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橫空出世再度點燃市場熱情。當前,AI技術已在內容創作、金融、醫療等核心領域展現顯著價值。隨著2025年AI應用端爆發預期升溫,美圖、赤子城、金山云等港股市場一批深耕垂直賽道的AI企業正加速嶄露頭角,部分進入商業化兌現期。
最近港股年報相繼發布,我們結合最新披露的2024年財報數據與股價表現,盤點了幾家「AI+」浪潮下業績與市值皆可圈可點的企業,看看在過去的一年,哪些方向的 AI 應用率先跑出了成績?
美圖公司(01357.HK):AI審美賽道的范式重構者
DeepSeek帶來的AI平權和AI+應用潮流,炸出了一大波在垂直領域具備優勢的企業,以美圖公司為代表的AI應用股暴漲重回資本市場C位。2022年10月至今,美圖漲幅一度超過1300%,市值一度超過290億港元。
3月18日,美圖公布全年業績,2024年營業額33.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9%。經調整后歸屬于母公司權益持有人凈利潤5.86億元,同比增長59.2%。交出亮眼成績,主要得益于AI技術融入影像和設計產品,帶來高毛利的付費訂閱,實現了收入和利潤的雙增長。
美圖科技底色不算厚,但很早明確了商業化邏輯——做垂類AI工具,通過訂閱或者單購來變現。2023年起,美圖發新品明顯加快:23年在影像節上發布七款AI新產品,“奇想大模型”面世;次年再推六款新品。至今,三大C端拳頭產品(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下載量過億,WHEE、WINK、蛋啵、Chic等受到年輕人喜愛,美圖設計室和開拍則在B端占據一席之地……綜合產品矩陣共同敘述了從“修圖神器”到“生產力革命” 的AI增長劇本。
這波AIGC浪潮中,美圖的場景天然具有商業化優勢。相較于還在付費買量的新AI軟件,讓美圖用戶花錢購買其AI服務,難度格外小。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圖付費訂閱用戶數約1261萬,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約38.4%,訂閱滲透率約為4.7%。
美圖創始人曾對媒體表示,押注AI應用的方向是對的,但AI發展速度快于預期。公司加碼生產力場景的步伐還會提速,爆發期可能發生在2026年。而從產業格局來看,未來中國的AI應用公司百花齊放,美圖將錨定打造世界級AI應用的新目標。
赤子城科技(09911.HK):AI社交娛樂的隱形冠軍
OpenAI原全球市場應用負責人、人工智能與商業戰略專家Zack Kass在今年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效率、多模態與AI Agent將是2025年AI的三大關鍵詞。過去一年中,赤子城科技可能是用AI實現業務提效、并達成市值和業績雙豐收的典范之一。
3月4日,赤子城科技在2024年盈利預告中首次披露AI技術驅動業績增長的信息,提及自研多模態算法模型Boomiix為核心社交業務帶來的商業化提效。此后,赤子城科技股價持續上漲,市值一度突破90億,漲超15%,成為開年以來表現最為亮眼的AI社交公司之一。
在當前社交賽道普遍增長乏力的背景下,赤子城的一路狂飆,幾乎是個奇跡:收入連續5年保持高增速,2024年同比增長高達53.9%;持續復制爆品,SUGO和TopTop兩款后發產品今年營收增速分別達200%+和100%+;核心市場不斷突破,中東市場收入增速達60%+。
赤子城科技對AI的應用堪稱務實,典型的“技術用在刀刃上”——Boomiix模型有效支撐赤子城自研AI引擎的能力提升,使其在用戶行為刻畫、用戶偏好識別、用戶價值度量等方面顯著提升。算法模型的升級,有效優化平臺社交匹配及內容推薦效果,帶來用戶體驗和商業化效率的提升。
赤子城科技在社交娛樂領域是多市場、多產品的“灌木叢”式矩陣打法,這種打法對“效率”要求極高,因此自創業起,赤子城科技就非常重視技術中臺和AI能力建設。如今,隨著AI應用逐漸深入,對業務的提效也愈加顯著。SUGO上線三年多,月流水即突破千萬美金。可以看到,在AI的加持下,赤子城復制爆款產品的速度正在加快。
金山云(03896.HK):AI算力基建的生態贏家
“AI時代到來,云的天花板不是提升,而是掀掉了,金山云會從中受益。”19日的電話會上,金山云CEO激動地說。截至3月21日收盤,其市值超過320億港元,相較去年9月的低點,漲幅近6.5倍,6個月狂飆約270億港元。
在AI大爆發的時代,金山云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第四季度迎來了顯著提升,不僅實現全面盈利,并且一系列財務指標創下歷史新高:營收實現22.3億元,同比增速達30%,超行業平均增速;調整后經營利潤更是首次扭虧為盈。公告顯示,Q4 AI賬單收入達4.74億元,同比增長近500%。
這樣的業績大幅超出市場預期,股價一路飆升,獲多家大行上調目標價。外界忍不住贊嘆:這朵云,飄起來了!的確,這家公司不僅擁抱著DeepSeek催化的AI時代新機遇,還有小米All in AI戰略不斷落地帶來的想象空間。2024年第四季度,金山云來自小米及金山軟件集團的生態收入同比猛增76%。2024年11月,金山云公告大幅提升了小米金山關聯交易25-27年上限,合計113億元額度。
合作金額的提升正是源于AI拉動云需求。有媒體計算,單是小米手機 x AIoT 分部,2025 年與金山云的交易金額同比就將增加 50%。這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小米如今AI全面賦能人、車、家全生態,金山WPS AI業務推進,云需求增長越來越猛,這些都離不開金山云的算力支持。
在AI浪潮持續演進的當下,金山云在小米生態中的角色已從“服務提供商”升級為“智能時代核心基建商”。在2月27日的小米發布會上,雷軍宣布2025 年小米的研發預算將超過 300 億元,其中AI及相關業務占比四分之一,也就是大概75億元。提供算法底座的金山云勢必將在其中發揮更關鍵作用,也由此迎來更大增長空間。
第四范式(06682.HK):AI智能體賽道的造浪者
作為生成式AI進入企業級垂直領域的代表,第四范式上市以來就備受追捧。
定位為人工智能軟件公司,第四范式于2023年9月28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2024年初披露消息,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06682)共獲納入包括恒生綜合指數、恒生港股通指數在內的15項指數;2024年3月獲得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雙納入”;2024年第四季度出現在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在2025年初AI概念爆火之下,第四范式一度飆漲逾36%,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亂花漸欲迷人眼的3月,還沒等來第四范式的業績發布會,先等來的是“搞大、擴張”的新聞。3月18日,第四范式創始人戴文淵宣布成立范式集團,發力布局AI Agent(智能體)。此前主要聚焦在各個行業做企業軟件改造的第四范式,意識到要通向AGI(通用人工智能),光聚焦企業軟件還不夠,要以AI Agent,切入端側AI市場。
最直接的動作就是范式集團發布了一個全新的消費電子業務板塊——Phancy,業務的定位是為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基于AI Agent的軟硬件一體的解決方案。從B端切入C端的第四范式,終于還是想“開”了。
這不禁讓人想到賣爆了的Meta和雷朋的聯名款眼鏡,堪稱AI硬件領域的首個現象及爆款。那么,端側AI產品有多火?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端側AI市場規模正以58%的復合增長率狂飆,2028年將達1.9萬億。“只要有一個產品外殼,加上范式的解決方案,就能快速推出有市場競爭力產品。”戴文淵表示,范式所做的不是一個自有的C端品牌,而是面向消費電子市場,提供范式AI Agent能力以及端側智能體模組等軟硬件能力及服務。
此外,聚焦核心B端業務,第四范式也于近日推出了大模型推理一體機解決方案SageOneLite,售價8.8萬元,可運行滿血版DeepSeek。該方案搭載大模型開發平臺及開箱即用AI應用套件,幫助企業及開發者體驗滿血版DeepSeek強大智能的同時,快速創建生成式AI應用。
第四范式能否成為雙端市場的并蒂之花,獲得資本投票,看到過往霸氣經歷,不禁令人期待。
晶泰控股(02228.HK):AI制藥商業化的破冰船
當AI醫療板塊公司受益于DeepSeek的催化,加速應用落地之時,已有AI制藥公司率先交出了商業化成果。2月17日,中國“AI制藥第一股”晶泰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預期去年收入將達到已商業化公司的收入門檻,即2.5億港元。受此消息影響,晶泰控一度報7.25港元/股,總市值突破250億港元。
從出道起,這家公司就帶著學術光環——創立于麻省理工學院校園,核心團隊由來自學術、IT互聯網及醫藥產業界的精英人才組成,技術平臺也突破性地集成了量子物理、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技術。去年6月,晶泰控股在港交所敲鑼,成為港股18C(未能滿足聯交所主板上市要求但符合特定條件的特專科技公司)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申購階段,晶泰控股就便備受追捧,首日收盤價較開盤價上漲9.85%,最終市值逼近200億港元。
高調出場的晶泰控股,為AI制藥領域提供了新的破局點。憑借獨有的ID4智慧藥物研發平臺,晶泰控股為藥物發現、化學合成、固態研發等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其2024年上半年收入為1.026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7996.7萬元增長了28.3%。
眾所周知,AI藥物從研發到上市,是一段漫長且耗費巨大的征程。僅藥物發現這一環節,往往就需要約7年的時間,以及6-8億美元的巨額資金投入,而AI在整個研發過程中有巨大的提效空間。以藥物發現階段為例,有研究人員指出,借助AI模型,短短幾天內便能夠完成對數十億種化合物的虛擬篩選,如此驚人的速度,是傳統篩選手段無法企及的。
作為國內AI制藥行業先行者,晶泰控股目前已取得初步成績,藥物發現解決方案和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每年創收項目數量持續提升,已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及研究機構提供服務,其中包括全球前20大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中的16家。長期來看,晶泰科技能否在資本加持下跑通“技術-商業-盈利”閉環,將決定其成為下一個藥明康德,還是曇花一現的賽道陪跑者。
2025年是AI應用廣泛落地的關鍵年份。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AI在效率提升、應用場景拓展以及多模態交互等方面將不斷突破,AI應用端企業也會陸續迎來業績兌現期。哪些公司能在垂直領域開出“吸睛又吸金”的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