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監管趨嚴之下,北交所也放緩了上市節奏。今年以來,只有宏海科技、星圖測控成功登陸北交所。回顧過去,北交所上市大潮集中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有83只、77只個股上市。
北交所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了!
根據2025年北交所最新的IPO審核動態和相關政策調整,結合市場公開信息,將對新增IPO企業強化創新性指標、知識產權與技術成果、行業標準參與度、信息披露與合規性、審核流程優化與監管強化、行業與市場定位等方面的要求。
從上市節奏看,今年以來,只有宏海科技、星圖測控成功登陸北交所。回顧過去,北交所上市大潮集中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有83只、77只個股上市。
數據來源iFind
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八成
自2021年11月15日正式開市以來,北交所積極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支持符合新質生產力方向的企業上市發展,推動金融資源向創新型中小企業聚集。
據覽富財經統計,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超八成是中小企業,近九成為民營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八成。
數據來源iFind
從地域分布看,按照省份劃分,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其中,江蘇以48家穩居榜首,廣東和浙江并列第二,各有30家。北京23家,排名第四;山東20家,排名第五。剩余地區的北交所上市家數均不足15家。
值得注意的是,甘肅、青海、西藏、海南、黑龍江這5地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數尚未有“零”的突破。
數據來源iFind
2只10倍股,最高漲幅1555.92%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收盤,北交所一共264只個股,上市首日至今平均漲幅超180%,近6個月平均漲幅超200%。
數據來源iFind
上市首日至今漲幅超過500%有10只個股,分別是星圖測控、萬達軸承、凱華材料、阿為特、華信永道、中紡標、巨能股份、并行科技、方正閥門、廣脈科技。
其中,星圖測控、萬達軸承漲幅分別高達1555.92%、1043.1%,表現尤為驚人。
數據來源iFind
從近6個月表現看,漲幅超過500%的有6只個股,分別是星圖測控、艾融軟件、聯迪信息、駿創科技、志晟信息、方正閥門。
數據來源iFind
截至3月14日收盤,總市值超過百億的有6只個股,分別是貝特瑞、錦波生物、曙光數創、艾融軟件、星圖測控、并行科技。
數據來源iFind
收盤價超過百億的有4只個股,分別是錦波生物、萬達軸承、并行科技、星圖測控。
數據來源iFind
不難發現,星圖測控已經成為北交所的“當紅炸子雞”。1月2日,星圖測控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為2025年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北交所商業航天第一股。
星圖測控成立于2016年12月14日,總部位于安徽合肥,2023年在新三板掛牌。該公司業務主要圍繞航天器在軌管理與服務,是專業從事航天測控管理、航天數字仿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科創板上市公司中科星圖(688568.SH)是星圖測控的控股股東。中科星圖主要專注于地理空間大數據處理與應用,其實際控制人為中國科學院空天院。因此,中國科學院空天院也是星圖測控的實際控制人。
發行費用最高7177.07萬元,最低517.01萬元
相對于深滬交易所,北交所一般能幫助企業提前一兩年上市,且操作費用較低,是大家心目中“平民化”的證券交易所。
北交所的上市發行費用包括承銷保薦費用、審計費用、法律費用以及其他費用,一般情況下與募資金額成正相關。
從實際募資金額看,北交所264只個股中,超過5億元的有貝特瑞、安達科技、國航遠洋、連城數控、海泰新能、穎泰生物、華嶺股份、硅烷科技、同力股份。
數據來源iFind
其中,貝特瑞、安達科技、海泰新能是北交所發行費用最高的前3家企業。
貝特瑞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和正極材料為核心產品的新能源材料研發與制造商,總部位于深圳,是中國寶安集團下屬子公司。
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領軍企業,公司募資高達16.72億元,其發行費用7177.07萬元,其中承銷及保薦費6309.43萬元,審計及驗資費518.87萬元,法律費用330萬元。
其次是安達科技,發行費用為6342.23萬元,安達科技是一家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生產制造企業,主要從事磷酸鐵、磷酸鐵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北交所發行費用最低的企業為永順生物,發行費用517.01萬元,其中承銷及保薦費243.42萬元,審計及驗資費141.51萬元,法律費用94.34萬元。永順生物主要產品為獸用疫苗,主要用于下游畜禽養殖業動物疫病的防治。
凱騰精工的發行費用也很低,發行費用為589.74萬元,其中承銷及保薦費377.36萬元,審計及驗資費143.4萬元,法律費用59.43萬元。公司主營業務為印刷行業中重要耗材凹印印版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中介機構服務量排名:中信建投、天健、錦天城位居第一
從服務家數看,保薦機構排名前三:第一是中信建投證券(45家);第二是開源證券(40家);申萬宏源證券(34家)。
數據來源iFind
審計機構排名前三:第一是天健(91家);第二是立信(74家);第三是容誠(68家)。
數據來源iFind
律師事務所排名前三:第一是錦天城(72家);第二是中倫康達(50家);第三是德恒(38家)。
數據來源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