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晚,藍思科技宣布與杭州靈伴科技(Rokid)合作,通過資本與產業協同,加速AI眼鏡商業化進程。雙方除技術合作外,已在股權投資、合作基金等資本層面展開布局。
資本動向與機構重倉
近期,摩根士丹利、巴克萊等機構密集加倉AI眼鏡產業鏈標的,藍思科技、歌爾股份等企業獲重點關注。某未具名投資方通過子公司間接投資Rokid,并與其在多領域展開合作,引發市場對其“十倍牛股”的猜想。2024年全球AI眼鏡相關企業融資超14起,涉及光學模組(水晶光電)、芯片(恒玄科技)、傳感器(韋爾股份)等關鍵環節。
產業鏈投資熱潮
歌爾股份為Meta、華為代工AI眼鏡,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同比暴增162%,訂單排至2025年底。藍思科技則通過垂直整合降低BOM成本約15%,同時保障產品輕量化(如Rokid Glasses僅49克),成為廠商搶占市場的關鍵。
商業化場景加速落地
AI眼鏡在醫療、教育、工業等領域的應用逐步成熟。例如,Rokid眼鏡已應用于全國六成重工業場景,實時顯示設備三維模型輔助維修;教育領域則通過AR技術提供虛擬實驗教學。IDC預測,2030年AI眼鏡在醫療、教育等B端市場的滲透率將超30%。
專家觀點
市場研究機構指出,資本與技術的雙重驅動將加速行業洗牌。具備全鏈條整合能力(如藍思科技)和生態合作優勢(如Rokid與阿里、小米合作)的企業,有望在“百鏡大戰”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