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訊社
撰文:李怡然
11月22日晚間,重慶銀行發布公告稱,副行長周國華因工作調動向董事會提請辭職。
據觀察,今年以來,重慶銀行(601963.SH、01963.HK)作為西部首家“A+H”上市城商行,也是“換將”動作頻頻,董、監、高迎來較大變動。
從重慶銀行10月28日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報,《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重慶銀行第三季度經營業績營收凈利“雙降”,不良指標較半年報中有抬頭趨勢,近期還收到了一張百萬罰單。
董、監、高迎大變動
重慶銀行今年8月4日公告顯示,自2013年任職董事長、行長10余年的冉海陵提交的辭任函,冉海陵因到齡退休,向董事會提請辭去執行董事、行長及董事會信息科技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戰略與創新委員會委員、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職務,辭任自8月2日生效。
同日還發布了,建議委任執行董事及行長相關公告,公告顯示,重慶銀行于8月3日審議通過了,建議委任高嵩為該行執行董事及行長。
公告中簡歷顯示,高嵩,44歲,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于2001年7月和2005年1月分別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和法律碩士學位。此外,高嵩還是高級經濟師、政工師,公司律師。
雖然這位新行長十分年輕,但工作經驗卻很豐富,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在任職行長前,高嵩曾擔任重慶銀行黨委副書記。
在交通銀行時,高嵩歷任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沙坪壩支行儲蓄、會計、業務銷售科信貸員,重慶分行風險管理處科員、資產保全部資產保全員、法律合規部法律合規管理崗、重慶分行新牌坊支行副行長。之后,高嵩加入重慶農商行,擔任重慶農商行資產保全部副總經理、渠道管理部總經理、長壽支行黨委書記、主要負責人、行長、重慶農商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重慶農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掛職任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副局長。
目前,國家監督管理總局在9月28日和11月16日分別發布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關于重慶銀行高嵩任職資格的批復》(渝金管復〔2023〕23號、〔2023〕44號),分別核準了高嵩重慶銀行行長、董事的任職資格。
除了行長更替,今年至今,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鐘弦、外部監事彭代輝、副行長隋軍、獨立董事鄒宏、非執行董事楊雨松、副行長黃寧也相繼辭任。
11月23日公告也顯示,副行長周國華近日也因工作調動原因,向董事會遞交辭任,辭任自11月21日開始生效。
本次變動后,重慶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行長高嵩,副行長劉建華、楊世銀、黃寧,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彭彥曦和首席風險官、首席反洗錢官黃華盛。
第三季度業績下滑
三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重慶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7414.82億元,較年初增加567.69億元,增幅8.29%,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達到3861.47億元,占資產總額的52.08%,較年初增加335.73億元,增幅9.52%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大。
其中,重慶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公司貸款,截至9月末,該行發放公司貸款2438.52億元,較年初增幅16.82%,占貸款總額的63.15%,對公業務進一步擴增;發放個人貸款944.55億元,較年初小幅下降0.07%,占貸款總額的24.46%,個貸規模有所收縮。
在負債端來看,截至2023年9月末,重慶銀行負債總額為6859.60億元,較年初增加了527.43億元,增幅8.33%,客戶存款是重慶銀行最主要的負債來源,截至9月末,該行客戶存款總額達到4084.86億元,占負債總額的59.54%,較上年末增加258.92億元,增幅6.77%,負債力度有所加大。
雖然資負規模依然保持增長,但在經營業績上重慶銀行仍處低谷。單看第三季度單季,重慶銀行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據了解,44歲的新行長高嵩算得上是最年輕的上市銀行行長之一,可謂是給重慶銀行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新領導班子在短期內尚難很快帶來業績上的轉變。
2023年7-9月,重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2.72億元,同比下降15.88%;實現凈利潤14.47億元,同比下滑6.04%。據了解,經營業績下滑15.88%的營收降幅在整個上市銀行板塊中位列倒數第一。
但好在重慶銀行上半年業績增幅較大,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個季度重慶銀行實現銀業收入102.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10億元,同比下降3.84%;實現凈利44.99億元,較上年同期僅增長0.62億元,同比增長1.40%。
?
盈利能力或轉弱
從營收結構來看,利息凈收入占重慶銀行營收的主要部分,但受LPR及市場利率均下行的大環境影響,資產端收益率繼續下降,今年前三個季度,重慶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80.62億元,占營收比重的78.67%,較上年同期下降1.54億元,降幅1.87%。
在非利息凈收入業務上,重慶銀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37億元,上年同期實現6.45億元,同比下降47.75%;投資收益實現16.02億元,同比增幅10.71%;其他收益實現1.44億元,同比增幅136.07%;匯兌損失0.51億元,虧損同比增加108.79%;實現其他業務收益3.47億元,同比增長10.95%;公允值變動損益由上年同期損失3.33億元,轉為盈利1.18億元。
雖然非利息凈收入的部分指標增幅較大,但由于在營收中占比較小,并不能阻止營業收入下降的頹勢。
在營業收入有所下降的情況下,重慶銀行的凈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前三個季度營業支出壓縮。
今年前三個季度,重慶銀行的營業支出為51.4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35億元,下降2.56%。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業支出減少的情況下,重慶銀行的成本收入比卻較上年同期上升2.66個百分點至25.42%,,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說明重慶銀行的盈利能力有所減弱。
在資本金充裕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重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8%、10.29%和9.40%。其中,除了資本充足率較年初補充了0.17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年初都有所下降,分別下降了0.05和0.02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23年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表》中三季度同業銀行這三項指標分別為14.77%、11.90%和10.36%,重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對比同業銀行仍明顯較低。
第三季度不良有所增加
今年第三季度,重慶銀行在資產質量方面也在不斷下行。截至2023年9月末,重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51.06億元,較年初增加2.71億元,較半年報中不良貸款余額45.61億元增加了5.45億元;不良貸款率1.33%,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較半年報中不良率1.21%上升了0.1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25.38%,較上年末上升14.19個百分點,較半年報中撥備覆蓋率251.88%下降26.5個百分點。
雖然三季度報中部分指標較年初表現較好,但對比半年報數據不難看出在第三季度重慶銀行的不良率有抬頭趨勢。
不僅是資產質量有下行趨勢,重慶銀行在日前還被開出百萬罰單,內控合規問題上同樣需要注意。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分局11月9日發布的行政處罰公開表(渝金管罰決字〔2023〕24號)顯示,重慶銀行、該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郭洪濤和評審部審查員陳潤蓀存在投資業務調查、審查、審批不盡職;資金投放不合規兩項違法違規行為。對此,重慶監管分局對重慶銀行處以罰款150萬元,并同時給予郭洪濤、陳潤蓀警告。
除了金融監督管理局的罰單,今年3月,重慶銀行還曾收到中國證監會重慶監管局出具的警示函。
警示函指出,重慶銀行存在通過手機銀行客戶端向投資者銷售基金過程中,未告知投資者風險信息;未針對銷售公募基金產品準入設立產品準入委員會或專門小組,指定的基金銷售合規風控人員未對新銷售基金產品準入進行合規審查并出具合規審查意見;未對部分基金產品宣傳材料進行合規審查并出具合規審查意見;未通過專門的技術系統對員工使用微信開展基金營銷宣傳活動進行統一管理,實施留痕和監控,未根據投資人意愿設置禁擾名單與禁擾期限;手機銀行客戶端銷售界面中缺少個別基金產品的資料概要。對此,重慶證監局對重慶銀行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面對仍存瑕疵的經營業績和內控管理,期待新領導班子帶領重慶銀行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