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的漢服愛好者森森又像平常一樣,習慣性地掏出手機在抖音直播間觀看漢服帶貨,盡管在她身后的柜子里已經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漢服。
“去年流行馬面裙,今年最fashion的是新中式”,就在手機里模特轉身帶起裙擺的那一刻,森森當即選擇下了單。
近些年來,國風和傳統文化全面復興,原本待在小眾圈子里的漢服也越來越受到追捧,成為一種新時尚。
像森森一樣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他們普遍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第一次接觸到了漢服,并經歷了從毫無認知到被種草-主動了解-嘗試購買和在平常穿漢服-熱愛漢服和傳播漢服文化的整個過程。
近期,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新創業中心和知微研究院聯合發布《新漢服產業網絡平臺發展研究(2024)》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如今,漢服愛好者越來越多, 10年間漢服愛好者的人數規模擴大超30倍,2023年已達998.1萬人。
在越來越多的森森出現后,漢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各類電商平臺已經成為人們購買漢服的重要平臺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漢服市場規模達到了144.7億元。
一件做工精美的漢服,價格不過一兩百元,從抖音下單到配送到家,整個流程只有三、四天。
但正是這種唾手可得,容易讓人們忽略了漢服背后的產業變遷??梢哉f,每一件漢服都經過成百上千條流水作業線的錘煉。
“要到曹縣買一件馬面裙”,每每談到漢服、新中式一類話題,人們不約而同地對曹縣產生了向往。因為在曹縣,聚集了做一件漢服所需的全產業鏈和各類企業。言下之意,你想要的,曹縣都有。
圖源:人民網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曹縣也不是一夜間突然暴富。
在這過程中,抖音等直播電商平臺承擔了重要的角色,其不僅讓漢服被人們看到,也串聯起漢服上下游產業方。由短視頻直播電商推動的消費需求變化,最終倒逼整個漢服產業鏈向“曹縣模式”的產業帶轉化。
“漢服”的弄潮兒
在短視頻平臺出現前,漢服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其實很遠,最常出現的地方莫過于各大熱播的古裝劇。
盡管漢服被視為“古典美”的代名詞,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漢服仍是個模糊的概念,甚至有人把《美人心計》和《甄嬛傳》里女性角色的服飾混為一談,更何況對漢服服飾構成等專業問題的理解。
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出現,率先為小眾文化傳播撕開了一道口子。
《報告》數據顯示,漢服愛好者第一次接觸多是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短視頻平臺是其主動獲取漢服相關信息的首選。
第一批上抖音的漢服愛好者沒想到,僅僅是再普通不過的漢服穿搭視頻,竟然收獲了如此多的點贊。這背后離不開抖音的推薦機制,當抖音捕捉到有關“漢服”的關鍵詞后,第一步先精準地推送給了同類型的漢服愛好者或潛在感興趣人群,于是實現了第一輪小范圍傳播。
到此時,也只是在抖音擴大了漢服愛好者群體的聲量,但依然有限。
真正的破圈發生在“迪奧疑似抄襲中國馬面裙”輿論事件,抖音主動議程設置,引導大V和用戶討論,使得 “馬面裙、漢服”搜索指數猛增,同時帶動“國風、國風古韻”等話題熱度上升。
至此,“漢服”一詞的概念開始不斷延展。這也是第一次漢服實現了破圈傳播,從小眾走向大眾視野,完成了文化現象符號化的儀式。
要走向普通人,就得跟日常生活產生聯系。這個階段,抖音平臺上關于漢服的傳播內容悄然發生了轉變,在以前單一的漢服科普向基礎上,增加了服裝搭配、配飾搭配、妝容打造等更多維度的內容。
過去穿漢服的人群和場景限制也被進一步打破。抖音上“漢服穿搭打卡”活動鼓勵普通人去解鎖婚紗照、旅行、蹦極、逛夜市等更多未知場景。同樣,穿漢服的人群也不必拘泥于專業人群和明星,不同職業、不同年齡都可以一試。
文化符號傳播過程展現了雙向的特性,漢服文化在抖音被看到、放大和向外延展,用戶也在重新解釋和創造。比如,去年春節期間,在明星的帶動下又掀起了一波“新中式”潮流,許多人選擇在跨年的時候為自己準備一身“新年戰袍”。
抖音一路參與了漢服的出圈大爆。本來只是一次偶然的出圈現象,但在抖音的引導之下,漢服的內涵不斷被擴展,凝結為關于“國風”“國潮”的共識,創造一種全新的中式潮流。
到現在,抖音一直都是新漢服文化重要推動力量之一。
2023年至2024年4月,抖音上共有800個漢服相關熱點,其中超80個熱點登上了抖音熱榜。截至2024年4月,抖音漢服話題視頻累計播放1126.3億次。
產業鏈的重要樞紐
與新漢服文化潮一起升溫的,還有抖音等電商平臺掀起的漢服消費熱浪。
抖音商家感知最明顯的就是熱度持續走高的馬面裙。起初,商家們只是聽到大家頻繁地討論,那段時間還總能刷到馬面裙有關的視頻。2022年下半年,抖音的商家迎來了行業的春天,開始有大量的用戶涌進直播間下單購買,一路帶飛營業額增長。
抖音商家們發現,很多用戶的購買鏈路都是在抖音刷視頻被種草,主動搜索觀看更多漢服的內容,然后沖進直播間,下單購買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件漢服,整個流程一氣呵成,相當絲滑。
據悉,馬面裙首次出圈爆火后,短視頻平臺的漢服商家入駐數量明顯增加,也帶動了所有電商平臺的漢服銷售。以抖音為例,在漢服商家產值排行榜的前十名中,月度產值超百萬甚至千萬;部分頭部漢服商家在抖音的單日銷售額達到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馬面裙效應還在進一步發酵。2024年貨節期間,抖音帶“國潮”“新中式穿搭”話題的短視頻播放量超過了5億,頻頻沖上熱搜。乘著“新中式”的東風,漢服和馬面裙又迎來了“爆單”時刻。
僅2024年3月,抖音電商漢服銷售量環比2月增長58%,同比去年3月增長549%,新中式服裝銷售量環比2月增長136%,同比去年3月增長1238%。其中馬面裙的訂單量同比增長841%。
新漢服市場具備服裝市場的一般特質,又帶有特殊性。
森森告訴我們,她從十年前就開始接觸漢服,但為了穿上一件漢服需要克服重重阻礙。當時的購買渠道也比較單一,不少漢服愛好者們需要自己購買喜歡的面料,在同袍推薦下找熟悉的裁縫進行制作;然后先付一部分定金,把想要的款式描述給裁縫,再進行打板和制作,有時候版型不對還需要重新打板再制作。
因為小眾,商家少,定量小,加上漢服用料成本高,漢服的售賣價格就非常貴。森森提到,“就算從二手平臺淘的漢服也花了八百塊錢,與現在的一兩百價格根本沒法比”。
對身處于行業中的企業而言,跟盲人摸象沒有太大差別。不同產業鏈環節的企業只能看到有限的信息,既不能瀏覽全貌,又不能預判市場預期。出于風險把控考慮,企業只能打“保守牌”,生產最經典的漢服,不去做額外的創新,為了不壓庫存,每次僅生產最低限額的數量。
抖音等直播電商平臺最突出的優勢在于,通過連接、對齊產業鏈上下游和消費者,徹底打破了過去漢服行業的不透明環境。作為中間平臺,抖音就像是信息集散地,有關生產設計、運營推廣、售賣、反饋等各種信息都在此交匯。
這里面包含兩個“連接”,一是連接上游服飾制造商和下游品牌商家,傳遞漢服的生產設計需求;二是連接消費者和品牌方,既可以向消費者推廣宣傳漢服,也能為品牌商和商家提供具體的用戶需求,指導漢服產品的優化迭代。
新社交語境下,漢服的消費群體和消費方式都趨向于靈活。因此,種種因素都要求漢服產業鏈求變。
抖音直播電商的數據分析能力,能提供更精準的市場信息,幫助企業優化供應鏈。通過直播電商的反饋,企業能夠更準確地預測市場需求,改變過去謹小慎微的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這種數據驅動的供應鏈優化將是產業升級的關鍵。
產業鏈到產業帶,“曹縣模式”被驗證
一幅關于新漢服的產業畫卷逐漸成型:短視頻直播電商賦能上游生產端,使得消費者進入到生產環節,推動漢服的設計創新,兼顧傳統與時尚。同時打通下游銷售端,利用最新的AI、VR等技術提供更優質的消費體驗,并結合抖音們規?;臓I銷能力,共同推動新漢服產業鏈向產業帶轉化。
新漢服與一般的服裝生產流程不同,對生產過程中繡花、印染、剪裁、材料等有特別高的要求。如果沿用普通的服裝生產線,無法滿足上面提到的特殊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就得新建漢服產業鏈。
通常情況下一個產業鏈上下游的聚集需要很長時間,但抖音等電商平臺驟然間爆發的龐大需求,無法給尚年輕的新漢服產業更多成長時間。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根據某些地區的資源、地理環境等優勢,快速建立起各類型生產線,搭建起完整的產業鏈。
基于此,以曹縣為代表的產業帶模式,應運而生。
2019年以前,曹縣以舞臺演出服為業,漢服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分支。馬面裙的出圈,讓曹縣嗅到了商機,轉而集中資源專攻馬面裙。原本“散而不精”的服裝產業鏈迅速集結,如今在方圓5公里范圍內,就能走完從設計到銷售的所有環節。
數據顯示,目前,曹縣現有漢服上下游企業2282家,網店13989家。在馬面裙走紅過程中,全縣新增線下漢服體驗店124家,文化傳媒類工作室新增170家,原創漢服率超過90%。僅2024年前兩個月,當地馬面裙的銷售額已近5.5億元。
曹縣產業帶模式正在全國范圍內被驗證,類似的故事在抖音上還有許多。2023年底,抖音電商覆蓋了全國共計684個產業帶,產業帶中小商家同比增長超194%,帶貨直播場次超過109萬場,商品銷量增長超66%,其中貨架場景銷量增長103%。
一條產業帶的繁榮離不開前端銷售的反哺,抖音等平臺源源不斷爆發的用戶需求是其能擴大產能的前提。但在電商新事物的推動下,也推動著曹縣當地經濟進入自我進化新周期。
一方面改變了過去當地手工作坊生產模式,從簡單的堆人力、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轉變為機械化、規?;默F代經濟模式。集聚給曹縣帶來了價格優勢,但這遠遠還不夠。
從設計、裁剪、刺繡、印花到成衣,目前,曹縣已經完成了新漢服的全產業鏈條和品牌孵化體系,徹底擺脫了過去粗放式的生產方式,也增強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此外,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產業帶,應該是能在發展過程中形成良性的生態,即每個環節上的人都能獲得價值。
“醉雨朵”漢服品牌銷售部崔天韻介紹,“抖音會提供給新商家一定流量傾斜,幫助他們前期發育壯大。而成長壯大后的品牌,又將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以“醉雨朵”為例,上下游的紐扣、飾品、文創等大小廠家都吃到了紅利,形成了良性的產業鏈循環。
抖音一類的短視頻直播電商,通常被視為一種新的銷售渠道或銷售方式。事實上,這種看法過于簡單化,低估了直播電商承載的符號、情感和文化的價值,而這已經遠超販賣商品的范疇。
在紅海的服裝市場下,“抖音+漢服”的產業帶案例或許讓我們看到了一種逆增長的可能性:透過電商承載起文化,實現“商品+文化”的雙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