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轉眼至今,軍工板塊防御價值猶在,同時,近期我國周邊涉及軍事方向的熱點事件頻發,如“海峽雷霆-2025A”軍事演習等也產生了密集的催化作用。
4月9日,A股軍工相關板塊紛紛“走紅”,截至收盤,軍工信息化板塊指數(880528)上漲6.40%,商業航天板塊指數(880548)上漲5.36%,衛星導航板塊指數(880546)上漲5.23%,大飛機板塊指數(880616)上漲5.16%,國防軍工板塊指數(880507)上漲4.90%。
通易航天、晟楠科技、愛樂達、晨曦航空、新余國科、中船應急、天秦裝備、張江高科、北方長龍、中海防務、中船防務等多只概念股漲停。
分析人士指出,關稅事件后,我國隨即啟動反制措施,這一輪博弈中,軍工板塊顯現獨特防御價值。同時,國際軍貿供給缺口擴大,我國高性價比裝備出口增量可期。此外,軍工與A1、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深度融合,疊加軍隊“一四五”規劃收官沖刺、軍工央企重組整合加速等多重因素共同催化板塊熱度。
軍工板塊防御屬性猶在
美國突然加征的關稅可以說打了全球一個措手不及,但眾所周知這并不是美國第一次加征關稅,早在2018年,特朗普1.0任期時就曾有過一波關稅加征。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7月6日?,美國開始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8月23日?,美國對額外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9月24日?,美國對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并計劃于2019年1月將稅率提高到25%?。
在2018年這波貿易摩擦期間,軍工板塊就已顯示出較強的“抗跌”屬性,即使整體上看以波段行情為主,但軍工板塊仍存在超額收益機會。歷史數據顯示,2018年關稅周期內軍工板塊超額收益達18.7%。
轉眼至今,軍工板塊防御價值猶在,同時,近期我國周邊涉及軍事方向的熱點事件頻發,如“海峽雷霆-2025A”軍事演習等也產生了密集的催化作用。綜合來看,軍工行業在關稅之下價值凸顯。
此外,黨的二十大明確要求加快智能化作戰力量發展,我國“十四五”規劃強調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政策層面,國防預算連續三年保持7.2%增速,2025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軍工訂單回暖預期強烈。
多家機構看好軍工板塊
萬聯證券表示,未來幾年仍然是軍工資產證券化的重點發展階段。同時,軍工材料,軍工元器件等環節近年來有質的提升,有望改善軍工行業整體資產收益率;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持續動蕩,我軍國防支出有望保持較快增速,2025年將對國防軍工板塊持樂觀態度;
中航證券指出,當前板塊動態PE僅32倍,處于近五年12%分位,安全邊際與成長空間形成共振。軍貿邏輯受地緣沖突強化,雷達,無人機等高性價比裝備出口增量可期。新質生產力融合賦予軍工技術外延空間,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等場景加速技術轉化。
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國博弈加劇是長期趨勢,軍工長期向好;另一方面,我國軍貿從低檔廉價外銷向高端武器出口過渡,國際政治地位提升,國產軍貿產品全球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相關概念股中,中航沈飛作為國內戰斗機整機制造龍頭,殲-35隱身艦載機量產將推動業績增長;中航發動力是唯一全譜系軍用航空發動機研制企業,三代機發動機獨家供應商,地位關鍵;光威復材在航空航天碳纖維市占率超60%,是唯一軍品碳纖維A股供應商;中兵紅箭為彈藥裝備核心供應商,覆蓋火箭彈及智能彈藥產業鏈;新余國科是軍用火工品龍頭,參與多型導彈配套;北方長龍為軍用車輛復合材料供應商,配套陸軍主戰裝備;長城軍工是安徽軍工集團上市平臺,涉及彈藥與信息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