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極越爆了!壞消息:是暴雷了。
極越終于迎來了流量最大的一刻。12月12日上午,極越CEO夏一平被上百名員工圍堵在極越汽車總部,員工們情緒激動地討要薪水和社保,有人擔心CEO拿錢跑路,大聲喊:“把護照留下來!”“把你的存款拿出來給我們交社保。”
背景墻上,“中國智能汽車史上,必將擁有每個極越人的名字”顯得格外幽默。
要不是鬧上熱搜,很多人甚至沒聽過極越這個品牌,上一次有點印象,還是極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朋友圈大罵小米雷軍。
其中甚至用上了歷史課本中“傾銷”的字眼,將雷軍定性成“最惡劣的商人本質”。
看得出來,極越那個時候就已經“急不擇言”了,前段時間夏一平還在說極越已經進入平穩發展期,直到現在裝不下去,爆了。
網上不乏剛入職極越的,以及剛提極越車的,這一刻,大家同時感受到了后悔——我當初怎么就看上了極越?
誰的鍋?
極越閃崩得太突然。
就在9月份的極越07發布會上,夏一平邀請了百度李彥宏、蔚來李斌和寧德時代曾毓群給極越站臺,吉利李書福則通過視頻表達了支持。彼時有新車型,有大佬背書,很多人相信極越能夠后來居上。
直到12月初有網友爆料,極越開啟大規模裁員,老員工不續簽,且在年前裁員40%。結果極越前腳辟謠,后腳就變臉,原以為是“創業2.0”,沒想到是原地解散。
除了員工等受害者,供應商也在向極越討債。12月11日,自媒體“Tech星球”在微博上公開發布催款函,向極越汽車追討36萬元逾期費用。12日,浙江星塘文化傳媒公開發函,向極越追討3700萬元抖音直播廣告投放墊款。
這一切,不知夏一平是否早就心知肚明?
虎嗅報道稱,夏一平近期曾多次在公司內部表示,百度是公司大股東,會給予公司支持,他還曾在上個月底前往百度尋求資金支持。
但“救命錢”沒有等到,原因被夏一平歸結到百度反悔投資了。
財新報道稱,百度在今年本有30億元的投資計劃,但在10月份盡調后發現極越瞞了70億元的財務窟窿,于是決定不再投入。
有員工、供應商在社交媒體上爆料,極越CEO夏一平將家屬移民海外、涉嫌貪腐問題、利用供應鏈謀私利,整個管理團隊花錢太快等傳言。
那么極越的錢到哪里去了?
錢不夠花,歸根結底是由于銷量慘淡,缺乏造血能力。
極越當前有兩款車,停款在售的極越01和9月份上市的中大型車極越07,二者前11個月累計交付超1.4萬輛,這近乎墊底的成績,趕不上一些新勢力公司一個月的銷量。
極越11月份交付量達到2485輛,也僅僅是好轉而已,同為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極氪當月交付量達到2.7萬輛,大幅甩開極越,頭部的理想更是交付4.9萬輛。
對交付量低的問題,夏一平之前認為是因為營銷沒做好,從今年1月起,夏一平親自帶隊營銷。極越07上市后,他先做了18小時的續航直播測試,后進行2000公里的24小時智駕直播。
這一點也被極越員工質疑:“年初不應該接管銷售體系,效仿小米雷軍直播賣車,而是應該找錢讓公司活下來。”
但夏一平也滿腹委屈:“公司最艱難的時候,沒人承擔,兩個股東(百度和吉利)都沒站出來。”
夏一平向人們強調,他是極越的天使投資人也是CEO,但解散多個部門的決定不是他個人做的。“我是小股東,這家公司80%的投票權在百度,業務上我有決策權,但是在公司的走向上,我沒有決策權。”
于是問題來了,一家公司淪落至此,將鍋都扣到夏一平身上是否不妥——百度和吉利去哪了?
誰來拯救?
表面上看,極越算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品牌,但風光也只停留在了表面。
極越汽車在2021年初成立時名字還是集度,百度作為合作的主導方持股55%,吉利作為戰略合作方持股45%。
當時百度熱情極高,提出了“汽車機器人”的概念,李彥宏也多次親自站臺推廣。去年由于造車資質等問題,百度退居幕后,吉利掌握了極越汽車65%股份,集度更名為極越。
如果發展順利,極越就是背靠軟、硬件兩大巨頭的天之驕子,但人們永遠想不到,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到來。
如今極越面臨大潰敗,兩大巨頭會出手拯救嗎?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大家發現,百度不愿繼續投錢,吉利也不愿意接盤,含著金湯匙的極越,一下子成了野孩子。
對于百度來說,極越雖是個大窟窿,但也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百度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為智能駕駛技術供應商的角色:“百度從2013年開始做自動駕駛研究,技術很多都非常前沿,去求著人家說你要這個吧,得到的反饋通常是等別人先試一試。不造車,很難把我們的技術推向市場。”
《晚點Auto》引用百度人士稱,百度原先合作的客戶車企東風、比亞迪陸續被華為、Momenta 等公司撬走,曾重點扶持的標桿車企威馬 2023 年底瀕臨破產。因此,對于迫切希望將智駕規模落地的百度來說,最好的選擇依然是支持極越。
事實也確實如此。《一點財經》曾數次參與百度邀請的試乘活動,體驗過威馬W6、極狐、紅旗等搭載百度智能駕駛的車型。在具有清晰交通標志的固定路線上繞圈行駛時,偶爾會出現判斷失誤、莫名急剎的情況。
百度相關負責人解釋稱,并非所有車廠愿意將底層代碼共享,這對百度為合作車輛進行深度賦能造成了阻礙。
另外,夏一平聲稱,百度擁有極越董事會80%的投票權(對此表述的理解,需要參考百度與吉利可能達成的內部協議)。并且,極越本來等待的就是百度方面追加投資,可見,百度并沒有完全“棄養”極越,而是在造車資質遇阻后,將主導權讓渡給了吉利,自身在智能駕駛方面繼續賦能。
不過,網傳的70億元財務窟窿,如何填補是個問題。在今年4月一次直播活動中,李彥宏在和夏一平共同宣布一項優惠政策時,開玩笑得說了一句:“別給我虧太多錢啊。”
如今在百度投入88億之后,卻得到銷量低迷,業績大虧的答卷,極越的結局走向何處,百度的態度是關鍵。
對于吉利來說,“養子”沒有“嫡子”親。
吉利汽車旗下子品牌眾多,極氪、領克、銀河、幾何、極星、路特斯、smart等品牌,在車型、能源形式、高低端市場等方面覆蓋較廣。如果極越沒能對吉利汽車旗下板塊進行有效補充,那么吉利對其不會繼續抱有過高的期望。
而且,前不久吉利才剛發布《臺州宣言》,將自家的極氪和領克整合了,主要目的就是減少各品牌的“打架”與消耗,提高運營效率,集中力量辦大事。
吉利顯然已經醒悟,多生兒子不一定好打架,大概率會導致左右互搏,不如專注扶持爭氣的“兒子”。極越這一折騰數年,倒欠一屁股債的“干兒子”,屬實沒有繼續投入過多資源的必要。
這次事件可以看出,極越背后雖有兩個話事人,但當遇到分歧,難以高效解決,這一點雷軍在造車初始就避雷了。
小米汽車的崛起,不僅有破釜沉舟般的大手筆投入進行支撐,還將話語權牢牢掌握在小米自己手中。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在12月12日有感而發:“車業務作為小米生態的關鍵一環,必須全部在小米體系內”“雷總宣布投入100億美元(約700億元人民幣)來投入汽車業務。”
極越不是小米,今后走投無路還是柳暗花明,要看百度和吉利之間如何協商與博弈。
結語:淘汰賽還在繼續
今年顯然是車企淘汰賽加劇的一年。
在汽車行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點,造車新勢力們面臨的競爭壓力愈加強烈,行業洗牌加速。關于誰是“下一個威馬”,候選名單還在增加。
蔚來創始人李斌此前斷言:“智能電動汽車產業資格賽最激烈最殘酷的階段已經來臨,兩三年后只有少數優秀企業能生存下來。”
哪吒汽車10月、11月連續兩個月沒有公布銷量情況,伴隨而來的是裁員降薪、供應商起訴、CEO張勇離任等各種負面新聞,如今極越陷入同樣困難的境地。還有博主透露,已經有新勢力品牌用庫存新車抵賬了,行業形勢嚴峻。
諷刺的是,無論是此前的哪吒汽車張勇,還是如今的極越夏一平,不約而同地認為自身銷量不振都是營銷不力惹的禍,并且對雷軍帶火的企業家IP策略嗤之以鼻,卻絲毫看不到小米汽車在用戶需求上的洞察與投入。
張勇在還未推出哪吒L這樣的家用SUV車型,企業還未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時,就要將資源投入到冷門車型轎跑哪吒GT中去;夏一平在自家車輛擁有不錯的外觀設計和智能化水平的同時,堅持按鈕門把手、半幅方向盤、按鍵轉向燈、屏幕換擋等“反人類設計”,無視用戶反對的意見。
10月16日,夏一平還在接受采訪時口出狂言:“如果比拼綜合智能化,極越在行業內敢稱第一,比華為和特斯拉更厲害。”
這或許就是一種傲慢與偏執,但市場毫不留情,等錯過喘息機會,只能悔之晚矣。
就像小鵬汽車在銷量萎靡的時候推出小鵬MONA M03,以“極致性價比+智能化”精準切中了用戶需求,逆勢打了一場翻身仗。
對于極越來說,降本增效尋求救援是當務之急,更長遠來看,推出一款備受市場認可的車型,更是自救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