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閔曉強
編輯:李 鑫
近幾年受到股市震蕩、限薪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內地公募基金經理人員流動潮再起,丘棟榮、王鵬等旗幟性人物也離開了老東家;甚至部分基金公司一而再地流失人才,例如建信基金的姜鋒和周智碩接連離職。
來自公司網站的資料顯示,建信基金去年至今流失了兩位基金經理,分別就是去年的姜鋒和今年的周智碩,前者卸任時的任職年限接近十三年,同時他還是建信基金的權益投資部執行投資官。最新公開信息顯示,他已經入職了廣發基金。
再看公司現存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或許資歷最深的就算任職時間已經逼近十年的王東杰了,但這位老將今年到目前所管產品均未能實現正收益,大眾所熟知的標簽還是“常蓁老公”。另外,相對最能抗打的就是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陶燦。
連續兩年損失骨干,建信基金恐傷元氣
從基金公司網站資料顯示,2024年5月31日,時任公司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的姜鋒離任,他于2007年7月加入建信基金,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資深基金經理、權益投資部執行投資官。
截至離任時,他的兩只代表作基金均實現了至少翻一倍的輝煌成績:其中建信優勢動力混合為107.20%,建信健康民生混合為374.80%。彼時,對于他的離職,公司方面對外的表態是:“基金經理離職是出于個人職業發展的考慮。姜鋒自畢業即加入公司,工作17年,是公司自主培養的優秀人才,公司尊重他在當前職業發展階段做出的決定。姜鋒有關基金將由公司的一批中生代基金經理進行接管。”
目前,他所留下的基金繼任者成績如何呢?就以上述兩只基金為觀察樣本。建信健康民生的繼任者是女基金經理馬牧青,她接管近一年時間,所實現的任職回報約為1.86%,同類排名大約后三分之一。再看建信優勢動力,繼任者江映德目前表現要好于馬牧青,同樣是管理近一年時間,實現的回報約為33%。
但問題在于兩人一個任職三年多,一個任職四年多,要想在業內和投資者中積累知名度還需要時間積累。不過,公司已經在同時間段中快速成名的另一位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周智碩,卻在今年1月也快速離職,隨后火速跳槽至了頭部公募廣發基金。
從他的簡歷看,他于2020年6月加入建信基金后,快速管理產品,特別是在潛力新藍籌和建信中小盤兩只產品上實現了不錯的回報。2021至2022年,周智碩同時抓住了光伏、煤炭板塊的上漲機會,新、舊能源兩手抓,并關注電子、機械、化工、交通設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2022年上半年,滬深300和同類平均產品的跌幅都在10%的環境下,依舊逆勢取得接近3%的正收益。
但就在1月23日,建信基金發布公告稱,周智碩因個人原因離職,并卸任其管理的多只基金產品。稍后中基協官網顯示,周智碩已于今年2月14日加入了廣發基金。
陶燦和王東杰兩員大將,誰能代表建信成頂流?
在兩位大將先后離開后,雖然建信的主動基金經理補償了些從研究員、助理提升的新鮮血液,但真正有實力能夠撐起門面的或許也就是王東杰和陶燦兩人。
先看面相俊朗的王東杰,2003年7月畢業于清華大學金融學專業獲學士學位,2008年6月畢業于清華大學金融學專業獲博士學位,具有豐富的金融和經濟知識。2008年7月至2012年5月在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工作,歷任分析員、經理;2012年5月加入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歷任研究員、研究組長。
按照2024年四季報的統計,雖然他最新有三只基金已經實現了任職回報翻番的成績,但是規模卻是他的致命傷,去年12月31日時在管5只基金的規模僅僅約為37.79億元。再從2025年目前的年內成績來看,截止3月4日收盤竟然沒有一只基金實現正收益,均排在同類基金較為靠后的位置上。
再看資歷更老的陶燦,2007年7月加入建信基金,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資深基金經理、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兼研究部首席策略官、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
按照去年四季報的統計,他在管5只基金的合計規模也不過是大約68億元,同時目前在管基金中僅有1只實現任職回報翻番。以這只任職回報最好的建信改革紅利為觀察標的,四季報的10大重倉股中,2025年表現最好的僅有1只科創板股票漲幅在40%一線,同時還有四家公司最新年內仍為下跌。
究竟誰能扛起建信基金主動權益類產品的大旗,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