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時代新物語,做一家有態度的新媒體!
文|喵姐
全文共計|1826字
12月17日筆者走進了山東悠貝9周年的年會現場,與山東優秀寵物門店主理人一起完成了長達6個小時的學習。
與傳統的年會模式不同,山東悠貝摒棄了年會單純吃喝玩樂的主旋律,轉而打造了“精神養料”型的年會活動形式。
悠貝創始人王艾峰希望,寵物店主們齊聚一堂不僅要放輕松,更要有所收獲。
在寵物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寵物門店如雨后春筍般林立于大街小巷。然而,在繁華背后,諸多弊病正悄然侵蝕著這個看似充滿生機的行業。
筆者從其他城市經銷商處了解到,自2006年以來,寵物門店的翻牌率幾乎可以達到90%以上,寵物線下實體店陷入了“進入易、堅持難”的怪圈。
從擁有持續盈利能力的門店處也不難發現,當下盈利型門店也都有其共通的特點:穩定且持續的公域流量和精細有溫度的私域運營,成為了單體門店脫穎而出的不二法寶。
01
寵物店主理人是門店的靈魂紐帶
筆者在與寵物門店主理人的交流中得知,單體門店向連鎖化運營的轉型面臨重大挑戰,其中最關鍵的是對門店主理人運營管理能力的考驗。一旦門店連鎖數量超過3家,維持客戶滿意度和服務質量就會變得異常困難。
實際上,在寵物店的經營中,服務的重要性往往超過了銷售。寵物主人愿意并長期光顧一家門店的根本原因在于門店主理人基于專業服務所建立的信任。
然而,這種信任的建立難以隨著店鋪規模的擴大而有效復制。店鋪可以無限復制,但門店主理人的個人魅力和專業能力卻是獨一無二的。
管理距離一旦增加,即便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由于人變了,這家店也“變味了”。從這一點不難看出,以重服務為主的寵物店連鎖化也許是個難以實現的偽命題。
02
門店主理人需要不停地學習迭代
市場在變化,專業知識需要不停地提升。據行業不完全統計,在大多數普通寵物門店中,接受過系統寵物護理培訓的員工占比不足 30%。這直接導致了在面對寵物的特殊護理需求時,門店工作人員往往表現得力不從心。
例如,在寵物美容環節,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美容師可能無法準確判斷寵物的皮膚狀況和毛發特質,使用不恰當的美容工具或產品,對寵物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這種因專業不足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使得寵物主對門店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長此以往,門店的口碑每況愈下,新客戶招攬困難,老客戶流失嚴重。畢竟,對于寵物主來說,寵物如同家人,他們怎敢將自己的“寶貝”托付給一群缺乏專業素養的人?因為客戶在變化,需求也在不停地更新。這就要求門店主理人們一旦開張就要不停地學習、進化。
絕大多數的門店會通過考取專業的資格證書以及參加比賽等獲取獎牌的方式,給顧客留下進店第一眼專業印象。
在此次悠貝的年會中,寵物店主們保持著高度的學習熱情,他們積極分享各自的經營經驗和心得。這也傳遞出一個鮮明的信息:與其內卷,不如提升自我。
03
與互聯網的低價內卷相比,
線下更優質才是出路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傳統寵物門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線上寵物電商平臺的興起,以其豐富的產品種類、便捷的購物方式和相對較低的價格,吸引了大量寵物主的青睞。
如今,只需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寵物主就能在電商平臺上購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寵物食品、玩具、用品等,而且價格往往比線下門店更加優惠。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寵物產品線上銷售的增長率持續保持在 30%以上,而線下門店的銷售增長則相對緩慢。這種線上線下銷售的巨大反差,使得寵物門店的客源被大量分流。
許多寵物主在購買寵物產品時,會先在網上進行比較和篩選,只有在需要特定服務(如寵物美容、寄養)時,才會考慮線下門店。這導致寵物門店的產品銷售業績大幅下滑,為此寵物品牌方也絞盡腦汁迎合線下重點門店的個性化需求。
在這次的年會現場筆者觀察到絕大部分品牌提供了專供線下系列,甚至部分品牌專注線下渠道。
無論是食品還是用品,都采用了比線上更高標準的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以滿足線下客戶對于尋找優質產品的強烈需求。嚴把產品質量關已經深入到每個環節,確保了產品的高標準和高質量。
未來,“線下實體店產品更優質”會成為實體店零售業務的決勝關鍵。如果說線上能給品牌帶來短期內銷售額爆破式增長,那么線下實體店則是寵物品牌的奠基石。
線下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是品牌價值傳遞的重要橋梁,當人們通過一款商品建立起情感紐帶時,實際上傳遞的也是一個品牌的價值觀。
未來希望更多品牌要重視線下渠道,重視品牌質量,這才是企業發展的長遠之道。
查看下圖海報
獲得“寵物渠道革新大會”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