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惠凱 編輯丨承承
若此次赴港上市融資成功,將明顯改善晶澳科技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率。
2 月 21 日,晶澳科技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三十四次會議、第六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發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議案》《關于公司發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議案》等相關議案。
晶澳科技表示,此次發行H 股股票,目的是為進一步推動公司全球化發展戰略,加快市場、供應鏈、研發三位一體的全球化建設,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擬赴港融資
在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融資后,香港監管部門也進一步優化A股公司赴港上市審核制度,香港聯交所宣布對預計市值100億港元以上的A股公司赴港上市實施快速審批。在此背景下,多家A股公司積極赴港融資。
今年1月,恒瑞醫藥就正式遞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書,寧德時代也在2月份遞交港股上市申請書,而最新進展是光伏硅片龍頭晶澳科技于2月下旬公告稱,計劃發行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晶澳科技是全球領先的光伏發電解決方案供應商, 打造了硅片、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的垂直一體化全產業鏈。公司產品銷售和服務網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件出貨量連續多年全球名列前茅。據上市公司財報,晶澳科技2020-2023年總營收持續增長,從期初的258.4億元增至期末的815.5億元。
不過,因需求不足以及全球供應鏈的調整和產能的逐步釋放的影響,晶澳科技的營收增長態勢在2024年出現了新變化。Wind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收543.48億元,同比下滑了9.39%;凈利潤也出現了2016年以來首虧,虧損了8.57億元。另據晶澳科技最新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虧損45億元-52億元。對于業績的大幅預虧,晶澳科技在公告中將原因歸結為三方面: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嚴峻;基于謹慎性原則對出現減值跡象的長期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晶澳科技副總經理、董秘武廷棟在2024年12月接受采訪時曾坦言:“2024年光伏行業遭遇了嚴重的產能與需求錯配問題,不僅影響了主產業鏈,還波及了輔材原材料等各個環節。市場上的產品價格因此持續下跌,目前組件價格已降至去年同期的約1/3,下跌幅度極為顯著。這一變化對上市公司的股價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對于光伏行業未來的增長預期, 武廷棟彼時表示謹慎,其認為光伏行業經歷了過去幾年40%-50%的較高年增長率后增速顯著下滑,未來3-5年增速預估在10%-20%之間,“期望到明年(2025年)下半年,至少在某些環節上能夠達到供需平衡,從而推動整個行業逐步恢復到合理的正常經營水平。”
隨著2024年下半年光伏行業自律行動的展開,以及產業鏈下游需求的逐步回暖,今年2月26日,有媒體報道稱龍頭光伏企業紛紛上調組件價格,其中隆基綠能的組件單瓦漲價0.05元,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組件產品漲價0.03元。對此新變化,隆基綠能董秘部門員工表示最近確有一些小幅上漲,但整體的供需變化是否能形成趨勢,還需進一步觀察。
轉債募投項目建設期延長一年
Wind數據顯示,2022年末-2023年末,晶澳科技的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由58.3%攀升到64.3%。2024年9月末,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提升至72.2%。
在Wind光伏板塊市值前十大公司中,晶澳科技的資產負債率最高,排在其后的是晶科能源,其2024年9月末的資產負債率為71.9%。市值排在行業前兩位的陽光電源、隆基綠能,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5.8%、59.2%。
資料顯示,晶澳科技的有息負債增長較快,短期借款從2023年末的9.79億元攀升至2024年9月末的100億元。同期,長期借款也從14.8億元增至136.4億元。較高的有息負債加大了晶澳科技的財務成本,2022年、2023年的利息費用還分別為4.4億元和5.1億元,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末,已增長至7.3億元。對此情況,信用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在晶澳科技的2024年度跟蹤評級報告中表示:受產能擴建、業務規模擴大等的影響,晶澳科技總債務顯著增長、規模較大,“在建和擬建項目未來投資較大,預計未來債務規模將進一步增長”。
晶澳科技在2023年曾發行過晶澳轉債,募資90億元用于擴產,但在市場競爭激烈、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晶澳科技原定的募投項目不得不延期。公告顯示,晶澳科技2023年發行可轉債募資投建的“包頭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項目”,建設期延長1年,由2024年6月達產延至2025年6月。
此外,晶澳科技的資產規模近年也一直在持續增長中,2024年初時為1065.89億元,到了2024年9月末,已增長至1162.88億元。相較資產規模的提升,晶澳科技的股東權益卻出現了近些年首次下降,由年初380.04億元下滑到9月末的323.85億元,降幅達7%。對此變化,若此次赴港上市募資能順利成行,則在其流動性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時,過高的資產負債率也將獲得下降。
通過債轉股等多種方式降杠桿
為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晶澳科技還把旗下部分公司的股權階段性轉讓給外部股東。公告顯示,晶澳科技2022年把旗下的晶澳(揚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轉讓給東方資產、農業銀行旗下的農銀金融資產等外部投資者,實施市場化債轉股。2024年7月,晶澳科技還對東方資產持有的晶澳揚州的股權做了回購。企查查顯示,晶澳科技副總經理楊愛青是晶澳揚州的現任董事長。
公告顯示,晶澳揚州的資產負債率在轉讓初期有所下降,隨后又重新攀升。2021年6月末,晶澳揚州的資產負債率為51%。2024年3月末,在晶澳揚州的總資產膨脹將近6倍的情況下,資產負債率提升至76.7%,總債務也從期初的29億元攀升到279億元。
為進一步降低負債率、改善債務結構,晶澳科技還采取了資產出表、發行創新型融資工具等手段。比如公司在2023年開展了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申報發行工作,以擁有的部分光伏發電項目為基礎設施資產,達到提升資產周轉速度和降低杠桿率的目的。
晶澳科技2023年報顯示,其REITs已申報至?國家發展改革委,處于反饋階段。最新進展是,晶澳科技在今年2月18日回復投資者問詢時表示,“公司REITs項目目前處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中”。
隨著光伏行業景氣度的逐步修復,晶澳科技的股價和業績預期獲得不少券商分析師的看好,比如華泰證券分析師申建國、邊文姣、周敦偉在今年1月底研報中表示,“行業自律效果逐步顯現,自年初以來,硅料、硅片、電池片等環節價格均實現上漲。晶澳科技作為一體化組件龍頭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較強,有望充分受益于行業盈利修復。”預期晶澳科技2025年歸母凈利潤為27億元,目標價為14.6元。
海通證券分析師徐柏喬在最新研報中也認為,晶澳科技在海外市場具備品牌和渠道優勢,通過穩步推進海外建設,未來將更好提升海外市場份額和利潤水平。其判斷,公司在2025年將扭虧,歸母凈利潤有望達到29.11億元,目標價區間上限為14.95元。
附表 A股大型光伏企業資產負債率情況
數據來源:Wind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