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訊社
撰文:李康
隨著三季度報披露的完成,各大銀行又相繼召開業績說明會。
11月16日,2023年系統性重要銀行的新秀—南京銀行(601009.SH)對前三個季度的業績召開了說明會。
南京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江志純在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銀行凈息差仍有下行壓力,存款利率存在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此外,對于投資收益,江志純表示,展望后市,四季度債市可能難有前期順風行情,市場博弈加劇。明年債市或延續上有頂、下有底的震蕩行情。
從三季度報數據來看,南京銀行雖然資產規模及營收凈利潤依然保持增長態勢,但股價走勢卻背離公司基本面。
對于南京銀行的經營發展狀況,《商訊·公司金融》函至南京銀行,但南京銀行未對問題進行回復。僅表示,“作為全球百強銀行和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我行長期保持戰略定力和穩健發展節奏,內控機制健全有效,經營管理正常有序,發展態勢穩健良好。相關經營數據請查詢我行剛剛發布的三季報和相關公開信息。感謝對我行的關心和支持!”
凈利潤同比增2%
今年前三季度,南京銀行稱,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南京銀行的資產總額22406.79億元,較年初增加1811.95億元,增幅 8.80%;負債總額20711.41億元,較年初增加1693.56億元,增幅 8.91%;存款總額13420.48億元,較年初增加1040.16億元,增幅8.40%;貸款總額10875.55億元,較年初增加1416.43億元,增幅14.97%。
經營業績方面,前三季度,南京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356.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04億元,同比增幅1.43%。實現歸屬凈利潤152.8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13億元,同比增幅2.09%。
但與省內同為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江蘇銀行相比,南京銀行的業績增速表現明顯偏弱。前三季度,江蘇銀行的營收增速為9.15%,歸屬凈利潤增速為25.21%。
?
凈息差有進一步下行壓力
從營收組成上來看,南京銀行的業績貢獻主要來自規模、非息與撥備。
前三季度,南京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198.8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71億元,同比下降2.79%,在營業收入中占比55.71%,占比較上年同期下降2.42個百分點。實現非利息凈收入158.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75億元,同比增幅7.30%,在營業收入中占比44.29%,占比較上年同期上升2.42個百分點。基本每股收益1.46元,同比增幅0.69%。
在非息收入中,南京銀行的手續費收入同比下行26.3%,其他非息同比上升21.0%,仍保持高位,其他非息收入占比營收達到35.5%。其中,實現投資收益111.07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43.4%。
11月16日,南京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江志純在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對于投資收益的增長,究其原因或益于以下三個方面的拉動:一是金融投資規模實現同比增長,對投資收益形成拉動。二是金融市場行情存在差異,導致投資收益去年基數不高、今年增勢較好。三是操作上緊跟市場,積極研判、靈活交易。
此外,江志純還表示,今年銀行凈息差仍有下行壓力,存款利率存在進一步下調的可能。并且,回溯來看,準確的利率判斷以及靈活的策略執行是投資收益的重要拉動,但展望后市,四季度債市可能難有前期順風行情,市場博弈加劇。明年債市或延續上有頂、下有底的震蕩行情。因此,后續在基數較高、市場區間震蕩的背景下,投資收益的增幅將趨于平穩。
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降16%
今年,南京銀行首次入選2023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成為第五家入選的城市商業銀行。
從歷年的財報數據來看,南京銀行資產質量風險較小,不良率多年都控制在1%以下。但從三季度報上的數據顯示,南京銀行的不良率已有抬頭的跡象。
南京銀行3季度末不良率為0.90%,與去年末持平。在五級分類貸款中,正常類占比為98.13%,較去年末下降了0.13個百分點;關注類占比為0.97%,較上年末上升了0.13個百分點;次級類占比為0.34%,較上年末下降了0.06個百分點;可疑類占比為0.15%,與上年末持平;損失類占比為0.41%,較上年末上升了0.06個百分點。
從貸款遷徙率來看,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0.95%,較上年末增長了0.18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30.59%,較上年末下降了23.52個百分點;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61.87%,較上年末增長了3.41%;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82.79%,較上年末增長了7.34個百分點。
此外,截止9月末,南京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380.88%,較上年末下降了16.32%;撥貸比3.42%,較上年末下降了0.08%。
綜合上述數據來看,南京銀行雖然不良率較上年末未有變化,但其實已暗存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并且貸款風險抵補能力也是有所減弱。
股價持續創新低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一個現象,即使今年南京銀行入選2023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而且資產規模突破兩萬億元,資產總額規模及營收、凈利潤持續增長;資產質量方面,其不良率多年控制在1%以下。
長期來看,南京銀行在城商行賽道中,實力不容小覷。但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南京銀行的股價卻表現出業績向左,股價向右。
截至23日,南京銀行的收盤價報7.62元/股,較去年的最高價11.44元/股下跌了33.39%;較1月3日開盤價9.92元/股下跌了23.16%。年初至今觸及的最高股價為10.41元/股,最低股價為7.59元/股,近日股價正不斷創出年內新低,目前總市值為789.2億元。
對于股價持續下跌走勢的背后原因,或與投資者對南京銀行的經營認知有關。
例如,去年6月29日晚,南京銀行公告稱,該行董事、行長林靜然因工作需要辭去董事、行長及財務負責人等職務,董事長胡升榮暫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盡管南京銀行同時稱,該行董事、行長林靜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但或許是“另有任用”引發聯想,次日,南京銀行股價快速下行,盤中一度觸及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