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體來看,紅寶麗在產業鏈一體化和技術創新上的布局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礎,但短期股價受市場情緒和行業事件影響較大,投資者需關注產能釋放節奏及政策動態。
一則停產消息,引發A股化工板塊熱度激增,多只龍頭股掀起漲停潮。
其中,紅寶麗以極高的換手率,在投資者之間頻繁易手,交易活躍度爆表,成功引起了市場關注的目光。
3月28日,紅寶麗上漲1.35%,全天換手率47.02%,成交額24.13億元,振幅13.08%。同花順熱榜數據顯示,紅寶麗人氣值沖榜,人氣排名從第4名上升至第1名,排名上升3位次。
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上榜的前五大買賣營業部合計成交4.19億元,其中,買入成交額為1.41億元,賣出成交額為2.78億元,合計凈賣出1.36億元。
上榜的營業部中,共有2家機構專用席位現身,即賣三、賣四,合計買入金額1528.34萬元,賣出金額6768.57萬元,合計凈賣出5240.23萬元。
紅寶麗成“搶手貨”
受全球產能過剩、歐洲生產成本較高等因素影響,全球化工巨頭利安德巴塞爾和科思創于3月18日聯合宣布,將永久關閉位于荷蘭鹿特丹港的環氧丙烷/苯乙烯單體(POSM)生產裝置。
據報道,該裝置年產能達30萬噸環氧丙烷、63.5萬噸苯乙烯,曾是歐洲最大的PO/SM生產基地之一。受此影響,環氧丙烷價格單周暴漲200元/噸至7750元/噸。
這也引發了市場對供應緊張的擔憂,刺激環氧丙烷概念股集體上漲。
普遍認為,紅寶麗之所以受到資金的熱烈追捧,主要得益于其正在推進的環氧丙烷綜合技改項目。該項目于2023年3月便經政府主管部門備案,預計2025年底便能進入試生產階段。技改完成后,產能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將極大地提升紅寶麗在環氧丙烷領域的競爭力,市場對此充滿期待。
公開資料顯示,紅寶麗成立于1987年,前身為南京市聚氨酯化工廠;1994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環氧丙烷及其衍生品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異丙醇胺系列產品,以及新興材料聚氨酯保溫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目前,紅寶麗擁有4個產業基地,包括位于南京江北新區新材料科技園的硬泡聚醚生產基地、異丙醇胺生產基地,位于高淳經濟開發區的新材料保溫板生產基地,以及位于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的環氧丙烷產業基地,擁有全資或控股子公司9家,并在海外設有聚醚業務辦事處。
在行業人士看來,紅寶麗的基本面雖然有一定亮點,大量資金的關注可能會推動股價短期內大幅上漲,但如果后續業績不能持續增長,或者熱門概念的熱度消退,股價也可能會面臨下跌的風險。
3月24日有投資者向紅寶麗提問,利安德巴塞爾和科思創停產,是否會導致歐洲地區環氧丙烷價格上漲,從而促進貴公司出口歐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對此,紅寶麗3月2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答稱,有待觀察。
業績藏有“暗礁”
根據2024年業績預告,紅寶麗全年歸母凈利潤預計達5000萬-6000萬元,同比大增30.6%-56.73%,扣非凈利潤3000萬-3800萬元。
不容忽視的是,業績高增長背后隱憂浮現。從2024年單季度表現看,呈現逐季波動趨勢,而且波動幅度較大。其中:
第一季度實現營收5.97億元,同比增長6.30%;歸母凈利潤2,882萬元,同比扭虧為盈。第二季度實現營收6.62億元,同比增長9.65%;歸母凈利潤899萬元,同比下降67.58%。
第三季度實現營收6.41億元,同比下降7.28%;歸母凈利潤828萬元,同比下降77.27%。第四季度凈利潤預計為391萬元至1,391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泰興化學公司環氧丙烷綜合技改項目也曾出現一系列的管理風險。據披露,2022年4月15日,公司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關于〈泰興化學公司環氧丙烷擴建項目〉的議案》。公司決定對環氧丙烷10萬噸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在現有裝置上將產能擴建至25萬噸。
不過,該項目在向政府申報備案過程中,由于所在地政府“能耗雙控”政策影響,項目能量指標不足,耽擱了一段時間。考慮到該項目技改的急迫性,公司與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門溝通,對項目擴建方案進行調整,將項目擴建方案分步實施,第一步技改為16萬噸裝置規模,并根據工藝優化情況對原計劃的項目建設內容和方案進行了調整。
由于項目建設涉及的政策和管理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化工類項目,涉及的安全評價時間相對較長,影響公司募集資金項目建設進展,致使建設周期拉長。目前,項目在抓緊推進中。
另據紅寶麗披露,2022年,公司在對子公司泰興化學公司內部事項梳理時發現張益軍(已離職,曾任公司副總經理和泰興化學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涉嫌利用職務之便利,安排特定關系人曹某、丁某注冊設立由張益軍實際控制的公司參與定制、銷售泰興化學公司生產所需的某款原材料的交易流程,增設交易環節,加價銷售并經上海某公司轉賣給泰興化學公司,存在對泰興化學公司財產侵占之情形,公司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同年9月南京市公安局高淳分局對張益軍以職務侵占立案。
2024年9月,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被告人張益軍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肆佰萬元;追繳被告人張益軍、曹某職務侵占違法所得人民幣4,433萬元(其中被告人曹某以人民幣4272萬元為限),其中扣押在案的涉案款項,發放被害單位泰興化學公司;不足部分繼續追繳,發放被害單位泰興化學公司等等。
有投資觀點認為,紅寶麗如同一艘借風前行的化工艦船,短期業績浪花雖美,卻藏有暗礁。2025年是其技術紅利與成本壓力的關鍵博弈年,投資者需在超跌反彈與長期不確定性間精準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