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 ?潘??
編輯?|?吳先之
科技長河中,每一次創新的漣漪,似乎都寄托著行業無數期待的目光,智能手機賽道更是如此。
過去數年,智能手機行業從過往的繁華逐漸陷入沉寂,但就在互聯網語境對其產生懷疑,甚至是失望的時間節點,高端化與折疊屏所帶來的曙光,卻已在地平線上若隱若現。
在此背景下,玩家們奮力尋找著自身在全新格局演化中的坐標。
10月12日,繼榮耀Magic V2、榮耀V Purse之后,榮耀正式發布了輕薄大內折旗艦Magic Vs2,實現了折疊屏三連擊,榮耀Magic Vs2,更是將“輕薄”卷到了極致——折疊屏,似乎已不再是商務、科技人群的標簽,而是真正踏入了直板機的競爭河流,開始在更大的市場尋找存在感。
在充斥著變革的當下,面對蘋果、華為這樣的行業巨頭,發力折疊屏的榮耀,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重塑行業面貌。
折疊屏,拐點已至
存量、低迷、紅利褪去,科技語境已然習慣用同樣的詞,一遍遍地洗刷著人們的視聽。
然而,盡管智能手機市場已趨于飽和,全球出貨也尚未走出下滑周期,但這并不代表著當下的手機市場已經失去了活力。
事實上,不論是改善型需求帶來的存量市場高端遷移,還是消費市場愈發認可的折疊屏,都為智能手機市場帶來了結構性機會。
以折疊屏為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Q1出貨量為108萬臺,同比增長117%;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126萬臺,同比增長173%。
從數據層面來看,近些年折疊屏銷量實現了倍數級提升——折疊屏非但沒有被智能手機市場整體的低迷所拖累,反而在低迷的局面下實現了爆發性增長,這意味著,折疊屏手機在用戶心智中的地位正在不斷上升。
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價格愈發親民,折疊屏已不再是高居金字塔尖,科技愛好者的玩物亦或只是商務人士之選,而是成為了更多普通消費者的實際選擇,同直板旗艦開啟新一輪競爭。
榮耀CEO趙明近期指出,相較于當下,折疊屏未來可能有著三倍、五倍,甚至是十倍的增量,成長空間不可限量,因此榮耀會全力以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而在愈演愈烈的折疊屏浪潮中,榮耀的表現也頗為亮眼。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榮耀Magic V2銷量位居中國橫向折疊屏市場第一。
來源:Counterpoint Preliminary Data
艾瑞咨詢報告亦指出,2023年7月-8月,榮耀Magic V2以31.3%存量用戶增長率位居橫向折疊屏手機市場頭名。
來源:艾瑞網
折疊屏,作為當下手機市場為數不多的確定性機會,正被各大手機玩家們密切關注,從曾經手機差異化競爭的藍海重新卷成了紅海。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榮耀所取得的成績,顯然不容小覷。
拋開數據層面,根據多位榮耀渠道商的反饋,榮耀Magic V2成為了榮耀在線下門店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不僅門店貨量供不應求,全款等待發貨的用戶亦排起了長龍。盡管榮耀官方并不支持加價行為,但在二級市場,還是有許多用戶愿意支付溢價,只為盡早擁有一部Magic V2。
在“破發潮”充斥消費電子圈層的當下,二級市場之所以會有溢價,意味著消費市場對榮耀Magic V2極高的認可度和期待,而這種期待,既來源于產品層面的創新技術,也來源于品牌形象的持續積累。
過去的敘事中,消費市場對榮耀的印象往往與華為、獨立所綁定,但隨著榮耀不斷以創新求變,發力折疊屏等故事接連展開發展藍圖,榮耀的氣質也得到了升華。比如第三季度榮耀的折疊屏三連擊,便是其強化“榮耀=折疊屏”品牌形象的重要一步。
折疊屏三連擊,榮耀的進階之路
當折疊屏“肉眼可見”的機會擺在面前,有的玩家會選擇保守起見,穩穩地瓜分品類爆發所帶來的順風車紅利,而有的玩家則會選擇押注未來,以更大的風險和投入,換取更多的可能。而榮耀,顯然是后者。
從獨立,到蟄伏,再到奮起直追,不同于那些一路安安穩穩走過來的手機玩家,當下的榮耀,早已經歷過大風大浪,無懼所謂的風險。
榮耀中國區總裁倪嘉悅認為,在不確定性中求變的核心之處是持續創新,把更好的產品提供給消費者。因此,面對折疊屏浪潮,榮耀并沒有選擇隨波逐流的“穩棋”,而是將自身定義為“造浪者”,投入重兵,從寬度、深度兩方面引領著行業。
所謂寬度,指的是折疊屏品類的覆蓋面??v觀榮耀第三季度的布局,從挺入“毫米時代”的榮耀Magic V2,到融合科技與時尚的錢包折疊屏榮耀V Purse,再到此次發布會的新品Magic Vs2,榮耀在短期之內實現了折疊屏發布三連擊。
這意味著,榮耀已經完成了對折疊屏多檔位的布局,無論是商務人群還是潮流玩家,亦或是更為廣泛的普通消費者,當下均能在榮耀產品線中找到滿足自身需求的折疊屏機型。而這種普及,不僅僅基于價格、產品定位層面的考慮,更多基于產品的突破性創新。
一直以來,過于“厚重”,一直是消費市場對于折疊屏的主要質疑。艾瑞咨詢報告顯示,用戶對“輕薄握感”的關注度,甚至超越了硬件配置、軟件功能、價格等多種智能手機過往的核心評判維度。
在榮耀看來,折疊屏只有像直板機一樣輕薄,才能更好地撬動消費市場。而秉持著“將直板機奉為對手”的競爭理念,榮耀正努力推進著折疊屏的輕薄化,將輕、薄兩個維度卷到了極致。
以榮耀Magic V2為例,4.7mm的展開態厚度,9.9mm的折疊態厚度,首次將折疊屏厚度帶入“毫米時代”;榮耀Magic Vs2則憑借229克的機身重量,刷新了大屏內折手機的輕薄紀錄。
在大眾視角里,重量、厚薄的數字往往是冷冰冰的,但真正深度參與產品設計的人,均知道實現這些數字,背后有著多少困苦與艱難。
在榮耀之前,賽道內沒有玩家能將折疊屏做到10mm以內。畢竟此前,手機設計遵循著行業一貫的標準,以折疊屏機型為例,玩家們不僅面臨著Type-C接口厚度、屏幕的厚度限制,亦須考慮結構件、散熱方案的固有體積,改善、提升空間相當有限。
而榮耀并沒有遵循行業的成熟路徑,而是獨自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折疊屏想要實現極致輕薄,意味著其需要同時顛覆鉸鏈、電池、屏幕模組、發聲單位等諸多領域——輕薄是折疊屏第一科技力。
為此,從自研魯班鈦金鉸鏈、青海湖電池,到屏幕模組、材料以及指紋、發聲單位的推倒重構,秉持著創新決心的榮耀,最終投入重金,攻克了鉸鏈結構、電池能量密度等諸多技術難題,將業界所認為的“不可能”轉化為了可能。
因此,榮耀折疊屏三品齊發背后,不僅有著產品檔位布局的因素,更是其創新思維和理念不斷進化的集中體現。正如倪嘉悅所言,榮耀是一家做長期投入的公司,并不在乎短期,所以才會將目光聚焦于高端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產品,讓用戶感知榮耀是一家好好做產品的公司。
事實證明,榮耀并沒有賭錯。當下,這三枚棋子,正不斷為其積累著向上的勢能。
三足鼎立,智能手機新格局
小到品牌加盟商,大到當下的中國,“信心”一詞,都顯得格外重要。
在行業語境看來,華為回歸,榮耀應當是受影響最大的品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帶著這樣的疑問做了一番調研。
一位榮耀渠道商告訴光子星球,在前段時間榮耀的渠道大會上,沒有所謂的面面相覷,反倒是大家的精氣神,相較于前幾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之所以如此,核心是“底氣”。據悉,在榮耀Magic V2上市之前,榮耀內部其實做足了供應儲備,但最終,還是低估了自己:除前述線下門店貨量急缺以外,其還展現出了極強的“吃新”能力——不僅吸納了OV米的用戶,還收獲了大量來自蘋果、華為的用戶。
倪嘉悅也曾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在華為和蘋果都在發新品的時候,我們還能拿到第一。”
在其看來,零售商一旦有信心,他在門店跟消費者溝通的時候也會更多的去講榮耀的品牌、榮耀的產品,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正向循環,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進步,精氣神特別好。
顯然,正向循環下,榮耀正不斷積累著折疊屏勢能??梢灶A見的是,自Magic V2、V Purse持續熱銷后,新發布的Magic Vs2,將成為榮耀折疊屏進階之路上的又一個錨點。而折疊屏的爆發,也賦予了榮耀向上挑戰高階玩家的能力。
過去幾年,蘋果一直是高端手機市場的頭號玩家。但最近,不論是華為的“輕舟已過萬重山”,還是蘋果iPhone15系列的低迷,亦或是榮耀折疊屏的連擊,均在悄然重塑這一賽道。
從銷量表現來看,Magic V2開售一周,便達到了初代折疊屏產品Magic V全生命周期的銷量;華為Mate60 Pro、Mate X5備受市場追捧;反觀蘋果,iPhone15系列陷入破發潮,自身股價也應聲大跌。這無疑傳遞出了一個潛在的信號:蘋果已不再是唯一的霸主。
從“iPhone時刻”至今,巨大的消費群體、強大的體系化能力,將蘋果送上了消費電子的王座,但在商業領域,沒有永恒的贏家,畢竟長勝,往往意味著松懈——iPhone15系列表現低迷的一大原因,正是蘋果創新腳步放緩的縮影。
一個簡單的例子,在iPhone15系列中,鈦合金中框成為了一大賣點,殊不知,榮耀早已將鈦合金3D打印技術應用在了折疊屏的軸蓋上。
而在更為廣泛的手機賽道,國內玩家已在影像、續航、屏幕等維度,走在了蘋果的前面,蘋果引以為傲的系統、硬件生態層面,華為和榮耀亦正縮小著與蘋果的差距。
以華為和榮耀為代表的玩家們,都意識到了用戶對品牌的認同和信任的重要性,并成功地構建了與用戶之間的深度連接。
以華為為例,即便闊別行業許久,回歸時刻依然能掀起輿論波瀾,很大程度上源于華為長期以來,于用戶心中刻下的深深烙印。
榮耀,則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無論是將用戶置于中心的全場景戰略,還是在折疊屏輕薄化領域的突破性創新,內核均是通過創新與極致思維,使用戶體驗最大化。
曾“向死而生”的榮耀,有著蘋果與華為沒有的特質——“饑餓感”,正如倪嘉悅所言:
“有壓力才能讓一個組織能力高速地提升?!?/p>
在“饑餓感”的加持下,榮耀的升維速度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
一組內部數據顯示,目前榮耀旗艦機,來自蘋果的用戶已接近15%-20%——相較于暫避鋒芒的存量內卷,長期將蘋果、華為視作目標的榮耀,已逐漸將二者納入了自身“吃新”范疇。
這或許意味著,蘋果、華為、榮耀“三巨頭”的新競爭格局正在醞釀與形成之中。
其實,手機賽道也好,更廣泛的消費市場也罷,均屬于長周期行業,如何通過突破性創新,發掘新的創新周期,才是行業走出低迷的關鍵。
在此方面,無論是榮耀,還是感受到更多壓力的蘋果與重新歸來的華為,以及其他手機玩家,都在找尋著自身的軌道——“高速行駛的賽車,彼此競逐,才能跑得更快?!?/p>
這或許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充滿了挑戰與機遇的高端之王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