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時代新物語,做一家有態度的新媒體!
全文共計|2484字
寵物賽道千億級市場規模,目前被資本看成是最有潛力的細分垂類賽道。為此,跨界布局寵物賽道成為很多財力雄厚公司的首選,從而也導致寵業的創新從未停歇,而最近最受矚目的新玩家,非派特鮮生莫屬。
2025年2月底,派特鮮生的首店在上海開業,品牌官方宣稱寵物食品零售進入“鮮食+折扣化+人寵社交”的全新模式。
它的出現,在筆者看來,更像是一顆投入行業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理想主義的浪潮,現實主義的礁石
市場競爭下的每一次行業創新,都是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的較量。派特鮮生試圖在寵物食品市場掀起一場“鮮食革命”,全新的概念和可實踐的場景布局,外加操盤手的資歷,迅速成為資本界的寵兒。
在他們的設想中,寵物主對毛孩子的“偏愛”,會迅速接受鮮食的理念,并愿意為這一更為天然、健康的喂養方式付出相應的成本。
但用戶認知的業態構建,其面臨的現實考驗則遠比想象中復雜。
首先,鮮食的風險不容忽視。在人類生鮮行業尚且存在難以徹底規避的食品安全問題時,寵物鮮食的挑戰更加嚴峻。
如果一只寵物因食用了不新鮮的鮮食而生病,輿論的沖擊勢必會將派特鮮生推上風口浪尖。如何有效管控產品品質供應鏈,需要法規政策監管,更需要品牌扛得住輿論的重壓。這個重大課題目前在寵物行業沒有被挑戰過。
其次,派特鮮生在資本的驅動下,采用傳承式的電商低價玩法,在初期希望能夠迅速搶占市場,這一玩法能否迎合寵物賽道需求,還是個未知數。
據調查了解,連鎖品牌“寵物家”用9.9元低價引流快速圈養了一波用戶,但是因為服務和管理上的短板讓用戶快速流失,零售服務行業永遠考驗的是用戶復購率和供應鏈整合能力。
在今天的寵物食品行業,還沒有形成品牌意識,而供應鏈比品牌更強勢,從而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相對較低。
若僅靠低價吸引流量,一旦未來漲價或遇到競爭者通過低價反擊,派特鮮生是否能穩住自己的市場份額?這些問題,依舊需要時間來驗證。
盡管如此,派特鮮生的創新模式不可忽視。鮮食的場景呈現非常重要,雖然毛孩子沒有熊孩子“金貴”,但一旦場景氛圍打造好并具備可復制性,在讓供應鏈高效運轉的前提下,派特鮮生也是很有可能跑通自己的商業模式。
至少派特鮮生讓行業有了新血液的期盼,也催發了更多的品牌也勢必會跟進,同時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是能讓加速新業態的產生和成熟。
侯毅,資本推動下的創業之路
派特鮮生的背后,站著一位在零售行業深耕多年的老兵——侯毅。
作為盒馬鮮生的創始人,侯毅在2015年憑借阿里巴巴的零售探索創辦了盒馬鮮生,并通過“新零售”模式打破了傳統零售的框架。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盒馬鮮生便迅速在全國范圍內開設了大量門店,幾乎顛覆了傳統零售的人效、坪效和時效問題。
侯毅也算是功成名就,即便離開了盒馬鮮生,也成為了資本競拋橄欖枝的“香餑餑”。派特鮮生一進來,就是要干寵物賽道的“顛覆者”工作的。然而,這一成功的背后,侯毅也深知資本的力量既能加速企業擴張,也會給自己的“商業帝國”帶來無形的壓力。
派特鮮生官方數據顯示,計劃在2025年在上海開設100家門店,這個目標并不小,如此快速擴張的背后,高昂的運營成本和供應鏈壓力是任何一個被資本推動的企業都無法回避的問題,若想盈利在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實現。
同時,一線城市的擴張都是一場場“九死一生”的血戰,不知道派特鮮生有沒有跟資本簽署“對賭協議”,要想滿足資本市場的回報預期,侯毅必須要在規模與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這種壓力對侯毅來說,并非陌生,他在盒馬的創業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資本與初心之間的博弈。
同時業內也有人士猜想,寵物賽道的“新零售”玩法就是一場資本游戲,把氛圍炒起來,及時套現,游戲就結束了。
但筆者更相信侯毅是有“情懷”的,他肯定希望通過更天然、更健康的寵物食品理念來打動消費者,讓“人寵和諧”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寵物食品是否需要
直接邁向鮮食階段?
不可否認,派特鮮生高舉“現制”“烘焙”“冷鏈”等鮮食大旗,來替代傳統的膨化糧,這一理念無疑觸動了許多愛寵人士的心弦。
然而,鮮食這一新興概念的普及,顯然并非易事。
在人類逐漸抵制高溫加工食品的大趨勢下,寵物干糧為何能盛行幾十年,因為其便利性特點無可撼動。
寵物主們對寵物健康的關注日漸升溫,要想改變寵物飲食習慣,目前區域輻射范圍太小,也僅局限在一、二線城市,同時群體認知教育也沒有普及。
所以派特鮮生想讓寵物食品跟炒菜一樣透明化,讓“看得見”的食材轉變為“吃得健康”的鮮食理念,對于國內的養寵認知絕對是個重大挑戰。
此外,派特鮮生的低價策略,無疑是它吸引市場注意的一大亮點。9.9元的狗狗肉包、24.9元/500克的鮮食組合以及低至1元的零食單品,讓上海首家店開業就門庭若市。但筆者相信,大部分寵物主不是奔著低價去的,是奔著“新鮮感“去的。
這種低價策略背后不僅代表著市場滲透,也反映了派特鮮生對消費習慣培養的深遠考量:它想用盒馬鮮生復制一遍派特鮮生。
然而,低價并非解決所有問題的鑰匙。鮮食模式對于供應鏈的要求相較傳統寵物食品更加嚴格,冷鏈配送、中央廚房質控、HPP高壓殺菌技術等措施雖然能夠確保產品的新鮮與安全,但也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
從生鮮行業的經驗來看,冷鏈配送的高成本和損耗控制的困難,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未來的棋局:
誰將在寵物食品領域穩占鰲頭?
派特鮮生是一場豪賭。
派特鮮生所面臨的挑戰,正是每一個試圖創新的企業所不得不經歷的陣痛。從生鮮行業的經驗來看,盡管派特鮮生的低價策略和新鮮理念贏得了部分消費者的青睞,但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依然值得深思。
鮮食供應鏈的管理、成本控制以及長期的消費者忠誠度,仍然是派特鮮生必須解決的問題。
過去幾年,盒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品牌曾嘗試引領生鮮革命,但最終能夠活下來的品牌卻寥寥無幾。
生鮮行業的困境同樣也可能出現在寵物鮮食領域。如何避免前人的困境,如何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是派特鮮生能否成功的關鍵。
如果它無法迅速跑通盈利模式,那么這場“鮮食革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但如果它成功了,或許會在未來幾年內,將徹底重塑整個寵物食品行業。那些老牌企業能否坐以待斃呢?
答案,正在被市場書寫。我們不知道行業進程如何變化,而派特鮮生,正站在浪潮之巔,等待時間的檢驗。
查看下圖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