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母嬰前沿的第2546篇原創進入2024年,出生率下降、客流量減少、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閉店和轉行似乎已經成為諸多母嬰人的命運終局。逆境中,一些母嬰人開始自救,她們將目標消費群體的年齡擴寬,搭借“她經濟”力量,特別關注女性群體尤其是寶媽們的消費需求,重獲增長曲線。其中,女性私護賽道備受矚目,2023年8月-2024年1月期間,在抖音平臺上表現出70000%的超高速增長。與寶媽們密切建聯,擁有強信任關系,母嬰實體在做女性私護方面存在天然的優勢。在渠道走訪中,筆者也看到有一些母嬰店搭載了女性私護板塊的東風,收獲了可喜業績。不過,繁榮的女性私護市場背后也存在諸多亂象。母嬰人該如何在這片藍海市場中掘金?做好女性私護的核心要點又是什么?
擴大消費人群,從“寶寶生意”到“寶媽生意”
出生率連續7年下降,市場存量競爭,渠道內卷,母嬰行業正進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冷”,母嬰終端最有體會。在渠道走訪中,江蘇一家母嬰店老板向筆者透露了一組數據:“2018年,無錫有2000家母嬰店;2020年,縮減到600家,今年只剩下最后的200家門店,而預計明年這一數字還將繼續縮減。”市場依舊殘酷,近90%的淘汰率正在將母嬰人推向深淵。盡管社會各界都在預測今年的出生率將出現好轉,但從渠道終端的反饋情況來看,母嬰行業的“寒冬期”仍然漫長:經營成本上漲、利潤越來越低、客流量越來越少、未來發展方向迷茫······總而言之,寶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不過,縱然生存大環境艱難,筆者還是看到了一部分母嬰店的發展可以用“風生水起”來形容。在與這些母嬰店老板深度交流后,筆者發現她們往往具有一個共同點:敢于挖掘其他同行不敢做甚至還不知道的事情,拓寬新品類,延長消費周期,永遠走在市場的最前端。雖然她們也受出生率下降所困,但并不日夜蹉跎于此,其中一位店主告訴筆者,“嬰幼兒越來越少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母嬰人應該把目光放長遠,嬰幼兒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可以是母嬰店的潛在客戶。”其中,「媽媽」是母嬰人特別關注的消費群體。從終端反饋的數據來看,在實體母嬰店的消費畫像中,女性消費者的比例在70%以上,這表明,母嬰店中70%以上的消費決策是由女性所決定。基于此,很多母嬰店開始做起了“媽媽生意”,包括美妝護膚、氣血調理、美體塑形、產后護理等。
根據瀝金智庫數據統計,2023年8月-2014年1月期間,浴足劑和護發精油賽道增速均超過80%,孕婦褲/托腹褲同比增速近100%,女性私處護理市場增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0000%。事實表明,“媽媽”消費賽道不僅大有可為,還能帶動整個家庭的消費力度,若以寶媽作為傳播切入口,將在女性社交圈層里大大提升母嬰門店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正如很多母嬰店主所言,寶媽是門店獲得轉介紹新客戶的主力軍。在走訪哈爾濱母嬰渠道時,一位母嬰店主告訴筆者,僅經一位寶媽的轉介紹,就差不多給她帶來了500位新客戶。“媽媽生意”如此奪目,母嬰實體該從何處入手?
女性私護,實體母嬰的增長機會
隨著女性意識的崛起,新生代寶媽們在愛孩子的同時也愛自己,舍得花大價錢為自己投資。時至今日,女性已經撐起消費市場的大半邊天,“悅己”、“個性化”、“顏值”是最為鮮明的幾大消費特征。在這些消費特征下,母嬰人可以重點關注護膚、護發、私護等細分賽道。其中,私護是一個值得重點投入的藍海市場。在渠道走訪中,筆者也看到,很多母嬰店已經做起了女性私護板塊,尤其是產后護理產品。據多位母嬰店主透露,這一板塊做好了不僅有可觀的利潤,還可以進一步維護客情,建立強用戶粘性。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顯示,全球95%的成年女性都存在生殖健康問題,更令人擔憂的是,75%成年女性患有陰道炎癥,70%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不健康的生殖問題不僅嚴重的影響了女性日常生活,還可能造成全球每年約80-120萬殘障嬰幼兒出生。另據智研咨詢數據:2023年我國女性私護品行業市場規模達346.54億元,其中私處護理液約占48.48%,私處護理濕巾約占16.51%,私處護理凝膠約占19.17%。盡管在觀念日漸開放的今天,仍有很多人依舊談“性”色變。在此背景下,與有私護需求的女性人數相比,有意識并使用了私護用品的女性人口數量僅占少數。但未來可見的是,隨著女性經濟和思想的獨立,越來越多的女性關注自我需求,敢于直面婦科等生理健康問題,女性私護行業將實現快速發展,預計202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大關。眾所周知,實體母嬰店是一個對女性私處健康護理十分友好的場所。一來,母嬰實體的從業者大部分為女性,更方便女性進店咨詢私護健康的相關問題;再者,很多母嬰店在寶媽的孕期甚至備孕期就開始培養客情,與寶媽們建立了非常強的信任關系。正如很多母嬰店老板所言,”與寶媽們早已亦客亦友。”通過與寶媽們十分緊密的建聯,實體母嬰有著經營私護健康類產品或項目的天然優勢。
不過,雖然女性私護行業前途無量,但從業者還是要小心規避市場中的諸多亂象。早在2022年,母嬰前沿就對芳某幽芷、安嬰某草、婦某潔等私護品牌進行報道,指出他們利用女性對私護健康的焦慮割韭菜,不僅產品沒有任何藥效,還可能增加婦科病的發生率。所以,對實體母嬰來說,想做好女性私護并非易事,如何選擇一款真實有效的產品就是一道難題。但筆者也看到,很多母嬰店老板在選品時會“身先士卒”,先自己試用產品,真的看到效果之后才會推薦給顧客。或許,這就是母嬰實體做好女性私護板塊的“不二法門”。
做好女性私護,必須為產品負責
但實際在渠道走訪中,筆者看到一些母嬰店的產后護理及私護板塊已經被清場擱置。據了解,主要是因為產品同質化嚴重且受到電商的擠壓,利潤太低,還有母嬰店老板表示,是由于負責這一板塊的專業人員流失而被迫擱置。與之相反的是,還有很多母嬰店致力于深耕女性私護板塊,甚至靠這一板塊在當地收獲了不小的聲譽。市場端亦是如此,產品口碑呈兩極化趨勢。一些品牌像ABC、全棉時代、護舒寶、白云山等已然擠進市場頭部掘金,但也有一些品牌像Queen V黯然離場。據了解,Queen V是利潔時集團在2021年收購的女性私密護理品牌,日前,利潔時集團宣布關閉該品牌,并將Queen V所有社交媒體賬號及官網重定向至另一品牌。但就在3年前,Queen V還曾入駐沃爾瑪等大型零售超市,月銷售額高達數十萬美元。此次關閉,其官方給出的理由是:Queen V產品組合不再適應消費需求和市場趨勢。換言之,該產品已經被市場和消費者所拋棄了。所以,女性私護品牌到底該如何打入?想回答這一問題,先來看看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不少產后媽媽們深受私處松弛的困擾,因此很多品牌以“縮陰”為賣點誘導消費。但問題是,摸一摸消毒凝膠就能緊致私處嗎?答案是不能。產后松弛感是因為盆底肌松弛導致的。臨床對盆底肌松弛給出了一套最基礎的治療方法,即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它的作用在于借著伸展骨盆底的恥骨尾骨肌來增強肌肉張力,從而解決松弛問題。此外,不科學的使用私護產品可能讓女性的生殖系統變得更加不健康。因為女性陰道有“自凈功能”,100多種常駐菌群可以有效維護陰道內酸堿平衡PH≤4.5(3.8-4.4),抑制其他細菌繁殖或侵入子宮。盲目的使用私護清潔等產品可能會破壞陰道的菌群平衡,還會引起陰道炎,甚至盆腔炎等更嚴重的炎癥。
從消費需求來看,不難發現,女性私護產品需要給出消費者正確的、安全的、專業的私處健康護理解決方案,而不是利用女性焦慮心理割韭菜,掙快錢。如果產品名不副實,與消費者間的信任橋梁崩塌,那等待其的結局只有黯然離場。這一道理同樣適用于母嬰實體,正所謂“母嬰店與產品需要為彼此的信譽背書”,可以說,母嬰實體中的所有交付都建立在信任關系之上。所以,母嬰店在選擇私護產品時,必須要為產品的實際效果和功能負責,不僅不能利用女性焦慮割韭菜,還要安撫好她們的焦慮情緒,實現更長久穩定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