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2025年開年,DeepSeek的爆火讓大眾將目光聚焦到了“杭州六小龍”。其中,杭州群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核科技)因系“六小龍”中首家啟動上市的公司而被外界更多關注。
在此次遞表港交所之前,2021年,群核科技還曾嘗試于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后于2023年初放棄美股上市計劃。兩地的IPO之旅,群核科技能否如愿成為“智能空間第一股”?
01
超八成收入來自企業客戶訂閱,留存率下滑
官網介紹,群核科技2011年在杭州注冊成立,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技術和專用圖形處理單元(GPU)集群為底座的空間智能企業。
群核科技主要以空間設計軟件市場為目標,公司的產品種類涵蓋廣泛的設計及可視化解決方案,既適用于住宅、辦公樓、零售店和商業項目等現實空間,也適用于具身人工智能訓練和電子商務產品展示等虛擬環境。
群核科技旗下擁有空間設計軟件“酷家樂”、海外版產品“Coohom”、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下一代空間智能解決方案“群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具備增強建筑信息建模(BIM)功能的“酷空間”以及創意內容云設計平臺“美間”等。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3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數目計量,群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臺,按2023年的收入計量,群核科技亦是中國最大的空間設計行業軟件提供商。2024年,群核科技的平臺平均月活躍訪客數為8630萬名,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270萬名。
群核科技主要采用訂閱模式運營,于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企業及個人客戶對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的訂閱,其次是向企業客戶提供專業服務。
從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9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群核科技分別服務33058名、41070名及45548名企業客戶,來自企業客戶的訂閱收入分別為4.9億元、5.63億元和4.64億元,占各期間總訂閱收入的90.1%、87.0%及85.4%。
其中,群核科技的大客戶分別貢獻期內訂閱收入的2.04億元、2.57億元和2.26億元,分別占同期訂閱收入的37.4%、39.8%及41.6%。
除企業客戶外,群核科技另有一部分收入來自個人客戶。報告期內,群核科技分別服務311107名、390585名及413872名個人客戶,各期來自個人客戶的訂閱收入分別為5380萬元、8430萬元和7920萬元,分別占各期間總訂閱收入的9.9%、13.0%及14.6%。
不僅如此,群核科技使用稱為凈收入留存率的指標評價客戶留存率方面的表現。公司認為,凈收入留存率亦受客戶購買周期(可能于一年內不時波動)以及若干其他因素影響。
報告期內,群核科技的企業客戶凈收入留存率分別為112.3%、106.0%及104.2%;大客戶的凈收入留存率分別為127.6%、115.5%及114.1%;同期,個人客戶凈收入留存率分別為81.1%、106.5%及96.0%。
不難發現,過去兩年九個月的時間內,群核科技的企業客戶凈收入留存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趨勢。同時,于2024年前九個月中,個人客戶凈收入留存率也較2023年末出現一定下滑。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群核科技的客戶留存率下降可能與房地產行業下行、家居市場的需求萎縮有一定關系。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公司也面臨一定的營收增速放緩與下游需求收縮的情況,綜合導致公司客戶留存率的增長面臨一定瓶頸。
不過稍微樂觀的是,報告期內,群核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72.7%、76.8%和80.4%,出現了增長的趨勢。公司方面表示,毛利率整體增加主要受技術革新推動,使公司能夠更高效利用基礎設施。
02
成本高漲,市場份額優勢待考驗
自成立以來,群核科技一直采用免費增值(Freemium)的市場營銷模式和產品主導增長(PLG)策略。由于業務性質的原因,群核科技期內持續處于虧損之中。
報告期內,群核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6.01億元、6.64億元和5.53億元,凈虧損分別為-7.04億元、-6.46億元和-4.22億元,經調整虧損凈額分別為-3.37億元、-2.42億元和-9361.1萬元,經調整凈虧損率分別為-56.2%、-36.5%和-16.9%。
有關虧損的原因,群核科技詳細解釋稱,主要由于公司繼續推動業務快速及長期增長而大量投資于產品開發、技術支持及產品營銷。
報告期內,群核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為4.38億元、3.91億元和2.63億元,分別占當期收入的72.9%、58.9%和47.6%;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3.21億元、3.56億元和2.48億元,分別占當期收入的53.4%、53.7%和44.9%;行政開支分別為1.11億元、9592.8萬元和7668.1萬元,分別占當期收入的18.6%、14.5%和13.9%。
可以看出,盡管群核科技期內有所下調期間費用,但于2024年1-9月,公司的研發、銷售及營銷、行政開支合計達到了5.88億元,占當期收入總額的106.4%。而長期高額的成本及各項支出自然給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帶來不小的壓力。
報告期各期末,群核科技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分別為-3.02億元、-6256.8萬元和-1.65億元。對于扭虧為盈,群核科技表示,計劃主要通過進一步擴大客戶群、提高客戶的終身價值、管理成本及改善運營效率來實現長期盈利。
除了持續為負的現金流,公司累計高企的負債也是不小的壓力。
報告期各期末,群核科技的負債總額分別為35.72億元、40.94億元和42.55億元,流動負債凈額分別為-27.03億元、-32.87億元和-36.91億元,流動資產總額分別為7.4億元、6.13億元和4.41億元,各期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5.77億元、3.66億元和2億元。
內部經營持續虧損,群核科技也一直通過外部融資的方式進行回血。從2013年至今,群核科技已完成8輪融資。
天眼查顯示,從2013年-2016年,群核科技分別完成天使輪、A輪、B輪及C輪融資,其中A輪融資金額200萬美元,B輪融資由赫斯特資本、紀源資本、IDG資本、明勢創投線性資本、經緯創投、云啟資本聯合融資,融資金額1000萬美元。2016年的C輪融資金額達到了數千萬美元,公司估值提升至5億美元。
2018年-2021年,群核科技分別完成D輪、D+輪、戰略融資及Pre-IPO,其中D輪融資金額1億美元,由順為資本領投、淡馬錫旗下Pavilion Capital、IDG資本、云啟資本、赫斯特資本、線性資本繼續跟投。2019年,群核科技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由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紀源資本參與融資。在2021年戰略融資過后,群核科技的估值已超20億美元。
盡管深受資本青睞,但群核科技依舊面臨不小的市場競爭壓力。根據招股書顯示,中國空間設計行業的競爭格局相對集中,市場由幾家主要參與者主導。在中國空間設計軟件行業整體中,以收入計,2023年群核科技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22.2%。不過第二名、第三名的市場份分別為21.9%、16.4%,與群核科技的市場份額相距較近。(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