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蔡俊
九安醫療(002432.SZ,下稱“公司”)與互聯網大廠的合作,有所變化。
近期,公司公告從小米投資收購一家企業的部分股權。該企業由雙方共同設立,當時意義之大,在于讓公司實現向互聯網轉型。
其實,公司的發展史就是一段不斷尋找風口的過程,從技術創業到資本運作,再到互聯網轉型。如今,公司計劃通過一二級市場進階為一個投資平臺型企業。
三次跨越
上世紀九十年代,天津大學畢業的劉毅與同學聯合創業時或許未曾想到,公司從電子血壓計起步,會在二十多年后成為一家平臺企業。從代工生產到自主品牌打造,從傳統器械到互聯網醫療,公司的成長軌跡恰如國產醫療企業轉型的典型路徑。
劉毅的財富故事始于一次春節回鄉的同學聚會。這位就讀分析儀器專業的畢業生,與同學討論產品時,敏銳發現家用醫療設備的機遇。依靠專業背景,其迅速組建研發團隊,僅用半年就推出首臺電子血壓計。上市后,該產品銷量突破1000臺。
彼時,公司還名為柯頓有限,主要業務是代工歐洲的家用醫療設備。1999年,公司迎來一次改變命運的資本運作,通過引入新加坡富裕投資、設立員工持股平臺等,完成股權結構的蛻變。幾年后,劉毅帶領團隊參加展會,以“做別人不愿做的訂單”的策略,逐步打開巴西、波蘭、德國等市場。
憑借海外的攻城略地,公司的出貨量和銷售收入不斷增長。2006年,其語音血壓計在德國市占率超過40%。業務順風順水之際,資本市場的大門也向其打開。2010年,公司正式上市深交所。
從代工到自主研發,再到登陸資本市場,劉毅和九安醫療實現了身份和財富的躍龍門。下一步,商機敏銳的劉毅把目光放在還未全面興起的移動互聯網。
當時,智能手機開始起勢。公司在蘋果設備上推出移動互聯網血壓計,構建“iHealth”品牌的雛形。在業內,公司是個人健康管理生態系統的吃螃蟹者,更深諳互聯網之道。2015年前后,公司與小米投資共同設立iHealth Inc,各自持股80%和20%,后者出資2500萬美元。
這一布局,讓九安醫療實現第三次跨越。公司由單純的硬件制造商向健康管理服務商轉型,拓展業務邊界之際,也實現從產品到生態的跨越。剝開內核,公司展露出從技術創業到資本運作,再到互聯網轉型的路徑。
第四次的時機來了
雷軍有言“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九安醫療與小米的合作,初始階段也撞上幾個風口。
2016年小米米粉節中,iHealth智能血壓計以周銷量超1.86萬臺創出全球同類產品銷量紀錄。雙方的合作模式,由公司提供產品,小米主要負責國內市場的銷售。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雙方的合作目光又瞄向海外。期間,iHealth Inc美國子公司通過自身渠道、亞馬遜平臺銷售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并與客戶簽署重大訂單。2022年,iHealth系列產品銷售額259.7億元,同比增長1295.27%;國外銷售額258.7億元,同比增長1091.23%。同期,公司營收同比增長997.8%。
風口上的豬會飛,但風停下之際,一切又回到原點。2024年上半年,iHealth系列產品銷售額11.9億元,同比下降44.27%;國外銷售額12.7億元,同比下降40.8%。同期,公司營收同比下降40.82%至13.5億元。
實際上,九安醫療與小米都深諳風口不再。今年2月,公司公告將通過旗下平臺收購小米投資所持iHealth Inc的20%股權,作價4591.05萬美元。以此計算,iHealth估值折合人民幣16.78億元,低于2024年三季度末的凈資產20.65億元。盡管如此,小米投資仍獲利2091.05萬美元(約1.5億元)。
曾站上風口、登上峰頂的公司,如今已然走在下山的途中。但疫情期間積累的財富,足以讓公司有資本瞄向更大的收益。
今年1月,公司收到天津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起因是2022年其使用6000萬元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現金管理產品,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2023年,公司公告擬使用最高170億元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以及最高30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23.79%,但歸母凈利潤大增52.63%。反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類資產配置收益表現良好。同期,公司因投資新能源汽車股票,如小鵬、蔚來、理想、特斯拉等,分別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為5.93億元、5.43億元,各自同比增長3885.53%、82.94%。
根據財報,公司投資四家新能源汽車的最初成本合計超6億元。同時,公司還在二級市場持有小米集團的股票,最初成本2.5億元。
一邊是股票投資盆滿缽滿,另一邊是三大費用的支出縮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管理、研發等費用合計8.1億元,同比下降11%。2024年上半年,公司委托理財合計160.75億元,其中投資券商、銀行、其他等產品分別為2.6億元、65.4億元、92.7億元。
可以看出,九安醫療邁過技術創業、資本運作、互聯網轉型后,又進入投資平臺的第四次跨越。
近年來,公司參與投資多個創投基金,合作機構包括濟峰資本、元生創投、鼎峰資本、清智資本、耀途資本、奇績創壇、礪思投資、九合創投、英諾天使基金等。
到目前為止,公司投資的領域包括醫療健康、科技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中,較為出名的有主營AGI算力解決方案的無問芯穹,投資該企業的機構還有紅杉、啟明創投、真格基金、金沙江投資、百度等。
其實,這條路業內已有吃螃蟹者。之前,魚躍醫療也從單純的器械產品延展到復雜的資本整合,進而與大廠深度綁定。該企業實控人吳光明和阿里系共同投資,版圖包括意大利百勝集團、依圖科技、螞蟻消金等。九安醫療能否摸著前人的石頭順利過河,有待觀察。(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