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逃廢債”為核心的金融黑灰產正以更隱蔽、更專業的方式沖擊金融秩序。偽造死亡證明、冒充重病患者騙取債務減免、勾結非法中介惡意投訴……這些觸目驚心的手段不僅挑戰法律底線,更對金融安全構成威脅。為此,馬上消費金融溫馨提示大家,面對債務問題,請通過官方渠道理性溝通,切勿掉進“債務優化”“代理維權”的陷阱。
?黑灰產“升級” 偽造證明花樣翻新?
2023年11月,長春市寬城分局警方破獲一起利用虛假死亡證明逃債案。犯罪嫌疑人孫某在美團平臺借款后,通過偽造死亡證明試圖逃避還款,最終被刑事立案。無獨有偶,2024年初,某銀行信用卡中心發現多份“重疾證明”模板高度雷同,經調查后協助警方搗毀一個15人犯罪團伙,查獲偽造證明文件300余份。
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增強、消費者的償債能力發生波動,多家金融機構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通過延期還款、息費減免等一系列舉措,向真正有需要的消費者提供金融支持。然而,協商還款相關需求的增長滋生了“非法代理維權”黑灰產,并逐步發展走向專業化、組織化、規模化、產業化。不法分子通過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發布“債務優化”“停息掛賬”廣告,誘導借款人繳納“代理費”,甚至提供偽造公章、簽名等“一條龍服務”。部分團伙還以“代理維權”名義收取高額傭金,教唆借款人虛構困難身份,濫用金融機構紓困政策。
多家金融機構共同防御
面對黑灰產日益猖獗,金融機構的防御體系也在進化。2024年2月,中銀協組織制定了《中國銀行業應對“代理維權”灰產識別標準(征求意見稿)》《中國銀行業應對“代理維權”灰產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向會員單位就“代理維權”的識別標準征求意見。2024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修訂發布《征信投訴辦理規程》,特別針對提供虛假材料、冒名投訴或隱瞞代理關系等情形增加了終止辦理條款。
與此同時,多家金融機構也在整治金融黑灰產的“戰役”中,積極加強與金融監管、執法、司法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開展聯合打擊工作。
對于“逃廢債”黑灰產業的法律制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網貸中介、債務人、技術人員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金融機構財物的故意,客觀上通過偽造虛假死亡證明等手段欺騙金融機構,逃避債務,則構成詐騙罪的共同犯罪,應當根據情節承擔刑事責任。
最后,馬上消費金融再次提示大家,若遇還款困難,可通過銀行官方渠道申請協商分期,切勿輕信“債務優化”話術。
“金融安全關乎公眾利益,打擊黑灰產需要全社會協同。”公眾應提高法律意識,認清“逃廢債”背后的犯罪本質,共同維護健康金融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