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27日訊(記者 劉夢然)在今日舉行的“光伏行業2024年發展回顧與2025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李婷在致辭中提到,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化解重點產業的結構性矛盾,從供需兩側發力,標本兼治,促進產業提質升級。
她表示,下一步電子信息司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規范行業發展、加強標準引領、加快產業創新發展和推動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工作,包括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進一步引導地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光伏項目,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通過提高項目建設前的資本金比例和項目建成后的產品技術指標要求,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近兩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維持高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邢翼騰處長介紹,新增裝機方面,繼2023年首次突破2億千瓦以后,2024年再次超預期,達到2.78億千瓦,同比增長28%;裝機結構方面,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達到3.75億千瓦,占比達42%,結構持續優化;發電量方面,2024年光伏發電量超過700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8.6%,較2023年增長1.2個百分點,綠色電用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
為推動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積極完善政策環境。邢翼騰表示,今年能源法正式出臺,從法律層面確立了對可再生能源優先開發利用的支持,可再生能源法修法草案建議稿也已成型。
他同時表示,國家能源局通過聯合多部門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全力保障光伏等新能源發展。目前,“十五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研究和思路起草正在加快推進;去年10月,聯合6部門印發了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指導意見,下達并推動消納責任權重向重點行業和重點用能單位分解。
在重大工程建設上,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第一批基地已全面投產,第二批和第三批正在積極建設中,“三北”荒漠化防治和風光電一體化工程也取得顯著成效,光伏治沙項目的生態修復等綜合效益日益凸顯。
但邢翼騰也指出,行業上下游面臨嚴峻挑戰。上游制造業內卷式競爭嚴重,外貿形勢惡化,企業普遍虧損;下游開發應用領域,電力消納矛盾突出,西部部分省區棄電率上升,分布式光伏在承載力和城市發展空間上存在諸多限制,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雖已出臺,但各省實施細則尚不完善。
李婷在發言環節表示,面對當前的不利局面,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做好產業調控,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推動行業盡快脫困。
她認為,光伏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沒有變,下一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將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決策部署。除了在新建產能加強管控外,還將推動產業創新升級,更好地發揮標準引領和知識產權的保護作用,強化技術標準、知識產權協同發力;扶持培育優勢企業,鞏固提升全球競爭優勢;深化國際合作,推動中國光伏產業化高水平走出去,形成與我國產業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