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30日訊(記者 敖玉連)昔日的基金代銷三巨頭,今日悲喜卻并不相通。
2024年,基金代銷格局大變。中基協更改了統計口徑,將股票類指數基金納入,螞蟻登頂非貨基金、權益基金、股票指數基金保有規模的“三料冠軍”,并且遙遙領先。
近期,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天天基金2024年財務數據出爐。螞蟻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凈利潤同比大漲28%,而招行(基金代理業務)、天天基金在公募降費大背景下,盡管銷售額都為正,但營收都同比下降,且都已連降三年。
螞蟻營收創新高,凈利增長28%
3月28日晚間,恒生電子(600570.SH)披露了2024年年報,其參股的螞蟻基金財務數據也隨之披露。
2024年,螞蟻基金的營收為162.91億元,同比增長29.02%,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新高;凈利潤為4.50億元,同比增長28.60%,止跌回升。而螞蟻基金上半年的營收為76.54億元,凈利為0.94億元。可以看出,下半年股市行情大漲,對全年利潤貢獻極大。
2024年是螞蟻基金代銷業務輝煌的一年,一舉超過招行老大哥,躍升非貨基金、權益基金、股票指數基金保有量的“三料冠軍”。
中基協數據顯示,2024年底,螞蟻非貨基金保有規模1.45萬億,權益基金保有規模0.73萬億、股票指數基金保有規模0.32萬億,較后一名分別高出0.50萬億、0.33萬億、0.21萬億,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招行基金代銷收入,已連降三年
而昔日的代銷老大哥招商銀行(600036.SH)財務數據就沒這么好看。
2024年,招行的代理基金收入為41.65億元,同比下降19.58%。上半年這一金額為22.39億元,上、下半年幾乎齊平。招行表示,2024年代理基金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到了基金降費、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下降的影響。2024年7月,招行宣布公募基金買入費率全面一折起。
招行已經連續三年基金代理業務營收下降。2021年,招行的代銷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高達123.2億元;2022年降為66億元,同比降幅達46%;2023年這一收入為51.79億元,同比下降21.52%。
2024年招行重點發力債券類基金。公司年報顯示,2024年底,非貨幣基金銷售額為5980.21億元,同比增長101.48%,招行稱,偏穩健的債券基金銷量同比提升較為明顯 ,主要是為順應客戶風險偏好變化。
中基協數據也可以佐證招行發力債基這一點。基金代銷百強榜數據顯示,2024年末,招行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為0.95萬億元,較2023年末提升0.18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從2023年末的0.50萬億元,降至0.41億元。可以看出,2024年招行權益類基金遭贖回,增量多由債券類基金貢獻。
此外,招行還提及,2024年創設了“TREE長盈計劃”FOF產品,基于資產配置邏輯,定制公募 FOF基金產品。截至報告期末,在該體系下進行資產配置的客戶達1037.5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84%。 據了解,諸多公募FOF都渴望入選TREE長盈計劃,富國盈和臻選FOF便進入產品池,最終爆賣60億元。
天天基金營收、凈利同比皆降幅超20%
和招行一樣,天天基金也是銷售額正增長,但營收連降三年。
東方財富(300059.SZ)的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天天的基金銷售額為1.88萬億元,去年這一數據為1.55萬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非貨幣基金的銷售額為1.09萬億元,去年為0.91萬億,同比增長20%。報告期末,天天基金共上線 160 家公募的2.06萬只基金。
2024年末,天天基金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為0.61萬億,2023年底為0.55萬億。2024年底,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為0.38萬億,而2023年底為0.40萬億。總量增長,權益類基金的保有規模卻小幅下滑。
不過,天天基金的營收凈利都同比下滑。2024年的營業收入為28.53億元,同比下降21.56%,2024年的凈利潤為1.51億元,同比下滑27.4%。
2021年,天天基金營收凈利創下新高,此后連跌三年。營業收入此后三年同比降幅達14.6%、16.14%、21.56%,凈利潤同比下降23.6%、2.8%、27.4%。
2023年公募開啟費率改革,第一階段指向基金管理費,這也帶動了代銷渠道的尾傭減少。而2025年將開啟第三階段降費,下調基金銷售費率,預計每年合計可能為投資者節約約450億元。屆時,基金代銷平臺的利潤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