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海上風電,并強調統籌新能源就地消納等,相關企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要發展海上風電,并強調統籌新能源就地消納等。這一舉措,標志著海上風電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也為相關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近期民生證券、高盛等知名機構都發布了新能源行業的研究報告,機構建議關注海風項目建設進度,以及海外市場需求增長情況。平安證券表示,國內海上風電景氣向上,出口形勢向好,漂浮式商業化進程有望加速,建議關注東方電纜、東方電氣、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細分領域龍頭。
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近年來,隨著陸上風電市場趨于飽和,海上風電憑借資源豐富、單機容量大等特點,成為中國新能源裝機的重要增長點。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7982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7579萬千瓦,海上風電404萬千瓦。截至當年年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5.21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4.8億千瓦,海上風電4127萬千瓦。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預測到2030年,我國海上風電總裝機將達到2億千瓦,總投資約2.6萬億元,帶動產業鏈總產值超20萬億元。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展現出海上風電產業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我國也在持續加大對海上風電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此前已有浙江、上海、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出臺政策,明確支持海上風電發展,以保障自身電力供應和綠色轉型。而此次將發展海上風電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從國家層面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預示著海上風電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東海證券分析稱,國內海風在多重因素催化下,在2025年建設有望提速,考慮到海風項目建設周期較長,或將于2025年至2026年逐步放量,東方電纜在海纜領域的領先地位穩固。
機構看好行業龍頭
近段時間以來,機構對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也保持高度關注。近1個月有6家機構發布了新能源行業相關研報,其中不乏民生證券、高盛等知名機構。多家機構呼吁關注海上風電的建設進度,值得關注的是,有多篇研報都提到了行業龍頭東方電纜。
群益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東方電纜是國內海纜龍頭企業,將受益于國內外海風建設加速。該公司七成凈利潤來自海纜業務,產品主要應用于海上風電項目。當前國內海纜行業競爭格局相對穩定,東方電纜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產品競爭力較強。
從目前國內已招標的海風項目分布來看,東方電纜依托屬地化優勢,在浙江省、廣東省海風項目的市場份額中保持領先,同時建設陽江生產基地,開拓廣東省海風市場,并在福建省積極布局。
另有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24年10月18日,東方電纜在手訂單約92.36億元,其中海纜系統29.49億元,陸纜系統48.90億元,海洋工程13.97億元,充足的在手訂單將為其未來業績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