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給其他玩家的想象力不多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從比亞迪到華為,中間隔著“蔚小理”新勢力代表,小米的這條致敬路徑,儼然是一條智能汽車的進化之路。在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前夜,雷軍在五個城市包下電子大屏,以汽車工業新人的姿態,分別向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華為等國內新能源汽車先行者致敬。?
與其說是致敬,不如說是傳承,小米的野心,是想“開宗立派”,成為智能汽車、乃至世界汽車行業的先行者。“當下,汽車工業全新使命,就是打造移動智能空間,這就是小米造車的出發點”,這意味著小米需要從設計到生產,從硬件到軟件,必須給市場帶來顛覆性的“新東西”才能在下半場站穩腳跟。?
12月28日,3個小時的汽車技術發布會,讓世人看到了小米在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五大智能汽車核心技術方面的先進技術表現,造車的實力毋容置疑。?
小米汽車的發布,也完成了“人車家全生態”的關鍵閉環。小米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臺,而不久前發布的小米澎湃OS,被譽為“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全面打通“人”、“車”、“家”場景,實現硬件設備無縫連接,實時協同,帶動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創以人為中心,主動服務于人的超級智能生態。?
至此,不難發現,作為科技大廠的小米,最大的倚仗是,以先進的認知、先進的軟硬件融合能力和先進的統一系統、生態,貫穿全棧技術與全場景體驗。“科技x 生態”,是小米獨特的路徑,只有最先進的科技和最完整的生態,才能做到真正的“移動智能空間”。?
硬核技術自研,造車的入場券
汽車行業從商業化第一天開始,其實就是一場圍繞效率展開的游戲。?
當上世紀初汽車還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時,福特率先開啟的制造革命讓汽車慢慢進入普通人的世界。他將汽車制造分拆為若干環節,將工人固定在每個環節上,從而有序制造。流水線似的工作流程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時,也迅速提升了產量。在流水線引發的效率革命下,福特T型車以性價比價格、更高的產量,迅速搶占市場。?
效率革命沒有終點。上世紀中后期,日本豐田把“精益生產方式”引入了汽車工業,取消沒有提升價值的工作,將零部件庫存減少到最低,以此應對市場的不斷變化,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從而引發了汽車行業的第二次效率革命。靠著這次效率革命的紅利,名不見經傳的豐田躍升至全球主流車企。?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效率革命發生在上個十年,而大眾將模塊化平臺帶到了汽車制造中,模塊化能在制造環節中減少90%的零部件裝配數量,并能完成快速迭代和新車型開發,如今大部分車企都陸續實現了模塊化管理。?
在汽車工業進入到新能源時代時,燃油車的生產方式已經顯得效率低下與陳舊。特斯拉與小米所掀起的新一輪效率革命,表明新車企沒有歷史負擔,能夠更從容地接納與創新。這次效率革命的代表,便是一體化壓鑄技術。?
特斯拉在Model Y將全新一體化壓鑄技術量產,讓汽車工業進入到第四次效率變革后的新階段,而小米汽車SU7在改良更新一體化壓鑄技術的同時,還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自研大壓鑄設備集群和壓鑄材料的廠商。?
一體化壓鑄技術可以通過壓鑄工藝將金屬零部件集成在一起,減少傳統鑄造工藝中的材料浪費,還能實現零部件之間的減重目的。在汽車輕量化和效率提升成為當前汽車工業中的大勢所趨時,一體化壓鑄技術能在降本、提效、縮短生產周期并提升產量與質量等方面有很大優勢,盡管特斯拉尚未解決生產設備成本高、自動化性能不穩定等痛點。?
小米汽車通過自主研發“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集群”,解決了目前在該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小米汽車工廠9100噸的鎖模力強于特斯拉現有工廠。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光子星球,大概6000噸鎖模力只能做一個A級車,B級車的厚底板水平,9100噸可以做C級車,未來可以做D級車與MPV等。特斯拉9000頓鎖模力的德州工廠生產Cybertruck。?
并且小米汽車的單個大壓鑄集群設備占地面積相當于兩個籃球場,自研壓鑄島全套流水線,包含60個設備能精密控制433個工藝參數,并可以通過視覺大模型對壓鑄工藝質量進行判斷。“目前行業里還沒一個公司能把這個壓力集群的所有設備,都給你做個一攬子交互。”?
針對特斯拉在一體化壓鑄安全性和維修成本方面的短板,小米推出了自研的小米泰坦合金,以解決兩個技術痛點。雷軍在發布會上說,這是小米借助AI能力,在1016萬種配方中,遴選出兼顧強度、韌性和穩定性的最優合金配方,如此一來,在小米汽車身上,小米泰坦合金帶來的結構安全性可以成為打消人們對一體化壓鑄技術顧慮的最優解。?
大壓鑄是雷軍在發布會上著重介紹的一個部分,也可以視為小米智能制造的一場“成人禮”。一位業內人士提到,小米之前布局了手機的“黑燈工廠”,這次給汽車設置了一個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工廠,全行業里面能同時擁有兩類工廠的品牌絕無僅有。?
“小米汽車從一出生就是自有工廠,從這個手筆你也能看到雷軍的決心與雄心。”?
“性能之車,一定是款好車”
當雷軍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小米SU7 MAX的零百加速2.78s時,代表電動汽車性能極限的保時捷Taycan Turbo和特斯拉Model S失去了領跑權。?
“好車不一定是性能之車,但性能之車,一定是一款好車”?
性能優先是小米汽車對未來產品規劃的主要方向,無論是雷軍在進行技術講解和產品參數分析時,還是小米汽車首席設計師李田原在介紹小米SU7設計理念時,都是將極致的性能作為第一考量因素。?
在目前國內新能源車企都在卷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硬件堆料時,小米汽車沒有隨波逐流,反而清晰認準了小米汽車能夠通過小米強大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的良好前景,并一以貫之。?
極致的性能需要強大的電機驅動,小米汽車搭載的兩款電機V6和V6s,能達到21000轉,V8s能達到27200轉,峰值扭矩可以達到635牛米,效率為98.11%。作為傳統燃油車的性能代表,V6和V8發動機在追求極致動力的用戶心中有著神圣的地位,這也是雷軍為什么將兩款電機命名為V6和V8的原因所在。?
據一位小米汽車人士透露,V6與V6S代表著小米因循行業通行的解決方案,而V8則是跳出現有材料,完全自研。?
此外,雷軍還展示了正在研發階段中的小米下一代超級電機,成功實現了35000轉的最高轉速,良品率更高、預緊力更好,比特斯拉的電機強大很多。盡管這款電機量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從數據可以直觀感受到小米汽車對性能調教源源不斷地投入與深耕其中的決心。?
而作為支撐電動汽車性能表現的前提,動力電池因占據整車成本第一,而尤為重要。小米汽車自研的CTB一體化電池技術集成效率達到77.8%,是目前全球最高體積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廠商通過引入多個電池供應商以確保不受制于人時,小米則提供了兼容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開放性方案。?
CTB一體化電池包是將電池包和汽車底盤融為一體,能有效降低底盤的厚度并提升底盤的結構強度,小米稱CTB一體化電池包能實現電池包+底板只有120mm的厚度,這就能夠讓車內空間更大,駕乘體驗更加舒適。?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CTB增加了電芯排列的空間,據了解小米SU7只采用了最保守的871V電池方案,理論上可以增加到1260多公里續航。?
“小米立志做電動車冬季續航之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小米的高效雙模熱泵技術成為亮點,電池在最佳溫度下才能保證續航的穩定和長久。小米電池高效雙模熱泵技術可以在極低溫環境下,將整車多余的熱量供給電池和座艙,同時保證電池溫度在最佳范圍內和車內空間的適宜溫度。?
通過電機和動力電池兩方面在現有技術下的優化和高質量表現,小米SU7的性能將扮演著市場“開瓶器”的作用。?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雷軍在演講中提到,小米汽車花了三年造車,確實有點慢。入場雖晚,但讓小米有充足時間和經驗,去尋求更底層的技術突破。諸多細節都可以看到,如果沒有從底層的自研,絕無可能有如下突破:為了更高轉速,與首鋼聯合研發高強度材料;為了安全,首創倒置電芯技術;電池隔離防護層采用了宇航服上使用的氣凝膠而非業內普遍采用的泡沫膠等等。?
小米澎湃OS跨越“車機”
小米澎湃OS是小米汽車嵌入小米生態的基座,也是小米汽車的獨特基因。?
小米造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其十多年前切入手機賽道的場景。與當年不同,如今小米汽車除了有自建工廠與全棧自研的技術加持之外,還有一整個完整、成熟的軟硬件生態。?
本次發布會的主題“跨越”,代表的不僅是小米以智能手機廠商的身份跨界造車,更在于小米智能生態所賦予的獨特路徑。?
汽車是典型的離散制造行業,不同零部件的組裝加工催生了大量信息數據,以至于車企不得不在“一域一套系統”的供應鏈狀態下,通過唯一的VIN(車輛識別號碼)來跟蹤其生產歷史,完成最后的“拼合”。?
傳統車企在高度碎片化的生產模式下,整車各域大多采用第三方解決方案,例如博世供應剎車,那么剎車使用博世系統;麥格納提供車機,那么車機系統采用了麥格納,留給車企自主發揮的空間異常有限。?
一位車企工程師告訴光子星球,以前造車類似于聯合國,大家說不一樣的語言,坐在一塊通過即時翻譯器溝通,效率相對較低。小米澎湃OS則讓大家使用同文,這樣免去了過去的問題。?
小米基于操作系統的全棧自研布局,在合作基礎上主導研發、把控生產,讓零部件各域實現了系統上的統一。而新的生產方式,為小米澎湃OS“上車”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
車機互聯方面,盡管當下有蔚來、華為、魅族等互聯路徑,但本質上還需借助手機作為信息流轉的樞紐,車機局限于手機與屏幕的聯動。?
相比之下,小米的Xiaomi Hyper Connect為車機互聯提供了更多可能。?
首先,小米手機或智能家居用戶登錄后不會有陌生感,小米澎湃OS系統的圖標、字體、動效都與目前手機端一摸一樣。操作以拖拽為主,比如APP可以任意拖拽,適應改變大小,跟手機的交互是基本是一樣的。?
用戶可以通過任意終端設備調用其他智能硬件的功能,也可以將中控不支持的應用自手機Pin到車上,讓互聯從手機投屏延展到平板娛樂、戶外投影乃至其他智能家居。另一方面,澎湃OS還支持同一賬號下的小米生態內設備無感連接,無需再次適配。?
標準化接口的加入將小米汽車打造成一個開放的“樂高式”基座,大量開放式的可插入零部件可以極大豐富車內空間和體驗。如自車載CarPlay與iPad專屬配件應用來看,小米澎湃OS的可拓展性,使得用戶可以自主擴展其他智能設備,例如米家香薰、鍵盤,乃至后座兩個獨立的Pad插槽。?
此外,雷軍在發布會上展示的兒童安全座椅,便是其與小海豚合作推出的延展硬件。通過中控屏四周預留的Pin點、椅背磁吸支架與儲物箱等延展空間,第三方硬件可以通過小米CarIoT接口協議順暢融入“人家車”之中。?
小米澎湃OS為小米汽車帶來的生態擴展性,是其“移動智能空間”的一個典型特征。?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這種“樂高式”基座,為多端分布式存儲,乃至計算提供了可能。“手機有一個小功能,就是可以把手機應用PIN到車機上,PIN完后車的屏幕就變成一個顯示屏,你可以通過語音看電視,然后通過我的手機應用來提供一些命令要求和算力要求,所以車的主屏就變了無限應用可能性。”?
據了解,目前系統可以pin大概1000多個米家相關設備。?
至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何造車讓小米“人車家全生態”完成閉環。唯有造車,才能為既往產品線中的“人”和“家”兩部分補上連接環節,真正實現技術上的大融合,讓內容、應用、交互在全生態內深度流轉。?
智能駕駛,“2024年進入第一梯隊”
智能駕駛,智能汽車的必爭之地。被華為、小鵬、特斯拉等一線選手持續提速的智駕之爭,顯然是小米造車面臨的一項大考。如何依靠既有技術與平臺來盡可能縮小甚至消磨“后發者代差”,對小米造車的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
自發布會上看,面向雷軍提出的“2024年進入第一梯隊,智能駕駛覆蓋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智駕自研目標,小米在智駕方面所呈現出的是已BEV(自適應變焦)與網格超分為主的底層算法,輔以雷達補盲的基礎路徑。?
其中BEV變焦是小米早在去年816發布會上便已提出的技術,主要通過類似于“鳥瞰”的形式來動態放大環境并網格化,其最小感知范圍達5厘米。而網格超分則是一種超分辨率的矢量算法,在BEV將車周環境網格化、放大化后保障識別精度。?
我們不難自前者中看出近兩年移動影像技術在變焦方面的演變痕跡,后者早在手機廠商通過運行《原神》來展現硬件性能的“花活兒環節”中有所呈現。不得不承認,科技大廠跨界造車亦存在一定技術優勢。?
況且相比底層算法,大模型相對更能體現大廠的科技力。?
與多數玩家的高精地圖路線不同,小米在輔助駕駛方面以自研道路大模型為答卷。據了解,小米方面收集了大量復雜路況信息訓練該模型,可實時生成道路拓撲。這既承襲了小米早些時候提出的大模型戰略,也一定程度上規避高精地圖路線可能遭遇的道路變化、駕駛隱私數據采集等問題。?
總體來看,小米“只發技術,不發產品”的發布會在車輛性能、智能空間與智駕三個維度均給出了頗具誠意的答卷。尤為可貴的是,即使是在新能源車智能化持續演進的時代背景下,小米仍堅持將車輛性能作為發布會重點內容,其深入行業的決心可見一二。?
“從底層核心技術做好,認認真真做一輛好車,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為中國汽車工業全面崛起而奮斗。”?
有業內人士分析,曾經的理想就像第一次進入手機行業的小米一樣是“一條鯰魚”,挑戰與圍獵并存是常態,而今小米造車也是如此。?
可以預見的是,在汽車產業步入“第二個百年”時,小米正在成為新一代推動者,率先在全球走出一條“科技大廠、生態造車”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