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8日訊(編輯 劉蕊)當地時間3月17日,全球AI領域年度盛會——英偉達GTC 2025大會已經于美國加州圣何塞拉開帷幕。
美東時間周二(3月18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周三凌晨1點),英偉達CEO黃仁勛將發表主題演講,聚焦AI前沿領域的最新發展,同時直面市場對英偉達股價與增長潛力的質疑。
對于華爾街投資者來說,這場演講也可以看作是黃仁勛的“股價保衛戰”:在英偉達股價年內下滑超10%之際,黃仁勛能否向外界傳達足夠多的樂觀信心,從而推動英偉達股價重回巔峰?本文將梳理本次演講的幾大核心看點。
一、Blackwell供不應求:但毛利率問題能否解決?
盡管英偉達官網聲稱,黃仁勛的這場演講將“探索加速計算和 AI的未來發展”,但在仰望星空之前,很多投資者更希望先著眼于腳下:對于投資者們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Blackwell的最新消息——這款旗艦芯片的銷售情況如何、需求如何、供應如何、毛利率如何、中國市場表現如何以及競爭對手的動向如何。
瑞穗證券交易部門分析師喬丹·克萊恩表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黃仁勛會在GTC上強調市場對Blackwell產品的強勁需求。不過,Blackwell帶來的短期內毛利率下滑和產量限制等問題可能仍然會是懸在投資者心頭的擔憂。
事實上,Blackwell帶來的毛利率下滑可能尤其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上,多位分析師特別提問討論了這個話題。
英偉達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在當時回應稱,在Blackwell的推廣過程中,英偉達的毛利率將維持在70%出頭。但隨著Blackwell全面實現量產,英偉達就能逐漸優化成本,提高毛利率。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毛利率有望達到75%左右的水平。
二、Blackwell Ultra即將登場:性能飛躍與“水冷革命”
考慮到英偉達通常會在GTC上發布重要的GPU相關產品,目前市場已經廣泛期待,今年的GTC會議中,英偉達的新一代芯片——Blackwell Ultra GB300和B300系列芯片將亮相,成為此次活動的最大亮點之一,同時也是英偉達鞏固AI芯片霸主地位的關鍵一步。
Blackwell架構的中期更新有望比其前代產品有顯著改進。B300系列預計將提供更高的計算性能和8組 12-Hi HBM3E內存,提供高達288GB的板載內存。據傳言,與B200系列相比,B300性能提升了50%。有業內人士透露,GB300最早可能在5月份開始出貨,從而加速對GB200的替代。
此外,據市場人士分析,由于功耗和散熱需求更高,英偉達將棄用傳統氣冷方案,全面導入水冷技術,這不僅將推動水冷板和水冷快接頭的用量激增,還標志著“二次冷革命”的到來。這一變革不僅將推動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升級,還可能重塑服務器供應鏈格局。
三、下一代Rubin揭開面紗:黃仁勛將“劇透”未來路線圖?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英偉達下一代 GPU系列Rubin(以暗物質研究先驅天文學家Vera Rubin命名)會與Blackwell Ultra一起在GTC上亮相。此前英偉達透露,Rubin將于2026年問世,黃仁勛預計將承諾其的計算能力實現“巨大飛躍”。
不過,摩根大通分析師 Samik Chatterjee在客戶報告中警告稱,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Rubin正式發布日期相關的信息。
盡管他相信英偉達的Blackwell Ultra可以在2025年下半年實現量產,但他對Rubin芯片的發布時間持懷疑態度。他表示:
“由于從Hopper到Blackwell的過渡過程中經歷了延遲,投資者需要繼續關注2026年 Rubin平臺的更新時間。”
此外,黃仁勛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還透露,他將在GTC上公布Rubin之后的下一代產品。目前外界猜測,下一代產品可能被命名為Rubin Ultra GPU。
外界預計該產品線將2027年發布、這款產品可能會進一步突破GPU設計的界限,可能包含12個HBM4E 內存堆棧。這比前幾代使用的8個堆棧有了很大的增加,可能提供高達576GB的總內存。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表示,考慮到Rubin路線圖中預期將出現眾多變化(新的工藝節點、新的CPU、新的HBM、新的封裝技術),預計新一代GPU平臺將實現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改善。此外,考慮到新一代的GPU成本狀況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建議投資者關注新的GPU平臺的定價/利潤率趨勢。
四、股價保衛戰:增長的車輪能否繼續前進?
盡管英偉達Q4財報超預期(營收增長78%,數據中心收入增長93%),但截至本周一收盤,其股價年內累計下跌超10%,市盈率跌至五年低點。單從股價走勢,就能看出,英偉達在今年的處境與去年GTC大會時已經截然不同。
今年早些時候,DeepSeek推理模型的出現一度動搖了市場對于AI算力市場的預期,導致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美股科技巨頭股價暴跌。盡管英偉達股價后來已經回升,但顯然英偉達已經不再那么舒適地處于領先地位。
隨著人工智能市場從“訓練”轉向“推理”,英偉達的主要盈利來源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技術變革的壓力。盡管英偉達目前仍擁有超過90%的市場份額,在訓練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在推理方面仍面臨競爭。此外,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問題以及關稅不確定性等都可能為英偉達的發展前路帶來挑戰。
在今晚的演講中,黃仁勛預計將強調推理市場的增長潛力,并強調英偉達的軟硬件生態“無可替代”。而華爾街對演講反應普遍是謹慎樂觀。
瑞穗證券交易部門分析師喬丹·克萊恩表示,投資者正關注英偉達面臨的一系列不利因素,“許多人不相信或不期望GTC能夠掩蓋所有不確定性和擔憂,包括美國宏觀經濟疲軟、關稅不確定性、短期內毛利率下降以及供應鏈問題對新產品的增速的限制等。”
克萊恩表示:“就我個人而言,我仍然看好英偉達,但我認為在5月份(Q1)財報公布之前,該股將維持區間波動。”
當然,華爾街上也有樂觀的聲音。比如,杰富瑞分析師認為,GTC預計將展示英偉達“快速創新的節奏”,而Melius Research指出,當前英偉達估值已部分消化風險,股價有望借GTC大會勢頭重拾升勢。
Wayve資本管理公司的Rhys Williams表示:“我們對英偉達的擔憂在于,它的盈利是否現在已經到達頂峰?下半年是否不會像他們描述的那樣好?而黃仁勛的發言可能會讓市場感到些許安慰,他會告訴大家一切進展順利,前進的車輪不會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