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華為PC芯片量產倒計時,產業鏈上下需求或將迎來井噴式爆發,相關公司股價也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一次,誰將成為海思背后的“爆單之王”?
華為海思再掀風暴!
3月17日,華為海思概念股強勢領漲,晶賽科技30cm漲停,力源信息漲超10%,深圳華強漲停。
消息面上,華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的自研PC處理器麒麟X90近日亮相,并在中國信息安全評測中心的安全可靠測評中獲得了Ⅱ級安全可靠等級的評價。
這一評價不僅是對麒麟X90技術實力和安全性能的認可,也是對華為在芯片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次重要展示。
麒麟X90芯片來了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海思是華為旗下全資子公司,在全球半導體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其前身可追溯到1991年華為啟動的集成電路設計及研發業務,1993年成功推出華為第一塊數字ASIC芯片。2004年,華為海思正式成立,開啟了在EDA平臺上獨立設計芯片的征程。海思專注于無晶圓廠半導體與器件設計,為華為提供全面的芯片解決方案。
從應用場景來看,智慧家庭、消費電子和行業三大板塊都有海思的身影。從產品體系分析,海思構建了涵蓋廣域物聯、短距物聯、手機穿戴等九大體系的龐大版圖。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海思在手機終端、移動通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都有布局。
麒麟芯片誕生于2014年,首款麒麟910芯片的問世,標志著華為在移動處理器領域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此后,麒麟芯片不斷迭代,麒麟990系列、麒麟9000系列等產品憑借先進的制程技術,帶來了強大的計算和圖形處理能力。
近日,在中國信息安全評測中心發布的安全可靠測評結果公告(2025年第1號)中,海思送測的麒麟X90赫然在列,該CPU獲得了安全可靠等級Ⅱ級的評價。一同公布的還有飛騰騰云S5000C-E、龍芯3B6000、龍芯3C6000、申威威鑫H8000等等。
據行業觀察人士推測,麒麟X90可能用于PC端處理器,并與華為自研的鴻蒙PC系統結合,形成軟硬一體的國產化解決方案。麒麟X90的認證表明華為在芯片設計、生產等環節已具備較強的國產化能力,減少了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若該芯片成功應用于PC市場,將直接挑戰Intel、AMD等傳統廠商,推動國產芯片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替代進程。
不僅如此,當前國際局勢下,國產芯片的安全可靠認證是進入政府、金融、能源等關鍵領域采購目錄的重要門檻。Ⅱ級認證為麒麟X90在政企市場的推廣鋪平了道路。
最高漲幅270.63%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收盤,A股華為海思概念一共有49只成分股。
從行業分布看,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涉及計算機、機械設備、國防軍工、傳媒、基礎化工等10個領域,其中,位居前三的分別是電子17家,占比34.7%;計算機10家,占比20.4%;通信8家,占比16.3%。
從地域分布看,按照省份劃分,涉及廣東、江蘇、湖北、浙江、遼寧、陜西等13個地區。其中,位居前三的分別是廣東17家,占比34.7%;江蘇9家,占比18.4%;北京6家,占比12.2%。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截至3月17日收盤,近6個月以來,晶賽科技、潤和軟件、四川長虹、和而泰、美格智能、羅博特科、卓易信息、一博科技、沃爾核材、移遠通信、力源信息、慧博云通、神州數碼、中科創達14只個股已經成功實現翻倍。
3月17日,深圳華強漲停。分析認為,其漲停的可能因素有四:一是公司作為華為海思核心代理商,持續受益于海思新產品的市場拓展及首屆海思全聯接大會帶來的預期提振;二是電子元器件行業庫存去化進入尾聲,景氣度逐步回升,公司作為分銷龍頭直接受益;三是子公司華強電子網IPO進程推進,分拆上市預期強化市場關注度;四是公司在智慧城市領域的5G物聯網技術研發及場景落地取得階段性進展,業務協同效應顯現。
同日漲停的還有晶賽科技。公司主要從事石英晶振及封裝材料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主導產品晶體頻率元器件屬電子信息行業關鍵基礎元器件,被譽為“數字電路的心臟”,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網絡、物聯網、移動終端、汽車電子、智能家居、安防、家用電器等領域。據此前披露,公司產品質量滿足多家世界知名企業的檢測標準,分別通過海思、紫光展銳、聯發科、上海博通、恒玄、翱捷科技等芯片廠商的方案設計與應用,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品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