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文燁豪
編輯?| 王 潘
面對灰熊的做空指控,商湯科技在11月28日與12月5日,兩度給出了回應。
商湯在回應里指出,灰熊的報告是基于過時信息和誤解拼湊而成,包括大量無根據的推測及誤導性結論與詮釋,缺乏對商湯業務深刻的理解。
縱觀商湯科技最近一年的動向,業務層面的轉型升級,到順應AIGC浪潮,先后推出商量、秒畫等生成式AI產品,商湯始終吸引著科技語境的目光。但也因此,在國內大模型賽道如火如荼之時,動作頻頻的商湯,遭到了灰熊的覬覦。
只是,隨著商湯方面相關數據、事實的不斷披露,屢屢狙擊中國企業的灰熊,似乎在商湯身上又一次翻了車。
灰熊做空三板斧:曲解、誤導、揚短避長
近日,商湯在第二份回應公告中,針對灰熊提出的多項質疑給出了具體回應。
此前,灰熊曾以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商湯”)與江蘇精儀達科技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以及新澤爾公司蘇彩通等與四川長虹佳華信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虹佳華”)買賣合同糾紛,指控商湯通過收入循環的方式來偽造收入。
對此,商湯回應稱,北京商湯作為原告的案件,是由商湯子公司向其供應商提出的申索。商湯并未就與案中被告所簽訂的供應合約直接相關的產品確認任何收入。
目前,該案件已由法院移交公安主管部門進一步調查可能針對商湯的潛在犯罪活動,相關法院并未對有關事實作出裁定。
而以長虹佳華作為原告的案件,則是由商湯客戶及獨立第三方長虹佳華就買賣合約下的未付款項向其(指長虹佳華)客戶提出的申索。
灰熊報告中引述的與該案件相關的內容,是未獲法院采納的被告抗辯意見,而法院已裁定被告敗訴。
基于此,商湯認為,灰熊做空報告中基于前述案件的推測并無根據。
面對隱瞞關聯方的質疑,商湯在公告中強調,商湯已全面遵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有關關聯交易的適用披露規定,且從未與該報告中所列“未披露本公司關聯方”的公司進行任何須予以披露的交易。
此外,針對商湯大股東出售股份傳聞,商湯回應稱,公司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湯曉鷗自公司上市以來并未出售其實益持有的公司股份,此前已發布澄清公告,并承諾自2022年12月30日起兩年內不會減持。
據商湯此前公告披露,灰熊質疑的“湯曉鷗減持”,實際是湯曉鷗將其代持的所有B類股份分配給有限合伙人,未收取任何對價,并不是獲得實際收益的售股行為。
細究之,灰熊的做空報告里,包含著諸多無根據的推測及誤導性結論。而灰熊的“三板斧”——曲解、誤導、揚短避長,亦在這次對商湯的做空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例如,灰熊在針對商湯的做空報告里,還引用和堆積了大量來自匿名平臺的員工吐槽,試圖營造出千夫所指的企業形象。而在針對拼多多的做空報告里,灰熊甚至直接將雪球用戶的觀點作為做空依據。
由于匿名評論的來源和真實性往往難以追溯,它們可能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以匿名評論來作為指控的依據,顯然缺乏必要的嚴謹性和準確性。
灰熊在挑選匿名評論時的做法也頗有深意,只挑選對企業不利的聲音,有意構建不利輿論環境,通過揚短避長實現做空目的。這個邏輯,亦體現在對于企業的財報解讀上。
在做空商湯的報告中,灰熊質疑商湯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收入下降。而商湯在2023年半年報中,早已對這一變化做出解釋。
目前,商湯正持續推進智慧城市業務的戰略性轉型,聚焦精品項目,優化現金流。基于此,國內一二線城市智慧城市分部收入占比從去年同期的34%上升到64%。
而智慧商業板塊,商湯財報顯示,基于大模型賦能,商湯深入能源、金融、傳媒、工業制造等垂直行業,實現營收同比增長50.2%,單客戶營收同比增長59.9%。
篤信“三板斧”的灰熊,未能全面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戰略,與企業實際發展狀況相脫節,由此產出的這份報告,建立在對數據、業務模式、市場環境誤解之上,顯然站不住腳。而這,亦非灰熊的第一次翻車。
“偏愛”中國的灰熊
在金融語境里,灰熊的名字,不僅代表著做空機構的身份,亦常常和國內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顯露出其幾近執著的做空策略:頻繁狙擊中國企業。
截至2023年11月28日的統計,灰熊的32份做空報告里,有14篇瞄準了中概股企業,涉及拼多多、商湯、中通快遞、蔚來汽車等國內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多次狙擊中國企業的灰熊,亦習慣性地將陰謀論作為武器,將普通的商業行為與政治陰謀聯系起來。
比如,灰熊在針對商湯的做空報告里,以商湯被美國政府列入禁投名單為由唱衰公司發展前景;而這類敘述,同樣出現在其對拼多多的做空中。
在這份報告里,灰熊將拼多多旗下的TEMU描繪成間諜軟件,聲稱其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在國際舞臺上故意制造誤導和恐慌;而在對蔚來汽車的做空報告中,灰熊更是將蔚來描述成套利工具,并極力影射和暗示這與政府相關。而上述指控最終都被證明為毫無依據的謊言。
顯然,這種建立在主觀臆測和片面解讀上,將正常的商業活動與政治動機混淆的說法,不僅是對企業本質的誤讀,更是對全球投資者理性判斷的挑戰。
結合灰熊前述“三板斧”,其對于中國企業的“特殊偏愛”,實際上屢屢“翻車”。——很多被灰熊做空的企業,后來都活得不錯甚至越來越好。
在美國散戶投資者的聚集地WallstreetBets論壇上,有人精心分析了灰熊發布做空報告前后相關公司股價的波動。根據這些觀察,灰熊公布做空報告后,受影響公司的股價在隨后的一周內通常僅下跌1至3美元。有趣的是,部分公司解除空頭壓力后的3至6個月時間里,股價反倒實現了15至20美元的上升。
以拼多多為例,灰熊做空拼多多當日,其股價下跌不到5%,且此后便開啟了一輪反彈行情。近期,拼多多市值更是超越了昔日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成為了電商領域的一顆耀眼新星。這無疑是對灰熊做空邏輯的最有力反駁。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教授胡明霞曾指出:類似灰熊的做空機構經常會針對處于快速增長時期的企業,用一些看似專業數據誤導缺乏經驗或缺乏財務知識的投資者,利用做空報告當日的股價變化進行單日交易來牟利。
行業語境里,灰熊等做空機構風評一直不佳——由于做空報告往往基于片面甚至錯誤的信息,不僅未能對被狙擊公司的股價造成持續影響,反而使得灰熊自身背負了諸多官司,身處輿論洼地。
總而言之,灰熊的屢次“翻車”,揭示了其對中國市場的誤解和短視;那些被做空,而后自證清白的玩家們,則從側面展現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日益增強的實力和韌性。面對做空指控,當下的商湯亦需證明自己。
商湯需要證明自己
在這個飛速變化、充斥著不確定的時代,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信譽,也顯得格外脆弱。一絲不經意的風波,一場背離事實、莫須有的指控,都可能對企業聲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
這種損害往往不局限于被指控的企業,亦會在企業所屬行業內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投資者和市場對相關領域的整體前景產生疑慮。
在此背景下,“偏愛”中國企業的灰熊,其做空時機尤為值得關注:當中國的新能源行業如日中天之際,灰熊選擇了做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蔚來;同樣,當AI大模型賽道爆發之際,灰熊又將矛頭對準了頭部AI公司商湯——其醉翁之意顯而易見。
對商湯而言,如何在不實指控的陰影中站穩腳跟,證明自己的價值,成為了當務之急。
在AI行業,技術迭代和產品研發的能力是衡量一家企業實力的根本,而在大模型時代,大模型相關能力,自然成為了AI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在此方面,商湯作為老牌AI玩家,具備一定的優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AI 大模型市場研究報告(2023)》,商湯在產品技術、戰略愿景、生態開放構建等綜合競爭力國內第一。
此外,近期新華社研究院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體驗報告3.0》報告里,商湯商量SenseChat亦在定量實測的情商維度上,位居全部10款大模型第一。
商湯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生成式AI相關收入實現了670.4%的增長,對集團業務的貢獻驟增至20.3%。顯然,AIGC浪潮已然成為了以商湯為代表的AI企業,新的“飛輪”所在。
不得不說的是,縱使商湯現階段在大模型領域積攢了豐厚的技術實力,但隨著大模型賽道競爭逐漸步入中場,如何在各巨頭不斷內卷之下,將技術力更好地轉化為商業層面的落地與持續變現,將成為商湯下一階段需重點思考的議題——這不僅是對于灰熊做空的回應,更是對內的自我挑戰。
在更寬廣的視野中,審視國外做空機構對中國企業的反復做空,這些行為雖對被做空企業構成了階段性考驗,但同樣也鋪就了一條路,使真正的優質企業有機會在全球資本市場里證明其韌性與實力。
因此,拼多多、商湯等企業面對偏見和誤解的有力回應,并不只是單純的證明自己,更是中國企業、行業在全球競爭中愈戰愈強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