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美國時間1月18日19時30分,美國官方正式實施禁令,導致TikTok(即海外版抖音)一度暫停在美國提供服務。
然而,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任第一天簽署了行政令,要求TikTok“不賣就禁用”法律在未來75天內暫不執行。目前TikTok已恢復正常使用。不過,特朗普仍威脅稱,若中國不批準相關交易協議,將對華征收高額關稅。
禁還是不禁?TikTok在美的命運仍然撲朔迷離。與此同時,國內社交媒體平臺小紅書卻意外受益。上周以來,大量美國TikTok用戶開始轉向小紅書,小紅書迅速攀升至美國應用商店的榜首,中美網友開始在小紅書開始交“貓稅”、交流家庭作業、“對賬”……
這場意外的“文化碰撞”,也引得各地文旅又開始花式“整活”,跑到小紅書“收洋芋”(洋芋,小紅書外網用戶的昵稱)。
“洋抖難民”入侵小紅書
上個星期,隨著美國“1.19 TikTok封禁日”的日益臨近,TikTok用戶的去向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為了表達對美國“TikTok禁令”的不滿,一些美國TikTok用戶開始選擇轉向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他們認為,美國國會提出的數據安全問題只是借口,旨在維護Meta等企業的市場壟斷地位。因此,這些用戶決定在小紅書上重建社群,以此作為對美國禁令的反抗。
自1月13日起,大量自稱“TikTok Refugee”(洋抖難民)的美國用戶涌入小紅書,迅速將其推上美國地區蘋果應用程序商店(免費版)下載排行榜榜首。在短短兩天內,小紅書新增了超過70萬新用戶,這一數據雖未得到小紅書官方證實,但市場研究機構Sensor Tower的估計顯示,過去一周小紅書在美國的移動端下載量幾乎增長了兩倍。
截至1月21日,小紅書上話題#tiktokrefugee#的討論量已達3429.5萬,總瀏覽量也已經超過24.4億。
這一波流量也讓小紅書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1月15日,小紅書概念股延續了前一日的漲勢,多家公司如遙望科技、天下秀、引力傳媒、壹網壹創、愛慕股份、歌力思、皮阿諾等紛紛漲停。
在小紅書早期投資人朱嘯虎的發帖下,網友們紛紛調侃道:“三個漢字登頂美國appstore”,“上海的春節又多了一棟燈火通明的辦公樓”。甚至有網友建議小紅書更改APP簡介,將其改為“30億人的生活經驗+1.7億美國人的避難地”。
各地文旅積極攬客,“收洋芋”火熱進行中
現在的小紅書,你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正分享著各自的生活點滴,從家中的寵物到吉他彈唱的視頻,真實的生活圖景跨越了大洋、高山,以驚人的速度展現在眼前。盡管語言各異,但世界卻仿佛從未如此緊密相連。
“墻”被打破,不少國外用戶也通過小紅書,目睹了更加真實、動人的中國,紛紛表達了對中國旅游的向往。數據顯示,自1月13日至16日,HopeGoo平臺上的海外用戶對中國國內旅游信息的搜索熱度顯著上升,酒店搜索熱度環比上漲36%,機票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8%。而在攜程海外站點,近日美國用戶對中國目的地的搜索量也環比增長了46%。
面對這一波海外流量紅利,全國各地的文旅部門迅速響應,紛紛在小紅書上展開中英文結合的花式宣傳活動,旨在吸引更多國際游客前來體驗中國的文化與美景。
作為冬季的頂流城市,哈爾濱率先行動,推出了全英文解說的宣傳片“約會哈爾濱,冰雪暖世界”,以震撼的冰雪美景展示了冰城的獨特魅力。該視頻在發布后的短短兩天內,便收獲了超過8萬的點贊和近百萬的觀看量,評論區更是被外國網友的英文好評所占據。中國網友見狀也調侃道:“爾濱,你是不是不愛‘南方小土豆’了,開始召喚‘洋芋’了?”
與此同時,文旅遼寧、長春54路文旅專列、安徽文旅等也加入了攬客大軍,各自展示了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文化遺產,吸引了眾多國際游客的關注。文旅北京更是以“THIS IS BEIJING!這里是北京”為主題,通過一系列精彩的內容,展示了北京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四川文旅則憑借大熊貓和“巴適”文化,成功吸引了大量國際粉絲。浙江文旅則發動“小紅薯”們共同推送浙江美景給外國友人,進一步提升了浙江的國際知名度。
為了緊跟熱點、把握流量密碼,無錫市文旅集團還專門召開了小紅書平臺宣傳專題部署會,強調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發布中英文內容,以提升無錫文旅的國際形象。
然而,隨著TikTok在美國恢復正常使用,這波流量紅利能持續多久尚未可知。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能看到各地文旅在對外傳播和文化交流上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