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3月,尼龍6新材料生產商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陽科技”或“公司”)在上交所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成功過會,目前已經提交注冊,等待注冊生效。
據了解,尼龍6是一種工程塑料,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電器產品、紡織服裝、包裝材料等領域。近年來國內尼龍6的產能快速擴張,市場競爭激烈。海陽科技本次IPO募資用途主要為擴大產能,未來如何消化新增產能被監管重點問詢。
與此同時,海陽科技第五大股東恒申集團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恒申新材(000782.SZ)還是其主要競爭對手。海陽科技上市后,將如何平衡在重要股東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同樣引人注目。
上下游公司皆入股
據招股書披露,海陽科技的前身為泰州市簾子布廠,1993年經相關部門批準,該廠整體并入南化集團,結果又在2006年進行改制分流,成立海陽科技。
2019年,海陽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時引進玲瓏有限、恒申集團等上下游公司入股。2021年第一次增資完成后,玲瓏有限成為海陽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0.3%;恒申集團成為海陽科技的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7.84%。
股權穿透顯示,玲瓏有限為A股上市公司玲瓏輪胎(601966.SH)的全資子公司,玲瓏輪胎屬于海陽科技的客戶。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內”),恒申集團一直是海陽科技的第一大供應商,為海陽科技提供生產尼龍6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己內酰胺。
2024年上半年,海陽科技向恒申集團采購己內酰胺的金額超過10億元,在海陽科技采購總金額中的占比達43%,比例為近幾年最高。看起來,海陽科技與恒申集團的合作模式沒什么問題。但情況在2024年之后發生了變化。
Wind信息顯示,2024年1月,恒申集團以定增的方式入主A股上市公司美達股份。隨后,美達股份的證券簡稱更名為恒申新材。目前,恒申集團持有恒申新材23.36%的股份,恒申集團董事長陳建龍是恒申新材的實控人。
IPO歷程顯示,2023年6月,海陽科技首次遞交招股書。海陽科技在招股書中把美達股份視作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只是沒想到,就在IPO期間,美達股份被恒申集團控股。
從數據上看,海陽科技與恒申新材堪稱“勢均力敵”。2021年至2023年,恒申新材尼龍6切片的產量在國內的市占率約4%,海陽科技約6%。
營收構成顯示,尼龍6切片是海陽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尼龍6切片的營收占比超過60%,2024年上半年達67%。海陽科技上市后如何處理與恒申新材的競爭關系,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與此同時,海陽科技關聯采購的交易對手方包括恒申集團、玲瓏輪胎,關聯采購成本在海陽科技營業成本中的占比超過30%。而海陽科技關聯銷售的交易對手方也有恒申集團、玲瓏輪胎,關聯銷售收入在海陽科技主營收入中的占比超過2%。
海陽科技與恒申集團、玲瓏輪胎復雜的關系被監管關注,在IPO審核問詢中要求海陽科技的保薦機構及律師、會計師說明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公允性。
如何消化新增產能
招股書顯示,海陽科技致力于尼龍6系列產品的開發。其商業模式為,海陽科技從上游企業(主要是恒申集團)采購己內酰胺,產出尼龍6切片、簾子布、尼龍6絲線等三大類產品,再銷售給巴斯夫、力偉紡織、玲瓏輪胎等客戶。
報告期內,尼龍6切片、簾子布、尼龍6絲線的營收占比分別約65%、28%、7%。2023年,這三類產品的銷售收入合計超過41億元,2024年上半年也有27億元。
海陽科技表示,以2023年度國內尼龍6切片產量計,公司在國內產量市場的占有率為5.6%,同時在尼龍6絲行業的產量排名第一。不過縱觀國內尼龍6行業,目前“內卷”得厲害。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尼龍6的產能達725萬噸/年,行業的生產端正處于集中放量階段,同時行業平均開工率約77%。而在消費端,2024年中國尼龍6的消費量約516萬噸,整體供大于求。海陽科技坦誠,近年尼龍6行業常規產品產能擴張較快,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另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尼龍6擬在建項目9個,建設規模合計203.4萬噸/年,到2028年,全國尼龍6的總產能或將達到928萬噸/年,同時行業開工率降至73%,競爭進一步加劇。
募資用途顯示,海陽科技本次IPO擬募資6.12億元,其中2.92億元用于“年產10萬噸改性高分子新材料項目(一期)”(簡稱“募投項目1”)、1.7億元用于“年產4.5萬噸高模低縮滌綸簾子布智能化技改項目”(簡稱“募投項目2”),募投項目1和募投項目2都為擴大產能。另外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海陽科技的逆勢擴產,監管表示關注。在第二輪問詢中,上交所要求海陽科技分析新增產能的消化情況。
海陽科技表示,募投項目1主要用于生產改性塑料產品,目前國內高端改性塑料市場仍以進口為主,進口替代需求較大;同時國內改性塑料行業規模巨大,募投項目1的新增產能對行業整體產能的影響較小,新增產能無法消化的風險較小。
募投項目2則主要用于生產滌綸簾子布產品。據了解,滌綸簾子布是半鋼胎的重要骨架材料,半鋼胎主要用于乘用車領域。海陽科技認為,隨著國內乘用車保有量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將帶動帶動滌綸簾子布需求的增長,募投項目2的新增產能無法消化的風險同樣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海陽科技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提到,募投項目2共建設3條生產線,截至2024年6月末,3條生產線已經全部建成,上述產線均已經采用智能化的生產裝置并已經正常投產。
這種情況下,海陽科技仍募資1.7億元用于募投項目2的合理性存疑。相關情況是否會影響到海陽科技的注冊生效甚至最終上市呢?投資者可保持關注。(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