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3月8日,東陽光集團董事長張寓帥、東陽光(600673.SH)董事長張紅偉一行考察智元機器人,此次考察中,張寓帥董事長一行重點參觀了智元機器人數采中心,詳細了解其核心技術突破與產品應用場景。
傳統制造業龍頭正式進軍智能機器人領域
隨著智能機器人技術快速迭代創新,智能機器人在工業生產、醫療服務、康養中心、市政服務、終端消費等各行業、各領域智能化升級應用必將提速。為推動智能機器人在各行業、各領域應用場景快速落地,在武漢市政府支持下,由東陽光(股票代碼:600673.SH)牽頭,聯合智元機器人、北武院、靈初智能,歷經6個月籌辦,于2月26日成立湖北光谷東智具身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谷東智”)。此次合資公司的成立,也標志著這家傳統制造業龍頭企業將正式進軍智能機器人領域。
光谷東智的成立,依托于各合作方在各自領域的深厚積累與獨特優勢。作為合作牽頭方,東陽光集團深耕電子新材料、生物制藥、健康養生等領域多年,其醫藥板塊憑借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和胰島素類似物研發占據市場高地。同時,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陽光(600673.SH)在電極箔、電容器等電子元器件領域全球市占率領先。此次合作中,東陽光的核心優勢在于擁有多元化應用場景、豐富的行業運營經驗與海量行業數據:從電子元器件生產線到醫藥制造、生態蟲草繁育,其覆蓋的細分領域為智能機器人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
而智元機器人作為國內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標桿企業,已實現千臺級量產(2024年下線1000臺機器人),技術層面構建了“AI+機器人”全棧能力,其創始人團隊包括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等頂尖人才。此次考察中,東陽光重點關注的“數采中心”正是智元機器人的核心能力之一——通過數據采集與算法迭代,實現機器人從單一任務向多場景泛化的跨越。兩者的結合,本質上是場景資源與技術能力的互補:東陽光提供豐富行業數據,智元輸出AI模型與機器人本體,共同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難題。
北武院和靈初智能則在AI算法、智能模型開發等方面具有專業優勢。東陽光集團的海量場景數據、智元機器人的全棧技術能力、北武院的AI算法優勢及靈初智能的端到端模型開發能力,形成了從數據采集、模型訓練到應用開發的完整閉環,為智能機器人技術在多元場景下的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
除技術上實現完整閉環外,各方在產業資源與區域政策方面的優勢也進一步為光谷東智的發展筑牢根基。公司總部位于武漢光谷,享有“中國光谷”的產業政策紅利、人才集聚優勢及完善的科技產業鏈配套。光谷作為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為公司在技術轉化、市場拓展及國際合作方面提供強力支撐。
不僅如此,依托合作方智能制造能力及市場資源,光谷東智或將進一步加速實現規?;?、精益化生產,并在銷售渠道網絡建設及國際合作快速獲得成效。
政策與市場共振 智能機器人千億級賽道加速擴容
3月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首次將具身智能列為未來產業。在此背景下,國內機器人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智能機器人行業已進入政策紅利期,全國各地爭相進行智能機器人“軍備競賽”。2025 年 3 月 3 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印發《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 年)》;3 月 6 日,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人形機器人產學研用等相關單位共同發布《人形機器人標準化白皮書》;3 月 7 日,浙江省 2025 年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新產業新業態......湖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和實力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其核心優勢體現在科研攻關能力、產學研協同創新、應用場景導向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正是在湖北省及武漢市政府的支持下,光谷東智得以誕生,劍指智能機器人產業高地。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機器人產業已進入“技術驗證+商業落地”雙驅動階段。產業處于從硬件革新到“具身智能”的全面升級過程中,作為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具身智能機器人正被賦予"類人化"的感知與決策能力。通過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賦能,工業機器人已能在復雜場景下自主分解任務,實現"手腦協同"的進化。2025年,人形機器人加速跑進量產元年,根據業內估算,截至2024年底全國人形機器人企業已近百家,并有30余家企業宣布2025年開始商業化量產。
由此帶來的是千億級賽道的加速擴容,據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至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6億元。到2029年,該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750億元,占據全球市場的32.7%。此外,報告還進一步展望,到203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3000億元。
在政策紅利、資本加持、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落地的共振下,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從單點創新向生態競爭演進。東陽光與智元的合作,不僅體現了傳統產業與科技企業的資源互補,更折射出中國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的深層邏輯——以場景驅動技術迭代,以數據賦能產業重構。AI時代的技術競爭,本質是“產業資源+場景數據+算法能力”的融合競賽。
這場看似常規的企業走訪背后,暗含著東陽光向AI產業全面轉型的戰略決心。結合此前東陽光積極布局積層箔及與中際旭創強強聯手攻關液冷解決方案的兩大關鍵落子來看,東陽光正在構建一幅從電源、散熱到下游應用的AI完整產業鏈拼圖。這種戰略魄力,或將為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一條可復制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