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原奶供給量和乳制品產量實現雙增長,但由于新生人口數量的持續下滑和人均奶類消費量處較低水平,使得乳制品行業正面臨供大于求的挑戰。在此之下,眾多乳企紛紛精耕細分市場,以圖激發消費熱情,開辟出多條的增長曲線。
其中,中老年奶粉賽道上人聲日益鼎沸,那這里面有什么需要關注的點呢?
中外乳企紛紛加碼中老年奶粉
根據《2023成人奶粉行業消費趨勢洞察》顯示:2020年我國成人奶粉市場規模就達到了205.1億元,預計到2024年將會攀升至237.8億元。從細分品類上來看,在購買人數和客單共同驅動下,中老年奶粉增長態勢明顯。
深究這一走勢背后,是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從民政部披露數據可見,截至2023年,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97億,占總人口的21.1%。這標志著,我國已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但這還遠遠未結束。因為據衛健委老齡司司長預測,到2035年左右,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綜上信息,不難想象中老年奶粉市場蘊藏著的巨大消費潛力。事實上,根據煉丹爐情報,2023年中老年奶粉的年銷量及年銷售額分別環比增長了12.8%及6.62%。也正因如此,這也讓很多中外乳企開始注意并布局中老年奶粉賽道。
本土企業中,伊利、蒙牛兩大龍頭搶占中老年奶粉份額,推出欣活、悠瑞等品牌。除此之外,其他中小乳企也紛紛在此布局,包括飛鶴、君樂寶、三元、光明、越秀輝山等,甚至天潤乳業為加碼中老年奶粉,將新農乳業收進了麾下。
海外企業中,雀巢、恒天然、雅培、美可卓等也率先入局。2022年,達能也向中國市場推出“敢邁”中老年奶粉。而在近期a2牛奶公司也公開表示:除了做嬰配粉之外,還會在成人和老年人等其他營養產品進行投入,尋求在新市場的增長。在今年4月,又新推出了兩款“紫噸噸”成人奶粉。
對中老年奶粉的崛起,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中老年人奶粉將會成為奶粉市場的下一個風口。中老年人這一市場當下仍處在培育發展中,前景與空間可期。再者是中老年人奶粉市場準入門檻低,無需進行配方制申報,政府對其監督管理也略松。隨著人們對中老年奶粉的逐步認知?加之老齡化會越來越嚴重,這部分群體對高質量生活擁有很強烈的欲望,這是拉動中老年人奶粉市場發展強勁的動力。
“雷聲大,雨點小”中老年奶粉尚未形成高消費需求
盡管中老年奶粉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對大多數企業而言,該品類在拉升業績上并未帶來多少貢獻。翻閱多家上市乳企的財報,其中對于中老年奶粉的市場表現描述要么根本不提、要么匆匆帶過,這很大程度上是因該品類尚未形成足夠的“亮點”。
那中老年奶粉為何會出現“雷聲大,雨點小”?這可能有以下四點主要原因:
一是消費端的需求不高。首先,中老年奶粉并非剛需。其次,截至今年最新一批60歲老年人出生于1964年,他們對于中老年奶粉接受度不高。而45~59歲的中年人雖然有些認知,但也未建立起飲奶習慣,更別說奶粉了。基于此,他們對中老年奶粉的價格很敏感,50-150是主要的銷售價格帶。
二是品牌端的投入太少。大部分企業在中老年奶粉上沒有在配方、營銷、消費者認知教育等上做過多的投入。80%的乳企布局中老年奶粉,只是為了補齊全家化品類矩陣,或是在該賽道中占個位置。
三是準入門檻低帶來的紅海戰。相較于嬰配粉、特配粉等,中老年奶粉的準入門檻較低、技術壁壘也不高,這導致該品類處于多品牌混戰,市面上產品同質化嚴重、品質參差不齊,品牌想要從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忠誠度很難。
四是營銷亂象導致消費信任不足。一些企業為動銷中老年奶粉,在產品宣傳時夸大功能性,這也使得中老年奶粉頻頻被曝光出誤導消費者的負面信息,在無形中消耗消費者對中老年奶粉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其實,乳業分析師宋亮也曾指出中老年奶粉的發展難點。他表示:“未來乳企要考慮的是持續發力成人尤其是老年人專業營養領域,現在的老年人消費能力、產品認知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需要的是專業的好產品。
但現階段成人奶粉使用的已經是13年前的標準。我建議,一是國家盡快出臺標準,規范市場,建立行業準入門檻;二是加快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為產業發展打基礎;三是國家應該明確相關產品的名目、法律法規等,讓真正的好產品在中國落地。”
中老年奶粉,是全家化布局的關鍵一環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認為:目前,中國的銀發經濟越來越凸顯,企業做中老年奶粉是匹配了人口結構的變化。但乳企必須覆蓋全年齡段的消費群體,走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群的“五多”戰略。
這也意味著,中老年奶粉或將是全家化布局的關鍵一環。
事實上,隨著新生人口數量的逐漸降低,具備剛需屬性的嬰配粉市場消費需求持續萎縮。與此同時,存量競爭也呈現白熱化趨勢。在此之下,上市11家做奶粉的乳企,在2024年上半年其中有5家相關業務都是下滑的,還有5家是個位數微增。
而兒童粉憑借“成長配方”抓住了年輕父母科學育兒的需求,在近幾年來這一細分賽道呈現出迅猛增長的“狂飆”態勢。但需要指出的是,兒童粉僅能將用戶消費的生命周期延長至15歲左右。那么,要想延續他們的消費,中老年奶粉就不可錯過。可究竟怎么做,才能實現前排領跑?通過觀察,做好以下兩點是關鍵:
首先,做好產品。盡管中老年奶粉的消費力還未迎來爆發,但隨著消費者的認知在提升。因此,在魚龍混雜下堅持做好產品是留在牌桌的核心。同時,中老年人受所處年齡階段的影響,存在各類營養攝入的需求。乳企們要瞄準功能化進行布局,關注并推出關于補鈣、睡眠、精力、血糖、血脂等方面的奶粉。
其次,做好營銷。正如《定位》一書所強調的:“要想在傳播過度的社會里取得成功,企業必須在潛在顧客中占有一個位置。”因此,誰能做好消費者教育,并將品牌深植于消費者心智,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領跑一步。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加重,中老年奶粉大有可為,但爆發或許還需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