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湖北省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的一則批復文件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文件內容顯示,湖北大學陽邏校區正在申報購置存量商品房以用作學生住宿,該項目估算投資接近2億元。據悉,湖北大學計劃購置的小區位于武漢遠郊,于2023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然而,截至目前,該小區的入住率僅在20%左右,面臨著較大的庫存壓力。
通常情況下,花費2億元購置這樣一個庫存壓力大的小區,很容易被認為是當了“接盤俠”。可奇怪的是,湖北大學的這一舉措不僅沒有遭到質疑,反而贏得了各方點贊,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湖北大學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學生宿舍
公開資料顯示,湖北大學是湖北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擁有武昌、漢口、陽邏三個校區,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2萬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2萬余人。其中,陽邏校區自2011年建成以來,主要承擔本科一年級學生的通識教育任務。
據湖北大學陽邏校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校區師生規模約6000人,但2025年下半年,隨著五個學院的學生遷入以及部分學生遷往其他校區,預計師生規模將增至7500人。然而,校區現有學生床位僅為6000個,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住宿需求。在此背景下,湖北大學校方依據相關政策,并結合房地產去庫存的現狀,決定購置存量商品房以緩解學生住宿壓力。
此次購置的城建·水岸小區位于陽邏校區對面,步行僅需三四分鐘,極大地便利了學生上課。同時,該小區由國企武漢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其建設品質有保障。購置后不僅能有效去庫存,還能更好地利用國有資產。
據了解,城建·水岸于2020年9月開工,包含10棟住宅樓和4棟商業樓,2023年9月正式交付。前期對外市場化銷售的房源價格約為6500元/平方米。由于地處武漢遠郊的新洲區陽邏街道,盡管已交付,但小區內仍有大量閑置房,顯得較為冷清。
根據湖北省發展改革委的批復,湖北大學將整體購置城建·水岸5號樓、6號樓共352套存量商品房,總建筑面積37048.04平方米,新增學生住宿床位2800個。項目估算總投資19824.74萬元,其中毛坯購置費用17238.45萬元,裝修改造費用2586.29萬元。資金來源為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及學校自籌。目前,湖北大學與武漢城建的合作協議框架已基本完成,部分具體條款仍在商討中,同時武漢城建將對相關商品房進行改造以滿足學生宿舍的要求。
以購代建,一舉多得
湖北大學陽邏校區以1.98億元購置352套存量房并改造為學生宿舍,實為一舉多得的方案。
從政策背景來看,湖北大學的這一行動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并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賦予城市政府更大的自主權。同時,國家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收購存量商品房以及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
此外,2024年1月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強高校學生宿舍建設的指導意見》也鼓勵高校通過購買、租賃學校周邊的人才公寓、商住樓等社會用房來擴充宿舍資源,并按照校內同等標準加強配套服務管理。湖北大學陽邏校區的這一舉措,正是對這些政策的精準落實。
從高校自身需求來看,學生住宿問題一直是困擾高校發展的難題之一。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持續推進,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但高校的土地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往往難以跟上這一增長速度,不少學校也存在研究生不提供宿舍的情況。而高校新建宿舍需要經歷繁瑣的審批和建設流程,耗時較長,難以在短期內滿足住宿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湖北大學陽邏校區通過市場化手段購置商品房,不僅能夠迅速增加學生宿舍的數量,緩解住宿壓力,還能有效利用房地產市場的閑置資源,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一創新之舉,為解決高校學生住宿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
然而,這一方案并非沒有挑戰。相較于傳統的校內宿舍,校外商品房改造成學生宿舍可能帶來一系列管理問題。如何有效管理學生,讓他們與小區居民和諧共處而不相互干擾?商品房原有的結構和布局是否會對宿舍管理、消防安全等構成額外壓力?這些問題都需要高校提前謀劃,制定更加完善和細致的管理方案。
當然,湖北大學陽邏校區的方案雖好也并不適用于所有高校。每個地區、每所高校的財政狀況不同,教育環境與資源配置情況也存在差異。因此,在借鑒這一模式時,也應該自身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面對學生的真實訴求與高校的發展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