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京東外賣宣布將于2025年3月1日起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隨后,美團也表示預計2025年二季度起為全國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緊接著2月20日,餓了么也表示已在部分城市試點為騎手繳納社保,并加大穩定騎手補貼。
各大外賣平臺都在“卷”騎手上社保,意味著什么?
平臺的良性競爭
對于外賣平臺而言,為外賣騎手繳納社保無疑是一項重大的財務支出。
據統計,2023年美團平臺上有745萬騎手獲得收入,其中全年接單天數超過260天的騎手占比達到11%,人數約為81.95萬。餓了么2023年的活躍騎手數量也超過400萬。而京東旗下的達達平臺,在2023年底的活躍騎手數量也已突破120萬大關。《經濟觀察報》指出,若以80萬騎手為基準計算,外賣平臺每月需額外承擔約10億元的社保費用,年度額外支出將超過100億元。
那么,平臺為何愿意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為騎手繳納社保呢?
畢竟,京東在宣布進軍外賣行業的第八天,就明確表示將為所有外賣員繳納社保。對于美團和京東而言,發力即時零售時,擁有一支穩定且服務可靠的騎手隊伍是至關重要的。
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余飛躍也表示,這一舉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平臺是在積極響應政府規章,為符合勞動關系的騎手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這也是平臺之間競爭的一種策略。
在我國,五險一金與購房、子女入學等城市福利緊密相連,被視為企業福利和體面勞動的象征。平臺通過為騎手繳納社保,不僅吸引了更多優質騎手,還提升了企業形象,為外賣業務的拓展產生了顯著的廣告效應。此外,專送騎手更符合勞動關系的用工特征,平臺通過提供五險一金等福利,可以更好地留住這些對配送質量和穩定性至關重要的騎手。
然而,余飛躍也指出,就整個騎手群體而言,能夠真正納入社保體系的比例勢必很小,因為大范圍覆蓋的成本是企業難以承受的。更重要的是,這會導致騎手到手收入的降低。因此,最終參保的騎手數量可能不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對于人們普遍關心的成本轉嫁問題,國際投行高盛的研究表示,按照逐步推進的方案,美團在第一年可能需要支付20億至30億元的成本,這相當于每單新增0.1元至0.2元的費用。這一費用雖然看似不高,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微小的成本增加都可能對平臺的盈利能力產生影響。因此,平臺需要在社保投入與成本控制之間找到平衡點,以確保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送餐也是值得長期發展的事業
從騎手的角度來看,平臺給他們繳納社保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南京騎手李師傅表示,他轉行送外賣多年,以前總覺得這行是“臨時工”,缺乏保障。現在京東為騎手繳納社保,讓他感受到了尊重和安心。一位來自北京騎手也表示,同樣,一位北京騎手也表示,過去生病或遭遇意外總是最令人擔憂的,因為沒有社保,心中常懷不安。有了社保,看病有了報銷,退休也有了養老金,生活因此有了更為堅實的保障。
當然,也有部分外賣員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們更傾向于多掙錢而非多一份保障。此外,騎手們還擔憂未來若轉行,可能難以繼續繳納社保,從而無法滿足最低繳費年限的要求,導致所繳費用無法充分發揮養老作用。
數據顯示,我國外賣員的數量已超過1000萬人。長期以來,由于入行門檻相對較低、職業保障不足等原因,送外賣往往被視為一種過渡性的選擇。
如今,各大平臺為外賣員繳納社保,送外賣會變成一份體系完整、穩定且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工作嗎?
去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騎手的世界:對新職業群體的社會調查》就顯示,超過半數的外賣騎手實現了職業階層的向上流動。這一數據無疑讓人對外賣員這一職業刮目相看。曾經被視為“最后保障”的外賣送餐,如今卻為許多人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和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以美團為例,2024年三季度,全國范圍內高頻騎手的月均收入在5720元至10865元之間,這一收入水平在一二線城市來說都尤為可觀。在上海,甚至有騎手通過送外賣兩年時間還清了30萬元的債務,并成功晉升為站長,為新騎手提供培訓和指導。
除了穩定的收入保障外,送外賣的職業價值也得到了更加凸顯。送餐并非人們印象中那樣完全依賴體力,而是通過長期的實踐和積累,騎手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同時,許多平臺還鼓勵“騎手老帶新”,通過獎勵機制促進騎手的長期化和專業化發展。
此外,各大平臺的社會保障措施也在逐步落實,去年底,美團還上線了騎手防疲勞機制,今年2月又宣布“將于近期公布取消騎手超時扣款的具體方案”。這些舉措都表明,外賣行業正在致力于打造一個更加健康、穩定且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職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