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4月18日訊(記者 黃玉潔)4月18日,中航信托發布公告表示,為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能,經股東會、董事會審議通過,其與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簽訂了《委托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為中航信托日常經營管理提供服務。
同時,公告中指出,中航信托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信托法律關系不因此而發生改變。委托服務自2025年4月18日開始,結束時間由雙方協商。
據官網介紹,中航信托是由原中國銀監會批準設立的股份制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于2009年12月重新登記正式展業,目前注冊資本64.66億元。經過近15年,其管理資產逾6000億元、凈資產近200億元。
中航信托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持股比例為84.42%,此外引進新加坡華僑銀行作為境外戰略投資者,是中航產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央企控股、上市合資、軍工概念于一身的信托公司。
據其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中航信托主要開展業務分為信托業務和固有業務。其中,信托業務為主營業務,主要包括資產服務信托、資產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固有業務主要包括貸款、金融產品投資和金融股權投資業務。
AI財評
【財經銳評】中航信托引入建信、國投泰康提供管理服務,釋放行業深度整合信號
此次合作本質是信托業"輕資產運營"的創新嘗試。通過管理外包,中航信托可快速獲取頭部機構的風控體系和業務資源,尤其在資產服務信托等新賽道實現能力躍升。但需注意三點深層影響:1)行業分化加劇,2023年信托業利潤TOP10占比超60%,中小機構被迫尋求"管理賦能";2)監管套利風險,委托管理可能模糊權責邊界,需警惕"三方共管"下的合規真空;3)軍工系信托轉型樣本,中航84.42%軍工背景與市場化運作如何平衡值得觀察。短期看是資源整合,長期或將重塑行業分工格局——專業管理公司或成新業態。關鍵要看后續是否涉及核心業務系統移交,這將是判斷合作深度的風向標。(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