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6日訊(記者 沈述紅)2025年蛇年春晚的舞臺上,一群穿著花棉襖的機器人扭秧歌,讓其背后的產商——宇樹科技屢登熱搜,人形機器人“一日千里”般的產業發展情形也進入大眾的視野。
受多個利好消息刺激,春節后兩個交易日,機器人板塊迎來連續上漲行情:國泰、華夏、天弘、銀華旗下中證機器人ETF在2月5日上漲超4%,截至發稿,相關產品今日漲幅也已近3%。而自去年924行情以來,這一板塊漲幅已超過50%。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機器人板塊從2024年四季度開始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其板塊持續演繹的核心邏輯在于:超預期的國內外人形機器人進展,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政策端支持。
在業內人士看來,機器人板塊預期可能會成為中長期反復活躍、中樞不斷提升的板塊,具有較高的成長性。該板塊是未來10年大級別beta機會,它的閃耀登場遠不止解放雙手那么簡單,可能是未來不可多得的,如同當年消費電子中蘋果產業鏈、特斯拉電動車產業鏈——現象級的長坡厚雪大賽道。
人形機器人迎“升浪”
經過一個春節的醞釀,人形機器人已進入大眾視野,相關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也為人所熟知。
一方面,國內企業如華為、宇樹科技等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另一方面,國際巨頭如特斯拉、英偉達等公司的人形機器人項目正在快速推進,預計2025年將進入有限生產階段,機器人新創企業Figure更是在2月5日宣布終止與OpenAI合作,并豪言將在30天內推出“ 顛覆人形機器人行業 ”的創新成果。
受此刺激,春節后首個交易日,機器人板塊漲幅居前,國泰、華夏、天弘、銀華旗下中證機器人ETF在上漲均超4%。在2月6日開盤后,相關產品繼續上漲,截至發稿,上述產品漲幅均在3%左右。
鑒于人形機器人概念活躍,關注度持續提升,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回應研發情況及相關布局:
經緯股份:公司業務目前不涉及電力巡檢機器人和四足巡檢機器人;
精工科技:碳纖維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優勢明顯,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規模化生產,碳纖維的需求預計將呈現顯著增長態勢;
宜安科技:公司密切關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和產業發展動態,并將結合公司自身戰略規劃和市場需求進行業務拓展和布局;
豪森智能:公司現已構建汽車現代智能工業裝配線,建立人形機器人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完成大連基地與常州基地人形機器人開發雙布局,開展多場景人形機器人應用訓練和測試技術開發,通過20余年積累的汽車核心零部件裝備生產線工藝數據快速遷移到人形機器人智能體開發中,加快了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場景的落地;
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從產品形態、產品結構、技術及應用的側重等有一定差異,目前公司在3D視覺、力感知等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方面有技術積累優勢,未來將視需求在融合上述技術的基礎上,圍繞AI大模型、智能視覺感知、數字孿生、結構仿生等前沿、空白技術領域進行研發投入,積極布局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相關工作在有序推進,尚處于研究初期階段……
板塊持續演繹的核心邏輯
在國內,有穿著花棉襖的機器人扭秧歌;國外,則有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在“We Robot”大會上端茶倒水、跳舞、互動,還在感恩節隨機扔發網球、完美接球。
從實際情況看,2024年12月以來,大量新進場的玩家開始布局機器人行業,包括汽車、電新、家電、互聯網領域的傳統巨頭,機器人板塊股票數量也在快速增長,行業擴圈明顯。
股價層面,從2024年924行情以來,機器人板塊的漲幅已來到50%以上,天弘中證機器人ETF、易方達國證機器人產業ETF、景順長城國證機器人產業ETF漲幅分別達53.93%、53.61%、53.04%,其余中證機器人ETF漲幅也都超51%。
“以前覺得機器人板塊產業鏈還處于極早期距離落地還有較長時間,同時板塊股票數量、行業催化都比較有限,所以機器人板塊的行情往往持續性不強。”永贏先進制造基金經理張璐表示。但他看到,機器人板塊從2024年四季度開始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板塊持續演繹。
他認為,核心原因有三點:一是超預期的國內外人形機器人進展;二是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一方面,是特斯拉計劃2025年開始對內量產,目標1萬臺,另一方面,國內多家機器人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量產時間規劃,2025年或將看到整個行業1-N的開端;三是政策端支持,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政策,全面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為其技術突破、應用推廣和產業鏈完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浦銀安盛高端裝備基金經理李浩玄直言,過去短短幾個月內,人形機器人的產品性能有快速提升,尤其在靈巧手和動作泛化程度上進步顯著;國內外幾乎所有的科技和制造巨頭都在進入這個產業,徹底定調明確了行業趨勢,也粉碎了此前的諸多質疑。
在供應鏈上,除了原有的核心玩家,新進入者眾多。尤其是本身具有技術積淀的自動化和汽零公司基本都在積極投身其中。中國制造快速反應迭代的優勢顯現。在股價層面,由于一致預期的建立,人形機器人板塊漲幅可觀,且標的快速“擴圈”,相比2022年和2023年的行情,正在逐步從主題概念過渡到產業投資。
在此背景下,他在四季度將倉位更多地集中到具備高確定性的標的上,以產業的思路重倉具有真正核心技術、卡位優勢和供應鏈能力的公司。除了上游的核心零部件,還配置了稀缺的具有本體制造和強大品牌力的人形機器人主機廠商。“總的來說,我們將堅持把握行業大趨勢,過濾短期情緒波動,戰略性重倉扎根核心品種。”
機器人行業的“iphone 時刻”或將來臨
近期,機器人板塊已逐漸從主題轉變為具有長期向上趨勢的成長板塊。不論是機構還是游資,整體活躍度較高,此外板塊內標的的擴散程度、資金容納度均有提升。
“綜合來看,機器人板塊預期可能會成為中長期反復活躍、中樞不斷提升的板塊,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張璐表示。
他認為,2025年開始,一大批國內外廠商都將進軍人形機器人產業,部分公司可能推出現象級機器人產品并開始進行小規模量產,機器人行業的“iphone 時刻”或將來臨。
在他看來,人形機器人板塊是未來10年大級別beta機會。它的閃耀登場遠不止解放雙手那么簡單,無論從情感陪伴還是物理支持都將全方位賦能人類的生活。馬斯克多次闡述愿景:未來人類和人形機器人的比例將不止是 1:1,有較大可能超過人類數量,滲透率的天花板高且想象空間大。“終局來看,假設是100億臺機器人的市場,如果2萬美金一臺,會形成200萬億美元的終局大市場。如果所有企業按照終局估值,在未來都會帶來龐大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人形機器人相較于其他行業壁壘較高,涉及到多學科的融合、軟硬件的協同,所以對入局的資金、技術、資源整合都有相對較高的要求。而且產業鏈從上游到核心零部件和系統零部件,到中游的機器人本體和系統集成,到下游的終端應用,產業鏈長且復雜。機器人。
“因此,人形機器人可能是未來不可多得的,如同當年消費電子中蘋果產業鏈、特斯拉電動車產業鏈——現象級的長坡厚雪大賽道。”而隨著人形機器人量產接近,張璐也將重點關注擁有供應鏈優勢、技術具有護城河、價值量較大的優質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包括機器人總成商、絲杠及設備、減速器、傳感器、電機、靈巧手等。
興銀先進制造智選基金經理羅怡達亦表示,2025年,我們將看到人形機器人開始走向小批量量產,具備完全AI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將離現實越來越近。“科技的發展將改變我們的生活,這里面蘊含了大量的先進制造產業鏈機會,中國的企業在相關產業鏈上有重要的卡位優勢,我們積極挖掘其中受益產業趨勢且性價比合適的標的進行布局。”
“我們預計很快會迎來‘機器人’新物種的量產時刻,這個賽道也將會是未來數年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賽道之一。”平安基金經理張蔭先稱,一方面,他將尋找在機器人業務中存在較高概率進入供應鏈的公司,另一方面積極挖掘并布局主業基本面有改善、同時新拓展機器人業務的優秀公司。
“這類公司會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方案中有望脫穎而出,讓原有的產品在新的機器人領域中獲得新應用場景、實現0-1的新突破,進而獲得估值及業績的雙擊機會。”張蔭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