至營銷渠道落地,場景營銷進行補充,最后形成收入轉化,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營銷環,而且每一個環節都藏有細節之處。
總體而言,雙11的持續發展能力還是較強的,有新意的營銷方法保證了品牌市場推廣不斷向好,穩定的渠道保證了品牌商業模式成熟,從另外一種角度講,雙11的發展模式還是挺值得加盟的,如果有大量的加盟商來合作,那么品牌擴張將會進一步加快。
寫在最后:
薩伊經濟學講,供給創造需求。
也就是說品牌企業想要增長破局,就需要不斷重新挖掘消費者們的需求痛點,去做更好的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從而讓用戶愿意消費。
比如就像小米su7、華為三折屏那樣,用好的產品帶動新的需求增長。
雙11安全套雖然是個小產品,但創新意義和其一樣,都是在供給端的創新,來創造需求,拉動消費增長。
小小的安全套,也有撬動大消費的可能,雙11這波產品創新,也為中小消費品企業打了一個樣。
接下來,這樣“供給創造需求”的案例帶動下,會不會有更多好的產品出現?
值得持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