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王璐
去年被央視315曝光、自稱“太上老君托夢神酒”一瓶價格遠超茅臺高達數萬元的聽花酒,在時隔一年后,似乎又要重出江湖了。
消費者還會給“神酒”機會嗎?
聽花酒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即便經歷過315的巨大負面沖擊,但通過網絡檢索,聽花酒依然堅持自身的價值宣傳:“裝在瓶子里的春天。好喝,從未體驗過的好喝。”
聽花酒要復出了,或者說聽花酒從未停止,或許更為準確。
據《財經天下WEEKLY》3月14日發布的《天價聽花酒,又卷土重來了》一文顯示,“被曝光后,聽花酒一度被暫停銷售。不過,2024年5月初,成都聽花酒旗艦店就重新開始營業了。隨后,聽花酒多地線下門店陸續正常營業。目前,北京聽花酒門店也在正常營業中。”
該文還透露,在北京,聽花酒的廣告已經在寸土寸金的西直門上線了。今年2月,一位北京的消費者開車路過西直門時,被聽花酒一整面墻的廣告震驚到了。“想到聽花酒會重出江湖,沒想到會這么快。”
而據《港灣商業觀察》了解,在今年1月下旬,一位外資投行知名首席經濟學家在飛行途中,通過國航雜志也看到過一款名為“讀花酒”的廣告:讀出春意滿園,精品裝58600元一瓶(僅供出口),標準瓶5860元一瓶。
聽花酒官網顯示,讀花酒與聽花酒可謂如出一轍,兩者價格和重量都一樣,明顯的差異是一個黑瓶裝,一個紅瓶裝。也就是說,讀花酒是翻新版的聽花酒,兩者系出同門。
一位白酒行業人士認為:“之所以廣告營銷宣傳讀花酒,不排除是聽花酒曾被315負面曝光,所以換個名字形象上似乎會好一點。”
然而,聽與讀一字之差很難不讓人馬上聯想到聽花酒的“丑聞”。
即便到了今年315前夕,監管機構還是點名聽花酒。3月14日,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2024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違法廣告案件4.69萬件,罰沒金額共計3.49億元。其中,回應社會關注,指導調度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對“神乎其神”的聽花酒線索深挖透查,依法對具體實施違法行為的門店以及背后的組織者、策劃者進行全鏈條查處,罰沒金額合計430萬元。指導吉林、黑龍江、河南、湖北、四川、陜西6地依法查辦“西漢養生口服液”系列違法廣告案,罰沒金額合計308萬元,有力凈化傳統媒體廣告市場。
2024年12月30日,聽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600381.SH)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西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公司策劃、編寫、印制的多份資料有關內容容易誤導客戶或消費者,構成誤導消費者的違法宣傳行為,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罰款120萬元。
2023年11月21日、2024年3月23日和2024年7月13日,《港灣商業觀察》也發表過《青海春天聽花酒3位“諾獎牌”,天價超茅臺到底是智商稅還是PPT酒?》、《港灣周評|聽花酒與世紀佳緣們的“低級騙術”》和《港灣周評|太上老君的托夢神酒,被誰買走了156瓶?》。
在央視315的曝光中,聽花酒號稱有六大功效:調節性功能、改善心腦血管、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免疫力、抗癌、改善睡眠。
這款天價酒號稱太上老君托夢,銷售端的忽悠堪稱為人間奇跡與酒中仙丹。
如今在市場上繼續躍躍欲試的聽花酒或讀花酒,還有沒有流量?《港灣商業觀察》查詢了淘寶、京東和拼多多,這三大主流電商平臺上都沒有任何信息。而即便在二手平臺上,也搜索不到相關信息。
那么,繼續營銷引流的天價神酒,意欲何為?是為了向C端消費者賣酒?還是為了吸引B端加盟商?目前暫未所知。
至少目前看起來,聽花酒繼續高端化的夢想相當艱難。
資深白酒行業觀察家、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曾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聽花酒是非常明顯的收智商稅的產品,炒作大于實際,甚至這樣的智商稅產品在市場上也幾乎很難收割韭菜。“白酒的工藝和配方信息公開透明,聽花酒的售價遠高于成本。促成高端白酒銷售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交屬性,而聽花酒不具備文化基因,夢中的故事無法建構品牌的底蘊,聽花酒以保健品領域信息不對稱的營銷模式來做白酒行業并不能長久。”
肖竹青指出,花一千元可以喝到五糧液和國窖1573,花二千多可以喝到茅臺。花五百多可以喝到劍南春,可以喝到洋河天之藍,還可以喝到舍得酒或水井坊或者酒鬼酒的入門級產品。中高端白酒根本屬性是社交屬性,高端白酒是面子的載體,很多人都不知道聽花酒,更談不上面子消費的載體了。
“社交屬性于極強的白酒行業,聽花酒連面子消費入門級還都算不上(因為缺乏公眾心理價位預期和公眾認知基礎)。我們很難預想到,有人社交場合拿出白酒,說這是一瓶5800或58000的白酒,那么其他人會笑你,它比茅臺和五糧液好嗎?它甚至會被社交平臺所嘲諷。高端白酒都是經過長周期的沉淀,所以聽花酒的天價從何而來?是PPT酒嗎?”肖竹青談及。
業績層面,青海春天預計,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5億元至-1.7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17億元至-1.46億元,將出現虧損。
青海春天表示,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為公司酒水銷售板塊業務原定的經營計劃未能全部實施,后續公司努力恢復有關產品的正常經營,相關費用投入較大,還未形成規模效應;同時公司對部分投資、存貨、無形資產、應收等計提了減值損失。
數據上來看,這已經是青海春天自2020年以來的第五年虧損了。聽花酒能否拯救深陷泥潭中的青海春天,看起來可能性并不高。(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