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發布了史上最亮眼的一份財報。3月26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發布2024全年財報。2024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6.9%,經調整凈利潤34.0億元,同比增長185.9%。中國內地營收79.7億元,同比增長52.3%;海外及港澳臺業務營收50.7億元,同比增長375.2%,收入占比達38.9%。亮眼業績發布后,泡泡瑪特股價大漲,截至發稿,泡泡瑪特市值達到2057.39億港元。
而在高基數的背景下,業績發布會上公司依然給出了較高的預期:2025年集團營收實現超過50%的同比增長,全年業績突破200億元;海外超過100%的同比增長,海外市場的業績突破百億。“首次突破百億,是一個里程碑,未來會朝著千億目標不斷努力,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表示。
當多數品牌收縮戰線時,其海外收入增速超375%、毛絨品類銷量暴增1289%、城市樂園遠超預期——這家曾被貼上“盲盒公司”標簽的企業,如何通過“IP生態裂變”撕掉單一品類標簽?又如何讓中國潮玩在歐美日韓實現品牌逆襲?
2024年財報數據背后,一場從產品到生態的戰略躍遷正在發生。
從“單核爆款”到“百花齊放” 四大IP收入破10億
雖然過去一年泡泡瑪特海外業績亮眼,但記者注意到,中國內地業績增長表現同樣優異。2024年,泡泡瑪特中國內地業務營收79.7億元,同比增長52.3%。內地線下門店凈增38家至401家,機器人商店新增110家至2300家,線下門店收入同比增長43.9%至38.3億元,機器人商店收入達7億元,同比增長26.4%。也就是說,在門店數量并未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線下業務實現了有機高增長。另外,泡泡瑪特中國內地累計注冊會員總數為4608.3萬人,全年新增注冊會員1172.9萬人,體現了強大的品牌黏性。
引人注目的是,通過IP矩陣迭代,泡泡瑪特從“單核爆款”到“百花齊放”。2024年,泡泡瑪特四大頭部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均實現超10億元營收,其中THE MONSTERS以30.4億元營收,726.6%的增長,成為新晉頂流,被譽為“現象級超級IP”。此外,DIMOO WORLD、HIRONO等13個IP營收破億,平臺化IP生態初成,運營體系更加成熟,以LABUBU為代表的超級IP更是成為全球爆款,新銳IP如北美市場本土藝術家Libby創作的Peach Riot、星星人等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王寧表示:“IP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長期積累和努力的結果。泡泡瑪特已經成立15年,LABUBU今年10周年,MOLLY也將迎來20周年。泡泡瑪特早些年簽約了許多優秀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的創作能力和作品背后的價值是泡泡瑪特成功的關鍵。”
例如,LABUBU藝術家龍家升出生在香港,成長于歐洲,其設計語言十分國際化,這也有助于LABUBU在全球受到歡迎。泡泡瑪特致力于打造受全世界歡迎的IP形象,通過不斷完善產品、推出優質新品以及樂園等線下場景的打造,豐富IP內容并幫助IP傳播。
泡泡瑪特的IP運營,是尊重時間的持續經營,通過實時關注市場表現,快速發現IP的早期成功指標,并將資源投入到更有潛力的IP中,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的發展。
IP百花齊放的關鍵離不開對IP產品開發的精益求精。以爆火的LABUBU搪膠毛絨為例,王寧稱,LABUBU毛絨成功的核心是泡泡瑪特開創了搪膠毛絨品類。“為什么叫搪膠毛絨呢?因為它的臉如果用毛絨做出來就容易變形,我們希望試著做一些工藝創新,嘗試部分用潮玩的工藝,部分還是毛絨,核心目的就一個:IP的產品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王寧說。
海外市場上演“速度與激情” 北美市場今年有望達到25億元
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市場實現多區域爆發,東南亞成增長黑馬,歐美日韓加速滲透。財報顯示,其港澳臺及海外業務營收50.7億元,同比增長375.2%,收入占比提升至38.9%。其中,東南亞以24.0億元,619.1%的增長,貢獻47.4%的海外收入,成為增速最快區域。其次是北美,北美市場營收7.2億元,收入占比14.3%,同比增長556.9%。歐澳及其他市場營收5.5億元,收入占比10.9%,同比增長310.7%。東亞及港澳臺地區營收13.9億元,收入占比27.4%,同比增長184.6%。
和業績猛漲對應的是,泡泡瑪特海外開店數量并未“狂飆”,這也意味著泡泡瑪特門店的店效表現優異。2024年,泡泡瑪特線下門店數量增至130家(含合營),機器人商店達到192臺(含合營及加盟)。自2018年布局海外并逐步推動全球化戰略,泡泡瑪特的業務版圖已遍及全球近百個國家及地區。
2024年,泡泡瑪特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意大利、西班牙五個國家開設了首家線下門店,同時在全球多地的地標性位置如曼谷最大的購物中心MEGA BANGNA、越南巴拿山樂園、英國牛津街、美國圣地亞哥等地成功開設了特色主題店與旗艦店,進一步增強了國際影響力。7月,泡泡瑪特入駐巴黎盧浮宮開設地標門店,成為首個進駐該頂級藝術殿堂的中國潮玩品牌,系列舉措大幅提升了泡泡瑪特的全球品牌勢能。
海外市場的線上渠道表現同樣亮眼,全年營收14.6億元,迎來同比834%的爆發式增長,僅線上收入就超過海外市場2023年營收。其中海外官網收入占比最高,營收5.3億元,同比增長1246.2%;Shopee聚焦東南亞多個國家,營收3.2億元,同比增長656.0%;TikTok平臺渠道增速最快,營收2.6億元,同比增長5779.8%。可以看出,在海外,泡泡瑪特的私域運營能力依然強悍,真正實現了品牌文化的“在地化”。
泡泡瑪特管理層表示,北美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對北美市場充滿信心,2025年,預計北美可以達到2020年整個集團的收入(注:2020年集團營收25.13億元)。今年一季度,美國市場收入已經達到該市場2024全年的收入,實現了100%的增長,遠超集團預期。北美團隊建設也更加成熟,從門店運營到培訓等各個方面都搭建了更完善的本地化團隊。美國市場現已開出26家門店,會員數量超過170萬,未來兩年將在美國持續開設兩家具有地標性的旗艦店。
泡泡瑪特在海外能夠迅速提升品牌勢能,離不開其深厚的運營積淀和IP壁壘。“泡泡瑪特的護城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長期積累的運營經驗和團隊管理能力。泡泡瑪特的門店全部為直營,包括海外門店,這使得公司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能夠處理各種復雜的運營問題。從產品設計到門店管理,泡泡瑪特不斷優化細節,提升用戶體驗。”
“二是泡泡瑪特在藝術和商業平衡方面的獨特優勢。泡泡瑪特簽約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形成了泡泡瑪特獨特的藝術價值。海外業務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更有價值的藝術家,形成了正向的循環,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發現好像我們有很多越來越多有價值的IP,好像那些最有價值的都在泡泡瑪特。”王寧表示。
品類革命:從潮玩手辦到“IP宇宙”
過去一年,泡泡瑪特首次拆分四大品類。財報顯示,全年手辦營收69.4億元,同比增長44.7%,占比首次低于60%,降至53.2%;毛絨實現爆發式增長,營收28.3億元,同比增長1289%,成為年度爆品,收入占比21.7%;MEGA系列營收16.8億元,同比增長146.1%;衍生品及其他營收15.9億元,同比增長156.2%。此外,積木產品上市成功引爆圈層,品類多元化趨勢顯著。
泡泡瑪特誕生IP的邏輯是靠產品,產品和IP對泡泡瑪特來說同等重要,因此為IP量身打造合適其特性的多元化產品至關重要,這也推動了泡泡瑪特內部的品類不斷創新。據了解,目前,泡泡瑪特正在不斷嘗試尋找新品類,但并不追求覆蓋所有領域,而是聚焦于有潛力的品類進行深耕。除了積木、飾品和毛絨等新品類外,泡泡瑪特還在開發其他新產品。
毛絨品類為2024年業績貢獻了不菲的營收,核心還是產品驅動。2024年,泡泡瑪特接連打造了LABUBU坐坐派對系列、SKULLPANDA冬日樂章系列等多款毛絨爆品。其中,搪膠毛絨憑借搪膠工藝的運用使IP面部表情更加生動傳神,配合毛絨材質特有的柔軟觸感,成功打造出了兼具視覺美感與觸覺體驗的現象級產品,助推毛絨品類實現爆發增長。MEGA COLLECTION也通過多款新品,并不斷與全球知名藝術家和博物館聯名共創,高端收藏圈層影響力顯著提升。2024年是MEGA COLLECTION推出的第四年,品牌運營進入成熟階段。
起于潮玩,不止于潮玩。泡泡瑪特一直在為不同的IP找到最適合TA的開發方向,打造IP個性化成長路徑。2024年毛絨、積木等新品類的爆發更進一步彰顯了泡泡瑪特IP強大的延展能力,進一步拓展了IP商業化邊界。
泡泡瑪特正逐漸成為跨文化交流的全新語言,成為全球潮流文化的新符號。To the world, From the world,泡泡瑪特致力于構建一個以IP為核心、更為完善且豐富多元的商業生態體系,推動集團業務的全面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分析認為,泡泡瑪特的業績增長,不僅源于IP孵化能力的持續強化,更在于其從單一潮玩品牌向“IP商業生態系統”的跨越。內地市場的精細化運營、海外市場的爆發式擴張、品類的多元化升級,共同構筑了其長期增長的護城河。
若2025年海外銷售額突破100億元、整體營收沖擊200億元的目標如期實現,其“世界的泡泡瑪特”的這一敘事將進一步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