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以“「指」樹成林 春山可望”為主題的嘉實基金2025年超級指數節在北京隆重舉行。嘉實基金Smart-Beta和指數投資首席投資官劉斌出席會議并發表《望春山,赴新程:ETF大時代的布局與配置》主題演講。
劉斌表示,目前,我們已然進入ETF的大時代。全球ETF正以不可阻擋的力量開啟資管行業的新紀元,無論是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ETF都是增長最為快速的賽道,并展現出磅礴的生命力與無限潛力。
以權益類ETF為例,美國市場用了17年時間突破1萬億美元規模,又用3年時間突破2萬億美元,如今已達到約8萬億美元的規模。而在中國,僅用17年時間便突破1萬億,接著僅用3年時間便突破3萬億,增速遠超美國市場。據海外知名咨詢機構預測,到2030年,國內ETF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量級,ETF大時代已然來臨。
與此同時,A股市場也迎來了歷史性時刻:被動權益類基金的市值首次超過主動權益基金。這不僅標志著投資者對ETF作為被動投資工具的高度認可,更預示著被動投資時代的全面到來。劉斌指出,ETF快速發展的背后,有諸多因素的推動:一是政策驅動;二是ETF工具屬性優勢明顯;三是指數創新與編制規則優化。
政策驅動:為ETF注入強勁動力
劉斌表示,政策紅利為ETF市場注入強勁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大領域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轉型,為ETF的長期發展指明了方向。年初,監管機構發布《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強調持續加強優質指數供給,豐富指數產品體系,并優化指數發展生態,推動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的高質量發展。隨著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為ETF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底層資產和廣闊的成長空間。
ETF
劉斌表示,ETF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其優勢極為明顯。首先,ETF簡單、清晰、透明,持倉明確且交易便利,投資者無需過多投教即可輕松上手。其次,ETF費率低廉,尤其是對于保險、年金等長期投資者來說,低成本優勢可大幅降低投資成本,增厚長期收益。此外,ETF緊密跟蹤基準,風險收益特征穩定,是資產配置的理想工具。無論是債市、股市還是大宗商品,投資者都可以通過ETF便捷地實現多元化配置,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構建投資組合。ETF已成為基金公司服務投資者保值增值的重要載體。
指數創新與編制規則優化:提升被動投資質量
劉斌表示,近年來,指數編制規則不斷改進,被動投資質量顯著提升。以A500、A100、A50等跨市場寬基指數為例,其核心在于精選行業龍頭、兼顧行業均衡,并引入ESG投資理念,進一步提升了指數的表征性。數據顯示,過去20年、10年、5年甚至1年,指數基金經理的長期Alpha不斷下降。與此同時,ETF市場也在不斷引入主動投資思想,開發出各種Smart-Beta ETF,以提供更優的長期業績表現。投資者越來越聰明,開始關注市場Beta、行業Beta、策略Beta等多維度收益,而非單純追求Alpha。
值得一提的是,嘉實基金在指數編制規則和提升指數長期回報方面做了大量前沿探索,致力于用系統化方法吸收優秀主動投資思想,推進指數編制的有效前沿。嘉實的ETF和Smart-Beta產品在市場上備受認可,早在2009年便發行了國內首只Smart-Beta基金——基本面50,借鑒巴菲特投資思想,從營業收入、凈資產、現金流、分紅等多個維度篩選基本面優質企業。此外,嘉實還結合A股市場本土化特征,開發了滬深300紅利低波ETF,力爭打造適合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配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