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 彬
編輯:蔣希音
4月中旬進入了財報密集披露季,上市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報的同時,2025年一季報披露也逐漸有序開始;目前在關稅戰升級的背景下,得到藥物豁免的醫藥生物領域公司匯聚了更多關注目光,但業績不佳者在這樣的背景下彰顯尷尬。
例如4月初交出年度成績單的老牌中藥上市公司康緣藥業。從2024年年報看,2024年,康緣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38.98億元,同比下降19.86%;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3.92億元,同比下降15.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63億元,同比下降27.29%。這表明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面臨較大挑戰,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相對較小,公司需要更加注重核心業務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從財報來看,業績下滑最大的原因是核心注射液產品銷售下滑:熱毒寧注射液和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銷售數量分別下降30.98%和47.86%,導致注射液產品整體收入下降38.33%。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加劇和政策環境變化。
與此同時,2024年年報揭示康緣藥業的研發費用為6.38億元,同比下降24.66%,可能影響未來新產品開發速度。
遭遇政策與市場雙重束縛
核心產品競爭力下滑明顯
從公開的介紹來看,公司是一家集中藥研發、生產、貿易為一體的大型中藥企業。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線聚焦呼吸系統疾病、婦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骨傷科疾病等中醫優勢領域,呼吸系統產品線的代表品種有熱毒寧注射液等。
分季度來看,康緣藥業營業收入、歸屬凈利潤均呈逐季度下降的趨勢。據同花順,2024年一至四季度,康緣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3.59億元、9.01億元、8.5億元、7.88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48億元、1.17億元、0.92億元、0.35億元,其中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2.55%,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81.46%。
以往,公司的兩大核心產品熱毒寧注射液和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合計貢獻的營收占比可以超過40%,但是2024年年報中卻大幅下降。兩大類產品分開來看,受醫保控費、集采政策及市場競爭加劇影響,熱毒寧注射液銷量同比下降30.98%,同時,庫存壓力亦進一步加劇,熱毒寧注射液庫存量同比增長759.11%。
再看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年報顯示銷量下滑47.86%,同時庫存也增長140.77%。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公司方分析了核心產品銷量下滑的原因:“中藥注射劑市場表現受到政策、市場、臨床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一方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等政策的深入推進,對醫藥市場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另一方面,臨床用藥需求日益多元化,醫療機構用藥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調整。”
或許也正是意識到核心產品競爭力今非昔比,康緣藥業在其他獨家品種上逐漸發力,比如在百度搜索公司時馬上頁面就能跳出的金振口服液等,但非核心產品要想上位取代兩大拳頭品種,仍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來完成。
再從其他財務指標來看,根據同花順,2024年,公司毛利率為73.22%,同比下降1.05個百分點;凈利率為9.77%,較上年同期下滑1.47個百分點。從單季度指標來看,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毛利率為69.33%,同比下降6.4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3.97個百分點;凈利率為2.15%,較上年同期下降11.50個百分點,較上一季度下降8.76個百分點。
從費用的角度看,最讓人驚訝的是去年公司研發投入費用約為費用為6.38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16.79%,同比減少24.6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長的薪水卻是一路上漲。2020年至 2023年,肖偉從康緣藥業獲得的薪酬分別為173.3萬元、187.0萬元、215.9萬元、238.8萬元。根據2024年年報,董事長肖偉報告期內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42.06萬元。
收購中新醫藥一波三折終成功
并購產生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
去年11月7日晚間,康緣藥業宣布擬以自有資金2.7億元收購中新醫藥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新醫藥將成為康緣藥業的全資子公司。
但是,中新醫藥不僅凈資產為負值、持續虧損,且還背負著較高的債務,此外據估算其四條核心管線擬投入臨床資金仍需3.95億元,在此情況下,中新醫藥本次交易卻存在較高溢價,評估增值率達175.87%。
對此,有媒體發表質疑:“康緣藥業1.7倍溢價收購母公司資產,是布局創新藥還是套利?”在監管部門的問詢下,康緣藥業也迅速對交易方案中的支付期限、債務償還等方面進行了調整。經過調整的舉措最終獲得了通過,比如康緣集團就中新醫藥的管線上市進行對賭,與上市公司共同承擔標的公司未來的研發風險。
但在公布的康緣藥業2024年年報中,這筆收購的負面效應已經初步顯現出來。康緣藥業收購中新醫藥100%股權的并表日為2024年12月23日。在2024年年報中,康緣藥業對2022—2023年財務數據進行了追溯調整。
對比來看,調整前,2022—2023年康緣藥業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34億元、5.37億元;調整后,康緣藥業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3.78億元、4.64億元,均出現下滑。中新醫藥目前尚未實現盈利,財務數據顯示,合并當期期初至合并日中新醫藥的凈利潤為-7862.07萬元,這一定程度上也拖累了康緣藥業的業績。
除此以外,并購所產生的連帶風險不容忽視。康緣藥業曾公告提醒,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新醫藥存在對康緣集團的借款本金、利息合計4.79億元,并且預計中新醫藥四條核心管線擬投入臨床資金仍需約4億元,交易完成后公司還需要對中新醫藥的研發支出、資本性支出、債務償還等進行持續投入;中新醫藥四條核心管線的在研創新生物藥產品,未來可能存在與同類在研生物藥產品相比研發進度滯后的風險。
“康緣藥業目前主要收入來源為中藥產品,與中新醫藥所研發的創新生物藥產品在藥品類別上存在一定差異,未來可能存在創新生物藥產品商業化不及預期的風險;中新醫藥自成立以來仍處于虧損狀態,截至2024年9月30日經審計的凈資產為-4.23億元;未來可能存在因中新醫藥的新藥研發失敗導致公司無法收回投資的風險。”公告中都曾有過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