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 升
編輯:張佳茗
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杰新材)專業從事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鋁板帶和鋁箔兩大類。鋁板帶箔是眾多下游行業繼續深加工的基礎材料,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鋰電池、車輛輕量化、新型建材和電子電器等下游產品或領域。
上交所最新公告顯示,永杰新材將于2月28日進行網上申購,其本次IPO的保薦機構是東興證券,審計機構為天健所。
研發投入不及同行水平
2021年至2024年1-6月(下稱:報告期),永杰新材實現營業收入630,284.97萬元、715,007.56萬元、650,391.85萬元、373,209.31萬元,凈利潤23,929.92萬元、35,367.52萬元、23,790.10萬元、16,354.77萬元。2022年、2023年,永杰新材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3.44%、-9.04%,凈利增長率分別為47.80%、-32.73%,2023年業績表現不理想。
報告期內,永杰新材研發費用分別為20,878.13萬元,19,158.99萬元、21,882.34萬元和13,824.2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31%、2.68%、3.36%、3.70%,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3.77%、4.04%、4.04%、4.12%,永杰新材各期研發費用率明顯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永杰新材及其子公司浙江永杰鋁業有限公司(下稱:永杰鋁業)是高新技術企業,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5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2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境外專利1項。招股書列示的可比公司中,常鋁股份未披露專利數量,明泰鋁業、鼎勝新材、華峰鋁業截至2024年6月末的專利數量分別多達447項、272項和105項。
永杰鋁業是永杰新材重要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注冊及實繳資本為69,000萬元,主營業務為鋁板帶箔等產品的生產及銷售。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永杰鋁業營業收入分別為486,814.75萬元和297,642.61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8,733.43萬元和14,277.87萬元。
永杰新材擁有的56項專利中,22項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是與永杰鋁業共有。永杰鋁業獨立擁有的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且實用新型專利均為2015年12月24日申請。永杰新材獨立擁有的8項實用新型專利也均為2014年和2015年申請。
永杰新材成立于2003年8月,3年后開始謀劃境外上市事宜,通過注冊海外離岸公司并進行一系列股權操作,但在2010年放棄,并于2011年改制為股份公司。
2012年3月,永杰新材曾首次申報IPO,但由于業績下滑,于2014年撤回申報。
??永杰新材在2012年IPO之前,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3項專利分別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獲得授權,除此之外,彼時公司沒有其他專利成果。
本次IPO,永杰新材與永杰鋁業專利數量大增,兩公司共有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均為2020年12月(含)后申報。
多版招股書信披存在出入
據證監會及上交所官網,永杰新材于2022年7月5日預披露了首版招股書,全面注冊制后向上交所分別提交了申報稿(2023年3月3日)、上會稿(2024年10月25日)和注冊稿(2024年11月8日)。
《民商財經》對比幾版招股書發現,永杰新材的申報稿和注冊稿部分數據存在出入。
據申報稿298頁“負債構成及主要項目分析”,永杰新材2021年末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金額合計為135,236.24萬元。注冊稿342-343頁“負債構成及主要項目分析”,永杰新材2021年末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135,248.10萬元。兩處數據差異主要來自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科目,申報稿未將此科目計入長期借款,而注冊稿中的長期借款數據則包含此科目。
申報稿204頁合并資產負債表披露的數據,永杰新材的流動負債中包含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期末余額為11.86萬元。結合申報稿披露的內容,可知此筆款項為應付租賃款,即支付永杰新材租入的員工停車場費用。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執行的新租賃準則,永杰新材租入的員工停車場在使用權資產中列示。永杰新材按照直線法對使用權資產計提折舊。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公司在租賃資產剩余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
根據注冊稿,2021年末至2024年1-6月,永杰新材使用權資產金額分別為11.60萬元、0.00萬元、12.72萬元和6.36萬元。據申報稿披露,2021年和2022年1-6月使用權資產折舊分別為11.60萬元和5.80萬元。
注冊稿披露的內容顯示永杰新材在2022年的使用權資產金額為0元,即并未產生員工停車場費用,奇怪的是申報稿卻在2022年半年末進行了使用權資產折舊處理。另外根據申報稿披露的永杰新材的租賃情況,其中員工停車場的租賃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上述存在的數據矛盾或需永杰新材及東興證券進行說明,除此之外,永杰新材與客戶披露的購銷數據也存在出入。
浙江墻煌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墻煌新材)是永杰新材2021年和2023年的前五大客戶之一,各年交易金額分別為32,737.70萬元和33,849.7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19%和5.20%。其中,2021年至2023年,永杰新材向墻煌新材采購外協服務326.82萬元、305.06萬元、43.83萬元。
墻煌新材是墻煌科技全資子公司,據墻煌科技公轉書,2022年和2023年與永杰新材交易金額分別為15,095.93萬元、33,844.81萬元。同時墻煌新材還為永杰新材提供代加工服務,銷售金額分別為235.84萬元、43.83萬元。
2023年,永杰新材招股書注冊稿與墻煌新材公轉書購銷數據差異為4.89萬元,雙方代加工交易金額一致。2022年,代加工交易金額相差69.22萬元。
中建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中建材)是永杰新材2021年和2022年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29,855.01萬元和48,586.11萬元。
據《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基礎募集說明書》,中建材2022年分別向永杰新材和永杰鋁業采購鋁及其制品3.60億元和2.51億元,合計6.11億元,與招股書相差約1.25億。
2021年至2023年,永杰新材對寧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震裕科技)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9,948.68萬元、60,016.77萬元和44,944.33萬元。
永杰新材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均處于震裕科技年報披露的各期第二、第三大供應商之間,2021年永杰新材披露數據與震裕科技年報披露的第二、第三大供應商分別相差31.73萬元、3,816.72萬元;2022年分別相差224.22萬元、13,155.95萬元;2023年分別相差1,005.68萬元、2,129.10萬元。
2023年,永杰新材對江蘇蔚藍鋰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蔚藍鋰芯)的銷售金額為26,237.68萬元,此金額比蔚藍鋰芯2023年年報披露的第一大供應商采購金額高出584.99萬元。
2022年和2023年,永杰新材對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達利)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09,040.49萬元、66,244.68萬元。根據科達利年報,永杰新材披露的2022年銷售金額比科達利年報第一大供應商數據高164.57萬元,2023年銷售數據在科達利第三、四大供應商之間,與第三、四大供應商數據分別相差264.62萬元、25,256.42萬元。
目前,永杰新材正在詢價中,我們對其此次IPO的最終發行情況也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