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訊社
撰文:孫澤仙
近日,寧波銀行獲多家券商機構“買入”和“增持”評級。據統計,寧波銀行近一個月獲得9家券商機構對其發布了三季度報的研報,8家給出了買入評級,一家給出了增持的評級。
11月1日,國聯證券發布了對寧波銀行的研究報告,國聯證券維持對寧波銀行的買入評級,目標價格為33.41元。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營業收入 分別為620.09、703.92、801.02億元(原值為657.45、753.23、863.11億 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14%、13.52%、13.79%,3年CAGR為11.44%;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0.44、302.03、356.94億元(原值為271.65、320.76、 383.9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87%、15.97%、18.18%,3年CAGR為15.65%。鑒于公司信貸投放強勁、與客戶之間保持較高高粘性,維持目標價 33.41 元,維持為“買入”評級。
東海證券認為,從行業層面來看,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持續推進、宏觀經濟處于底部,銀行業經營壓力有望緩解;公司層面,寧波銀行專業經營能力突出,相對優勢明顯,當前公司相對估值位于低位。基于以上,維持公司“買入”投資評級。
中銀證券對寧波銀行給出的是增持的評級。寧波銀行前 3 季度業績同比增長 12.6%,營收同比增長 5.5%,增速分別較上半年略 降 2.3 和 3.8 個百分點,仍處行業較好水平。拆分看,息收入表現優秀,同比增長 10.9%,位于行業頭部;手續費同比增長 3.5%,表現積極;收入主要壓力來自,在 高基數和市場壓力下,投資相關其他非息下降,而寧波銀行這部分業務盈利能力和 業績貢獻突出,占比相對同業更高,調整影響也更大。資產質量持續優秀,非貸撥 備消耗貢獻盈利,存量撥備或略降。3 季度公司整體業務絕對表現仍積極,收入積 極表現來自息收入和手續費,壓力來自金融市場等其他非息高位,業績的影響來自收入和撥備釋放能力,這些積極因素和壓力明年或持續。四季度,由于寧波銀行按揭占比更小、業務和區位分布受化債影響相對較小,息差變化或仍略好于同業,其他非息基數亦下降,收入增速或改善,撥備基數降低,反哺貢獻或下降,業績整體或小幅修復。在當前的規模和市場環境中,市場修正對行業增長預期,公司增長預期或亦有修正,但不能否定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和業務競爭力仍優異,維持對公司的增持評級。
?
服務質量仍存瑕疵
寧波地處東南沿海,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長三角五大區域中心之一,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浙江省經濟中心,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
1997年4月10日,寧波銀行正式成立。自成立以來,寧波銀行發展迅速,2007年7月1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批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之一。
10月31日,寧波銀行發布2023年三季度報告。截至報告期末,寧波銀行資產總額為26702.2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3041.31億元,增幅為12.85%;總負債24739.41億元,比年初增加了572.84億元,增幅為12.58%。其中,發放的貸款及墊款總額為11770.6億元,比年初增加了1662.43億元,增幅為16.45%;存款總額16045.97億元,比年初增加了2942.92億元,增幅為22.46%。
前三季度,寧波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72.35億元,同比增長5.4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3.49億元,同比增長12.55%。其中,利息凈收入302.09億元,同比增長10.89%,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3.95% 。
從盈利構成看,寧波銀行大零售及輕資本業務的盈利占比不斷提升,非息收入占比較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占比36.05%,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在資產質量方面,據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寧波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92.7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76%,撥貸比3.66%,撥備覆蓋率480.57%;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7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15%;資本充足率為15.26%。資產質量持續保持行業較優水平。
雖然寧波銀行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凈利潤雙增長,但在消費者中的口碑不一。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寧波銀行共收到1066件投訴,主要是關于協商分期還款、暴力催收、罰息過高等問題。
此外,在國家金融監督總局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關于2023年上半年深圳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城市商業銀行在深分行投訴量的中位數為21件。其中寧波銀行深圳分行為10件。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關于2023年上半年上海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城市商業銀行在滬分行投訴量的中位數為20件。其中,投訴量居前的為:北京銀行上海分行、南京銀行上海分行和寧波銀行上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