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近期,安徽古麒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麒絨材)提交招股說明書注冊稿,公司的IPO注冊申請獲得證監會批復,保薦機構為國信證券。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7月,古麒絨材的深市主板IPO獲受理。2023年1月,公司更新招股書。在經過一輪審核問詢函及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后,2023年6月,在2023年第48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中,古麒絨材的首發上會獲通過。排隊一年半以上后,古麒絨材才拿到注冊批文,不過公司方面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01
業績增長不錯
古麒絨材的主營業務聚焦于高規格羽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鵝絨和鴨絨,產品主要應用于服裝、寢具等羽絨制品領域。天眼查顯示,古麒絨材成立于2001年。
據介紹,古麒絨材的主要產品為羽絨產品,按品種和顏色,又可細分為白鵝絨產品、灰鵝絨產品、白鴨絨產品、灰鴨絨產品。羽絨羽毛作為保暖填充物,被廣泛應用于羽絨服裝、羽絨寢具、戶外用品等領域。
從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羽絨類產品實現收入分別為5.71億元、6.55億元、8.21億元和5.07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02%、99.95%、99.78%和100.00%,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羽絨類產品中,白鴨絨產品貢獻收入及占比最高。報告期內,古麒絨材白鴨絨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5億元、3.13億元、3.52億元和2.57億元,銷量分別為931.68噸、1089.79噸、1193.68噸和660.25噸,各期單價分別為26.89萬元/噸、28.68萬元/噸、29.51萬元/噸和38.98萬元/噸。
貢獻收入次高的為白鵝絨產品,期內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2.45億元、2.41億元、2.84億元和1.62億元,銷量分別為477.58噸、455.69噸、467.87噸和200.08噸,單價分別為51.31萬元/噸、52.88萬元/噸、60.76萬元/噸和81.21萬元/噸。
對于白鵝絨產品占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主要系報告期內開發的部分客戶主要需要鴨絨產品,鴨絨產品收入增加帶動了整體收入的增長,鵝絨產品收入占比相應下降。
此外,2022年白鵝絨產品的銷售收入、銷量分別同比上一年下滑1.66%、4.58%。
整體收入表現方面,報告期內,古麒絨材實現營收分別為5.96億元、6.67億元、8.30億元和5.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681.24萬元、9701.3萬元、1.22億元和9662.83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42.27萬元、9014.1萬元、1.21億元和9377.14萬元。
2022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1.99%,主要原因系公司2022年開發了多家新客戶,同時部分老客戶的銷售保持穩中有升。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4.46%、48.00%,主要于海瀾之家、森馬服飾、鴨鴨股份等老客戶深入合作的基礎上,開發了新的品牌客戶,增加了羽絨產品的銷量,收入規模有所增長。
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內,古麒絨材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0.16%、23.22%、22.07%和26.98%,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83%、23.03%、21.82%和26.8%,出現一定波動。
2024年度古麒絨材實現營收9.67億元,同比增長16.42%;實現歸母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8.1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65億元,同比增長36.27%。
基于目前已實現的經營業績、訂單情況、經營狀況以及市場環境,古麒絨材預計2025年1-3月實現營收1.8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10.45%-28.86%;凈利潤3500萬元-3800萬元,同比增長2.46%-11.2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300萬元-3600萬元,同比增長2.94%-12.3%。
02
應收賬款及存貨大幅攀升,周轉率低于同行
在盈利面穩定增長的同時,新問題也接踵而來,古麒絨材期內的存貨及應收款水平也出現了激增。
報告期各期末,古麒絨材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09億元、3.61億元、4.76億元和5.09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53.97%、49.35%、47.97%和43.02%;存貨儲備主要為原材料和半成品。2022年末、2023年,古麒絨材的存貨余額分別較上一年末增長5250.71萬元、1.15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55億元、2.41億元、2.78億元和3.86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27.05%、32.93%、28.07%和32.62%,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5.98%、36.14%、33.53%和37.73%,計提的壞賬準備分別為1764.22萬元、2663.25萬元、3147.26萬元和4491.66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項指標的周轉情況也并不樂觀。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53次/年、3.03次/年、2.88次/年和2.76次/年,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68次/年、1.53次/年、1.55次/年和1.51次/年。
同一時期,同行可比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分別為6.1次/年、5.1次/年、6.04次/年和6.8次/年;存貨周轉率均值分別為3.25次/年、2.53次/年、2.44次/年和2.34次/年。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應收賬款及存貨高企還給古麒絨材的流動性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報告期各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991.9萬元、2280.35萬元、-554.95萬元和8784.52萬元,202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主要系公司下游羽絨制品客戶應收賬款回款周期相對較長,而上游供應商端付款周期相對較短,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用了大量的營運資金;同時,2023年公司收入增幅較大,未到回收期的應收賬款金額相對較大。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度古麒絨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2億元,同比增長2486.22%,主要系客戶回款情況較好。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古麒絨材的流動負債分別為1.94億元、3.2億元、3.95億元和5億元,2022年末流動負債增長幅度較大,主要原因系短期借款、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增長較快以及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增加所致。2024年6月末流動負債有較大幅度增長,主要系應付票據、合同負債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增加。
03
客戶集中度較高,實控人通過女兒關聯采購
報告期內,古麒絨材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4.26億元、3.47億元、4.34億元和3.8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71.44%、52.04%、52.27%和74.66%,客戶集中度整體在較高水平。
一般情況下,當企業客戶集中度較高時,若核心客戶大幅減少訂單或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系發生變動均有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客戶集中度較高是否符合行業慣例、與大客戶合作的穩定性、是否存在關聯交易或利益輸送問題也通常受到監管層頗多關注。
在此前深交所的審核問詢函中,監管層對古麒絨材營業收入和主要客戶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關注。據了解,2020年,古麒絨材向海瀾之家的銷售收入大幅下滑,發行人稱主要是產品銷售價格下降(供求關系失衡),疊加采購量下降(海瀾之家羽絨服裝生產量有所下降以及存在分散采購的考量)。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謝玉成持有公司46.92%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謝玉成和謝偉分別直接持有公司46.91%和0.67%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47.58%的股份,通過一致行動人謝燦間接控制公司2.40%股份,合計實際控制古麒絨材49.98%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關聯交易方面。2020年,古麒絨材委托上海新龍成新建拼堆車間、瀝青路面等工程,工程采購金額為1567.88萬元;2021年,公司委托上海新龍成新建生產污泥環保熟化處理系統等工程,工程采購金額為442.04萬元。上海新龍成由實際控制人謝玉成之女謝燦控股。
同樣受關注度較高的還包括古麒絨材的歷史股權代持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新三板掛牌期間,古麒絨材實際控制人謝玉成委托周丹(謝玉成之外甥的配偶)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通過新三板系統交易持有發行人股票共計128.20萬股,形成股權代持。2019年1月,周丹與謝玉成解除前述股權代持關系。
根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調解書》,金海泉、中迪物流分別將其所持11.70 萬股、42.30萬股股份變更至謝玉成名下。發行人認為前述股權變動系經法院判決解決股權糾紛的非交易行為,并非基于公司為獲取服務而進行的股權轉讓,不構成股份支付。
對于股權代持形成的背景,古麒絨材表示,謝玉成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2016年至2017年希望進一步買入公司部分股票,2017年下半年公司籌劃新三板摘牌相關事宜,需受讓部分退出股東的股票,由于其忙于日常工作,故委托其信任且熟悉股票交易操作的周丹代為交易發行人股票,從而形成股權代持的情形,具有合理性。
古麒絨材指出,謝玉成委托周丹購買發行人股票事項,未違反該行為發生時及代持存續期間有效的《證券法》關于自然人出借證券賬戶、短線交易的有關規定,相關交易也不存在內幕交易情況,但上述行為存在違反新三板信息披露規則的情形;前述事項已得到整改并在招股說明書中如實披露;未來因此受到行政處罰的可能性較小,上述事項不構成重大違法違規。
在招股書中,古麒絨材存在的不規范內控行為包括:關聯方資金拆借、現金收支。
2021年,古麒絨材與關聯方謝玉成及其控制企業上海新龍期初欠款合計1121.54萬元。
2021年、2022年,古麒絨材現金收款金額分別為32.4萬元、0.05萬元。
針對上述情形,古麒絨材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關聯方資金拆借均系基于公司日常經營需要,具有合理性;上述事項已整改完成,未對公司經營造成負面影響,亦未損害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利益,也不影響公司今后規范運作和持續發展。(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