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時代新物語,做一家有態度的新媒體!
文|美地
全文共計|2373字
“最近金價漲得離譜,買個金鐲子都得先算算賬。”這是不少消費者近期的真實感慨。
截至2025年4月2日,中國大陸黃金價格已飆升至732元/克,創下歷史新高,黃金熱潮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可就在這金光閃閃的背景下,珠寶行業巨頭周大福卻選擇了一條別樣的路——把目光投向了家里的四條腿“金主”。
2025年3月,周大福推出首個寵物專屬珠寶系列,用足金打造了20余款貓狗主題吊飾。這不僅是對寵物經濟的一次試水,更像是傳統珠寶品牌在市場飽和和高金價雙重壓力下的創新突圍。
萌寵元素化身時尚符號
周大福寵物珠寶的設計靈感源于寵物貓狗的日常生活場景。設計團隊將柯基的短腿憨態、斗牛犬的勇猛氣質、波斯貓的蓬松毛發等特征,轉化為一枚枚高識別度的時尚吊飾。
這些作品不僅停留在寵物形象的簡單復刻,還融入了養寵人熟悉的元素——骨頭、罐頭、魚形玩具,這些日常必備品搖身一變,成為珠寶的一部分,既接地氣又不失趣味。
試想一下,一只柯基脖子上掛著金光閃閃的“骨頭”吊墜,主人腕上戴著同款手鏈,出門遛狗都成了街頭的一道風景線。
系列分為寵物款和主人款,兼顧實用與美觀。
寵物款吊飾可直接掛扣在牽引繩或項圈上,設計上注重圓潤無棱角,避免劃傷毛孩子的皮膚;主人款則支持DIY搭配,靈活性十足,比如將寵物吊墜串成手鏈或項鏈,輕松打造“人寵時尚秀”。這種“人寵同款”的設計特別戳中了90后、00后養寵人群的心。
一位用戶在社交平臺上曬單:“給狗子配了個金魚吊墜,自己也戴了個同款,出門感覺倍兒有面子。”這種從日常用品到時尚符號的轉變,不僅讓寵物珠寶有了實用價值,也為養寵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珠寶也能有溫度
周大福的寵物珠寶不只是冷冰冰的裝飾品,更試圖成為連接人與寵物情感的紐帶。
系列特別推出寵物款與主人款的配套設計,營造出“雙向陪伴”的氛圍。比如,一款骨頭造型吊墜,既能掛在狗狗項圈上,又能成為主人手鏈的點綴;再比如,一款魚形吊墜,既適合貓咪佩戴,也能讓主人通過DIY手鏈與愛寵“同框”。
這種細節設計,讓寵物與主人的關系多了一份儀式感,仿佛在無聲中訴說著彼此的默契。
一位養貓的用戶評價:“戴上同款吊墜后,感覺和貓咪的聯系更深了,像是一種特別的陪伴。”
這種“人寵共融”的理念,正好契合了年輕一代對個性化表達的追求。在寵物逐漸成為家庭成員的當下,珠寶不再只是金屬的堆砌,而是承載情感的溫暖載體。
周大福通過這些小巧的吊飾,讓黃金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進了養寵人的日常生活,多了幾分煙火氣,也多了幾分人情味。
“它經濟”新藍海:
傳統珠寶的轉型密碼
周大福這次跨界,背后是對寵物經濟崛起的敏銳洞察。
2024年中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90后、00后撐起近七成消費主力,這群新世代養寵人把寵物視為家人,愿意為它們花錢的心態愈發明顯。
當寵物從“看家護院”的工具變成家庭成員,“它經濟”自然成為品牌轉型的新藍海。而傳統婚慶珠寶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寵物珠寶成了周大福貼近年輕消費者的一張新牌。
市面上的寵物飾品大多集中在低價區間,比如尼龍項圈、硅膠銘牌,價格多在幾十到幾百元之間,競爭早已白熱化。
周大福卻反其道而行,用足金材質切入高端市場,定位“可傳承的情感投資”。這種差異化策略,既避開了低價紅海,又抓住了養寵人群對品質的追求。
“寵物飾品市場看似紅海,但高端領域仍是一片藍海。”一位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周大福用黃金為寵物“鍍金”,不僅提升了產品附加值,也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黃金飾品的“輕與重”
盡管周大福的寵物珠寶在設計上強調情感價值,其高端定位仍面臨現實市場的考驗。
寵物飾品消費預算多集中在200-500元區間。而周大福的寵物珠寶,受益于足金材質和高金價(732元/克),價格顯然遠超這一范圍。
這種消費分層意味著,黃金寵物珠寶短期內可能仍是小眾市場。有網友直言:“給貓買金鏈子,不如多囤點凍干。”這句調侃雖帶著玩笑意味,卻道出了普通養寵人對價格的真實顧慮。
金價波動也是潛在風險。
732元/克已是近年高位,若未來繼續攀升,生產成本將進一步承壓,價格可能更難下探;反之,若金價回落,消費者或許更傾向直接購買金條而非寵物珠寶。
周大福如何在價格與價值之間找到平衡,是這場跨界實驗的長期課題。畢竟,黃金的“重”不僅體現在材質上,更體現在消費者錢包的承受力上。
寵物珠寶的“輕”,在于其設計與情感的巧思,但能否真正走進更多養寵家庭,還得看市場給出怎樣的反饋。
珠寶與生活的更多可能
周大福將寵物珠寶視為品牌轉型的一部分。
從傳統婚慶珠寶到如今的寵物珠寶,周大福顯然希望通過不斷創新,保持與新世代消費者的緊密聯系,抓住他們對情感共鳴的追求。
周大福給寵物“鍍金”,本質是測試消費者愿意為“非功能需求”掏多少錢。
在功能性消費飽和的當下,寵物經濟的情感溢價為傳統行業打開了一扇新門。2025年3月的這場跨界,既是對“它經濟”的試水,也是品牌轉型的一個縮影。
732元/克的金價下,寵物珠寶能否成為新的增長點,市場會給出最終答案。
但成敗不只看銷量。
寵物珠寶是情感寄托,還是奢侈符號?它能跨越價格與消費分層的爭議,成為行業的新引擎嗎?
周大福用黃金講了個溫馨故事,從柯基的骨頭到貓咪的魚魚,這些小吊飾讓養寵生活多了份儀式感。
可故事的結局如何,還得看消費者愿不愿意為這份溫馨買單。
至少,這波操作證明:黃金熱里,貓狗也能分一杯羹。
當珠寶開始講述人與寵物的故事,傳統行業的邊界,或許正在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