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政府需要的話,我們把汽車行業搞一遍審計,第一個審長城,審計費長城包了?!?/p>
8月7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一句話,炸開了汽車圈的波瀾。在一則宣傳片中,他對當下汽車行業的“搞小動作”“銷量排名”“價格戰內卷”等亂象相當看不慣,認為“發展到現在有點亂”。
話里行間,不禁讓人想到長城汽車與比亞迪之間的風波,長城汽車曾舉報比亞迪的高壓油箱問題,也曾在網絡上有過多次嗆聲。
魏建軍2013年打造出哈佛H6銷量奇跡時,比亞迪還未成長起來,沒有人能夠想到,十年之后的長城汽車,需要仰望比亞迪。
看得出來,經歷三十四年的浮沉,魏建軍對汽車行業愛得深沉。但另一面,外界不一定能共情他的滿腔熱血,長城汽車已然從過去的成績中褪去了光華。
魏建軍說:“光排一個銷量,有什么價值?”類似的態度,在一些人眼中,是潔身自好堅持底線,但也難免有另一種聲音,認為魏總在找借口顧左右而言他。
無論如何,行業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時代有所掉隊也是事實。如何穩步前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命題。
看不慣誰?
“打假牌,出老千,中國企業還能進步嗎?”
魏建軍對汽車行業的批評可以用“愛之深,責之切”來形容,事實上,他對現狀早就看不慣了。
他提到“油箱事件比大眾排放門(影響)一點都不差”,認為這不僅是汽車行業的事情,而且有損國家對外形象,隨后發表宣言:“我肯定要做維護秩序,主持正義的捍衛者?!?/p>
△來源:新浪財經對話魏建軍視頻截圖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23年4月,長城汽車發現比亞迪的部分混合動力車型所采用的常壓油箱系統,未能完全符合國家的蒸發污染物排放標準,于是將之公開舉報。當時比亞迪通過技術手段規避了排放問題,之后默默將旗下車型換成了高壓油箱。
長城與比亞迪這一對“冤家”,之間有過多次“相愛相殺”。
前有比亞迪將“魏”商標轉讓給長城汽車,長城汽車也將其他注冊商標轉讓比亞迪的友好操作,當時的畫風是“雙方將攜手共進,為實現中國品牌共同進步而努力”。后來,卻有多次沖突與嗆聲。
今年初,在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喊話中國車企“在一起”的時候,其他友商紛紛和氣捧場,而長城高管卻打破氣氛:“這是嘴上蜜糖、內心砒霜,還不如先打一架。”
6月份長城在新款哈弗H6的發布會上,還未介紹車,先來了場20分鐘的“吐槽會”,對行業里的“價格戰”一頓猛噴,還用上了“抽老千”“掀桌子”等描述,矛頭指向誰,外界心知肚明。
今年7月份,比亞迪再次在雙宋發布會上對長城SUV功績的致敬,稱“長城汽車以一己之力”。長城汽車仍未領情,副總裁劉向上在微博上表示“愧不敢當”,暗諷了回去:“守護中國汽車長城的,始終應該是行業自律?!?/p>
長城汽車不領情的心態其實可以理解——你都把我老家偷襲了,還要我和你在一起?
今年上半年的SUV銷量排名,比亞迪宋PLUS、宋Pro、元PLUS包攬2—4名,合計銷量超41萬輛,而曾經的一代神車哈弗H6則以7萬銷量淪落到了第15名。
目前長城汽車最堅實的“堡壘”是坦克品牌所在的越野市場,但最近也遭到比亞迪的“猛攻”。
比亞迪推出方程豹品牌,就是對標長城坦克,想要虎口奪食。方程豹5搭載非承載式車身,能夠勝任越野場景,而混動低油耗的優勢,也兼顧了城市出行場景。從“都市出行好伙伴”的宣傳定位就能夠看出,方程豹也想覆蓋日常SUV的市場。
長城坦克一向是國內越野霸主,在其面前,比亞迪還是一個新晉的挑戰者,但從銷量成績上看,方程豹已然對坦克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以價格論,方程豹5對標坦克400 Hi4-T和坦克500 Hi4-T,今年上半年三者在國內分別交付了18283輛、19515輛和20248輛,已然相差無幾。
一直以來,坦克稱霸的秘密武器,其一是相較之下的性價比,坦克300以較低的價格,迅速搶占了國外硬派越野品牌的市場;其二是將智能與新能源融合到到越野車型之中,開展差異化競爭。
這些武器,在比亞迪直降5萬的攻勢下,優勢漸被削弱。有業內博主透露:“方程豹5降價后的火爆程度已經超過了剛發布時的情況。”
長城和比亞迪之間,近身肉搏的對抗只會越來越激烈。
新能源慢半拍
魏建軍最看不慣的,當數一切向銷量看齊的“價格戰”。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長城汽車不愿參與價格戰,要堅持底線思維和長期主義,追求“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
他批評道:“你質量怎么不排名呢?公開說說消費者口碑排名,再排一排企業好感度,光排一個銷量,有什么價值?”
這一點,又砸在了比亞迪身上。論銷量,比亞迪是第一,論價格戰,也由比亞迪領頭,尤其在20萬以下的價位段,比亞迪擁有很強的話語權。
比亞迪在“價格戰”中的絕對優勢,是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認證的:“在智能電動網聯汽車里面,全世界NO.1的卷王是比亞迪,因為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
超低成本,長城也有優勢,魏建軍很早就引入了豐田精益生產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也建立了垂直整合供應鏈體系。他提到:“如果長城真賺不了錢,別人也不可能賺錢?!?/p>
2024年上半年,長城汽車預計實現凈利潤65億元到73億元,同比增加377.49%-436.26%,這樣的利潤規模,令困于虧損泥潭的友商艷羨。
堅守底線,不搞價格戰,可以說是站著把錢賺了,但是銷量低迷的壓力始終籠罩在長城頭頂。
今年1-7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約為65.1萬輛,完成了2024年190萬輛銷量目標的34%。7月份,除坦克品牌月銷量同比有所上漲外,哈弗、WEY、歐拉、長城皮卡的月銷量均同比下滑,專注高端市場的WEY,同比下降了58.43%。
一代神車哈弗H6曾累計創造了103個月的銷量冠軍,全球銷量超過400萬輛,長城汽車也成為國內SUV的領頭羊。后續乏力的轉折點出現在2022年。2022年銷量下滑16.7%,2023年盡管略有回升,但相比2021年的128萬輛,仍差出了5萬輛。
今年上半年,國內SUV銷量排行前10 的名單里,已經不再有長城。
面對外界的質疑,魏建軍曾辯解道:“長城的產品其實很有實力,但目前的問題還是在于不太會賣車,特別是高端車?!毖韵轮馐恰覀冮L城家的產品很強,只是不屑于營銷而已。
但長城汽車跌落神壇,差的只是營銷嗎?恐怕并非如此。
時間撥回到掉隊轉折點。2021年3月,比亞迪首款搭載DM-i超混技術車型的宋PLUS DM-i上市。不到一年,該車銷量就超過了哈弗H6,此后二者差距越來越大。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似乎就是新舊能源時代的交替點,當比亞迪押注新能源,長城汽車似乎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沒有完全醒來。
長城汽車研發的檸檬混動DHT技術,并沒有率先搭載到國民神車哈弗H6上,而是給到了WEY身上,未能快速上量,失去了市場先機,這與比亞迪普及新能源的戰略背道而馳。
近年來,外界對長城汽車多有批評:車型命名混亂,定位偏差,產品體系不穩定,小爆款由于不賺錢就被砍掉……諸如此類,滿含恨鐵不成鋼的惋惜。
長城汽車,已然到了破而后立的時刻。
“挺過明年”
在長城汽車三十周年紀錄片的結尾處,魏建軍以堅定的目光突破次元壁,向鏡頭問道:“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
以長城汽車的盈利能力,短期內自然無需多慮,但大廈不是一天坍塌的,有裂縫就值得警惕。
魏建軍曾在內部反思,長城汽車在細分市場過于安逸,總是“小富即安”。長城汽車CGO李瑞峰的反思是,長城汽車享受了市場騰飛的紅利,同時也讓他們“喪失了改革創新的驅動力”。
也就是說,前三十多年的成就,此刻反而成了包袱,因為大家陷入了路徑依賴,對新形勢的變化不夠敏感,腳步不快,導致在新能源車時代掉了隊。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長城汽車內部人員也逐漸被消磨了信心。魏建軍曾廣納賢才,招致麾下的單紅艷、劉智豐、寧述勇等人才,在幾年內已陸續離職。2022年,在長城汽車一直“主外”的功勛王鳳英也在離職后加入小鵬。
內外交困之下,魏建軍坐不住了,一向低調務實的魏建軍親自上陣,想要跟上營銷潮流。
魏建軍在一次內部會議上痛批了哈弗H6的營銷工作:“完全不懂營銷,完全沒有用戶思維,用戶關注什么全然不知道?!?/p>
流量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年在雷軍造車爆紅出圈的刺激下,傳統車企一把手李書福、尹同躍等也紛紛走出幕后舒適區,到臺前做直播、發短視頻,為自家產品搖旗吶喊。
在學習營銷這一點上,魏建軍展現了極強的行動力,虛心向雷軍學習,啟用塵封了13年的微博進行高強度直播,要做一個“有質量的網紅”,也是為高管打個樣,鼓勵積極營銷。
△北京車展魏建軍(左)與雷軍(右)進行交流 來源:長城汽車官方微博
雷軍直播測試智駕、介紹企業內部、和業內博主互動共創,魏建軍都在短時間內復刻了,“不善言辭”的他多次出席發布會、品牌會,
對他來說,在這些營銷形式背后,能否真正傾聽到消費者的需求,更深刻地理解市場,才是重中之重。
加強宣傳之外,長城汽車還推動直營,開展雙銷模式,以離消費者更近,從而解決“不會賣高端車”的問題。最近,其進行了多輪組織調整,建立了一套“小前臺、大中臺和強后臺”的3.0營銷組織模式構架,未來直營模式有望扮演長城汽車渠道獲客的關鍵角色。
不過,目前的長城汽車缺少一個真正的爆款,只靠優化營銷體系是遠遠不夠的,要重回巔峰,還有很多功課要補。
結語
雖然魏建軍指出了當下汽車行業的一些問題,但如何改變卻由不得他一個人。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去卷,就只會被卷。
正如雷軍說過的:“價格戰只是一種手法,應該打產品戰、技術戰、生態戰?!遍L城汽車在這些方面的的戰斗表現,同樣有所欠缺。
整個行業已然進入到淘汰賽,“能不能挺過明年”的警示,依舊懸在長城汽車面前。今年以來,長城汽車的轉變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等到明年,能夠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