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競逐固態電池這一"黃金賽道"的關鍵時刻,中國新材料企業再次實現關鍵突破。近日,有著全球“尼龍膜王”之稱的中侖新材(301565)對外宣布,旗下長塑實業成功研發出固態電池專用BOPA(雙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該款產品可用于半固態電池和全固態電池封裝材料的最外層,起到保護固態電池內部電極、電解質等組件安全的作用。
據了解,固態電池采用固體電解質,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等顯著優勢,已成為新能源領域全球競相爭奪的焦點賽道,也是當前最活躍的新材料創新領域之一。而中侖新材作為全球領先的膜產業生態一體化科技公司,已全面構建了行業首個“PA6-BOPA”一體化產業鏈,BOPA產銷量更占據了全球市場超20%的份額,是全球該領域的龍頭企業。此次中侖新材重磅推出固態電池專用BOPA,不僅是其在高性能膜材領域的又一次關鍵技術突破,更是其搶占新能源未來賽道、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戰略級落子。
?固態電池的“硬核鎧甲”
攻克封裝材料技術難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其不易自燃且熱穩定性高,大大降低了電池起火、爆炸的風險,并且能量密度能到達500-1000Wh/kg,續航里程約為傳統動力電池的1.5至3倍。未來,一臺裝載了固態電池的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可以輕松突破1000公里。
而據了解,目前固態電池產業化仍然面臨著材料技術、生產工藝和成本控制三大挑戰。封裝材料作為固態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物理保護、電氣絕緣、外部物質阻隔等功能。而特種功能BOPA則扮演著固態電池“鎧甲”的角色,負責抵御外力的沖擊、擠壓和摩擦,保護電池內部的電極、電解質等組件,因此對材料的柔韌性、抗穿刺、耐沖擊性等要求極高。
據介紹,中侖新材研發的固態電池專用BOPA前后歷時兩年,針對固態電解質本身的變化、運行環境和使用要求,通過工藝優化、配方研發等創新,在材料柔韌性、抗穿刺、抗沖擊等關鍵性能上實現了突破,力學性能尤為突出,可滿足固態電池對封裝材料的嚴苛要求。
進擊的“膜王”——搶占高附加值、高增長黃金賽道
據中信證券測算,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42.6GWh,2024-2030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3%。除新能源汽車外,固態電池在儲能、eVTOL、人形機器人等萬億級賽道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此外國家也不斷出臺支持固態電池產業發展的政策。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其中“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而且有消息稱我國計劃投入60億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的研發工作。今年2月,國家工信部等八部門更聯合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明確提出要重點布局儲能用固態電池。
得益于政策支持的持續完善、產業生態的日益成熟和創新動能的加速釋放,我國科技企業正持續突破固態電池領域關鍵技術瓶頸。隨著中侖新材固態電池專用BOPA的推出,將實現核心材料國產化,為固態電池未來大規模產業化提供穩定的材料供應保障,助力新能源產業鏈向技術縱深與價值鏈高端實現升級。
多箭齊發構建戰略護城河
硬核科技造就成長新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侖新材在新能源材料賽道領域可以說是動作頻頻。
此前,中侖新材旗下長塑實業推出的長塑鋰電膜突破了“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了鋰電池關鍵封裝材料的國產化進程,成為了國內該領域的主要供應商。2024年,又投資25億元建設全新的新能源材料項目。
從戰略角度看,中侖新材此次布局的固態電池專用BOPA與之前的邏輯如出一轍,即瞄準了新能源領域那些市場空間大、應用領域廣、技術難度高的“高精尖”材料。
顯著的技術優勢、超高的研發效率、無法替代的硬核產品以及快速推進產品產業化的能力,已成為中侖新材最堅固的一道護城河。當固態電池產業化浪潮來臨,這家手握核心材料密碼的“隱形冠軍”,或將成為新材料賽道最具爆發力的價值標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