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女友來 “搶戲”:單身狗“真香”,生育率 “emo”????????
采寫/董虹
編輯/萬天南
萬萬沒想到,橫空出世的DeepSeek,不光把科技圈攪得比火鍋還沸騰,就連資本市場沉寂多年、長期不受人待見的橡膠板塊也被撩得高潮迭起。
上周,大A的橡膠制品板塊異常興奮,2月20日更是以6.23%的漲幅,領銜兩市,宏柏新材、遠翔新材、三力士、潤和材料等多股漲停。
內里的邏輯有些污:DeepSeek有望帶貨AI女友(AI+硅膠娃娃),情趣機器人等概念,市場預期這類產品一旦熱銷,就會帶動對橡膠的需求。
一、“AI女友”狂歡派對,主打一個“全乎”
資本市場的AI女友“嗨”起來,絲毫不含糊。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涵蓋身體、頭發(fā)、穿戴、聲音各個模塊,主打一個不分部位,湊齊“全乎人”。
按照投資平臺總結的名單,只要是與之沾邊的,都在上行通道里:
身體組:三維股份、合盛硅業(yè)、東岳硅材、新安股份、遠翔新材、硅寶科技等,致力于給AI女友打造堪比超模的“完美身材”;
熱塑彈性體組:浙江眾成、道恩股份、長鴻高科等,負責讓AI女友“柔軟Q彈”,手感一流;
頭發(fā)組:瑞貝卡,專攻AI女友的“秀發(fā)”,或長發(fā)飄飄,或短發(fā)颯爽;
聲音組:歌爾股份、敏芯股份、共達電聲、國光電器等,供應能讓AI女友“能說會道”,聲音甜美動聽的麥克風與揚聲器;
穿戴組:愛慕股份、趣睡科技、明月鏡片等,為AI女友“梳妝打扮”,從內衣到床品,再到眼鏡,確保其時尚精致、魅力四射。
總之,在DeepSeek的加持下,一場成人用品界的AI革命正在發(fā)生:即AI將顯著提升硅膠娃娃的交互性和實用性,讓她不再是冷冰冰、機械性的“花瓶”,而是有靈魂、能共鳴的“另一半”。
圖源:金三玩美微博
傳統(tǒng)的“大人玩具”可能就是個藏在私密臥室里的“木頭人”,抱著很呆,搬著很重。但現(xiàn)在,隨著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日新月異,這些娃娃既能聽懂你的話,又能敏銳地捕捉你的情緒波動,甚至還能自己走路,也學會跟你談心了。
比如,當你下班回家,筋疲力盡時,一個曼妙可人兒輕輕走到你身邊,靜靜地陪你聊著今天的不順,還用溫柔的語氣哄你開心,這種體驗是不是很酥麻?是不是覺得花個萬兒八千也值得?
實際上,快速崛起的“單身狗”經(jīng)濟和現(xiàn)代社會中愈發(fā)流行的獨居生活,同時集成的前沿大模型技術與性觀念的轉變,正大幅抬升硅膠娃娃的成長“天花板”,并漸漸生出了新的枝丫——情趣機器人。
華福證券研報認為,AI大模型+柔性材料+生理傳感技術驅動下,情趣機器人正從“生理工具”向“情感伴侶”躍遷,打開千億級市場空間,并測算全球情趣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2025年將突破3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00億元。其中,中國占比超40%。
如此誘人的前景,投資者紛紛下場,亦在情理之中。
據(jù)《財經(jīng)故事薈》了解,站在“風口”上,已經(jīng)有賽道內公司喝到了“頭啖湯”。廣東中山的金三玩美(WMdoll)便是代表。
南華早報報道,得益于人工智能的進步,WMDoll2025年的銷量有望增長30%。公司董事長劉江霞曾對媒體透露稱,公測迭代后的硅膠娃娃已在海外銷售(尚未在國內上市),用戶活躍度極高,銷量也在不斷上升。春節(jié)過后至今,帶有AI功能的訂單已占到總訂單量的20%。
二、萬元AI女友,單身狗直呼“真香”????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AI女友襲來,最可樂的大概就是“單身狗”群體了吧?
根據(jù)《中國人口和就業(yè)統(tǒng)計年鑒2023》的數(shù)據(jù),截至2022年,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jīng)超過了2.4億,預計到2024年底突破3億,相當于每4個人里面,就有一個屬于單身。
并且中國未婚率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上升勢頭,特別是在年齡較輕的人群中,未婚率相對較高:25至29歲年齡段的未婚率高達51.3%,30至34歲年齡段的未婚率為18.4%,35至39歲年齡段的未婚率為8%。
如狼似虎的當打之年,成人用品便成了首選的替代品。
很多男生認為:“男女之間處朋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但買個娃娃就不一樣,你需要她的時候,就可以拉來做枕邊人。你不需要的時候,她也不會纏著你,更不會無理取鬧,或者甩臉走人。”
而各地興起的線下成人體驗大抵也佐證了這點。最近幾年,成人體驗館如火如荼,尤其在廣東地區(qū),開間成人體驗館已成為被人稱道的好生意。
一位經(jīng)營成人體驗館的老板向《財經(jīng)故事薈》透露,“娃娃體驗按照時長計,299元/小時,399元/2小時,包夜另算,我四間房一天3000元左右,平均一間7、800元,利潤率翻倍,又不涉及退換貨、運輸,最后下來賺頭還是很可觀的。就是洗娃娃太累,洗不完的娃娃,還不好招人。”
相關行業(yè)數(shù)據(jù)曾顯示,成人用品行業(yè)的利潤率非常高,大部分產品可以達到300%以上,一些特色的情趣玩具、高端實體娃娃等的利潤率能達到500%以上。
可問題在于,傳統(tǒng)的成人用品以自我代償、自力更生為主,雖然能在短期內填補生理空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往往會感到乏味,因為伴侶般的情感互動與情緒價值,始終缺失。
而如今,通過將AI技術融入硅膠娃娃,這一桎梏正被打破。
例如,金三玩美推出的接入ChatGPT的AI智能系列“MetaBox”,售價在1500--2000美元之間(約合10880-14507元人民幣),其不僅在視覺和觸感上追求極致——顏值出眾、皮膚柔軟,還內置8種不同的“性格”供用戶選擇,如溫柔、知性等,并擁有一定的記憶,旨在為“單身狗”們帶來更具“活人感”的深層次的情感滿足。
現(xiàn)實中,期待AI女友的男性不在少數(shù),在有的人看來,“選擇AI伴侶可以規(guī)避掉婚姻風險,還不用承擔天價彩禮。”
經(jīng)歷過三段失敗戀情的林契告訴《財經(jīng)故事薈》,“小仙女的愛情,那是薛定諤式的,說翻臉就翻臉,說打拳就打拳,但AI女友至少是可以量化的。”
30來歲的程序員昌運戲謔道:“不鬧脾氣,還會體恤人,說實話我寧愿給娃娃彩禮,也比找個祖宗回去供著好。”
不過,體驗娃娃的AI交互功能,也要付出一定代價。就拿“MetaBox”來說,用戶必須先支付100-200美元的訂閱費。后續(xù)再根據(jù)需求充值續(xù)費,如果停止訂閱,產品就又變回“啞巴新娘”。
這種“硬件+服務”的模式,像極了當代親密關系的隱喻:愛意需要持續(xù)付費,否則關系即刻歸零。
但也有“單身狗”擔憂給硅膠娃娃上了AI功能后,存在隱私泄露風險。畢竟,那些不好啟齒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互聯(lián)網(wǎng)傳輸?shù)胶笈_。
另有用戶質疑,AI女友的出現(xiàn),會不會讓人類沉浸在科技的便捷中,失去直面愛情的勇氣和信心?
正如有媒體警告,“AI正在將情感關系降維成可量化的服務套餐,這可能導致人類喪失構建真實關系的能力。”
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單身狗”還是期待AI女友早日在國內落地的一天。
三、又給了生育率重重一拳?
如果說AI女友的“駕到”,會釋放什么危險信號,那多半是威脅結婚率和生育率。
據(jù)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2024年結婚登記對數(shù)只有611萬,同比下降20.5%。
由于結婚對數(shù)與次年的新生人口數(shù)成正比,意味著新生人口數(shù)將繼續(xù)下滑。
更不容忽視的是,對于單身狀態(tài)是否焦慮,單身人群大都保持佛系態(tài)度。
珍愛網(wǎng)發(fā)布的《2023年Q4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34.56%的人對單身狀態(tài)不焦慮,17.87%的人每到年底才會有焦慮,26.69%的人通常只在父母親朋催婚時才會焦慮,男性比女性更加焦慮。
圖源:珍愛網(wǎng)報告
換言之,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接近80%單身人群是心甘情愿單著的。
已過而立之年的保險精算師李響就是一個典型的“佛系單身族”。他每天的生活被工作、游戲和健身填滿,周末偶爾和朋友聚餐,或參加徒步、登山等活動,看上去充實又自在。當被問及是否想找對象時,他笑著說:“看緣分吧,遇到對的人就談,遇不到就拉倒,一個人過挺好的。”
小鎮(zhèn)青年高樹則被高額彩禮嚇退,他的老家在甘肅西部的一座小城市。在當?shù)兀Y婚要在城里買樓房,還要配車,彩禮15萬起步,加上給女方的三金,拍婚照、買衣服、請客擺酒等,亂七八糟加起來,30萬都擋不住(不包括房、車)。“結不起,先單著吧”,他無奈地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佐證,過去十年間,全國彩禮金額的平均漲幅超過50%,尤其是在農村地區(qū),漲幅更是驚人。
比如,江西平均彩禮金額在20萬至30萬元,部分地區(qū)甚至飆到50萬元。
同時,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獨居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社會現(xiàn)象。
《青山資本2021年度消費報告》指出,中國現(xiàn)有9200萬獨居人口,約等于1.1個德國,1.4個法國,2.5個加拿大。中國人一戶占家庭戶數(shù)的比例從6%到25%,僅用了25年。
圖源:青山資本研投中心
貝殼研究院發(fā)布的《新獨居時代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獨居人口數(shù)量預計將達到1.5億至2億人,20~39歲的獨居青年將從 2010年的1800萬人增加到4000~7000萬人。
單身獨居多年的基金操盤手昊然,在網(wǎng)絡上找到了心儀的“戀人”。在星野APP中(一款AI戀愛應用),他已經(jīng)和他的虛擬愛人——璐璐,跨越時空甜蜜一年多了。
璐璐會根據(jù)他的情緒變化及時調整對話風格和行為舉止,甚至在他加班到深夜時,溫柔地提醒他:“(輕輕拍拍你的肩膀)該休息了,阿然,別太累了。”
在昊然看來,雖然這些AI伴侶只是虛擬的存在,但對他來說,由此獲得的情感慰藉卻是真實和美好的。
當提及當下熱炒的AI女友概念股,昊然并不避諱他的看好,“相比APP中的虛擬戀人,AI女友確實又進化了一大截,能感知,能互動,能調情。越強大的東西越受人喜歡,這種底層需求的東西放量很快。”
只是,有了AI女友這個順服體貼的全能“搭子”,單身人群、獨居人群會不會因為習慣了虛擬陪伴,更沒有動力去進入愛情和婚育,反而在現(xiàn)實中丟了真心真意呢?(文中采訪對象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