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閔曉強
編輯:李 鑫
進入了2025年1月中旬,內地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報開始披露,與以往主動權益類基金“靚女先嫁”的傳統不同,此次打響披露頭炮的是一只名不見經傳的基金——華富國泰民安。
公開數據統計表明,華富國泰民安是一只成立于2015年2月的老基金, 從近幾年的成績看,特別是其從去年以來業績表現萎靡不振,2024年全年錄得凈值增長率-2.35%,其在同類的2268只基金中排在第1686位。2025年以來,該基金延續頹勢,目前開年至今跌幅也超過了5%。
這或許只是華富主動權益類基金問題的冰山一角,1月11日,華富基金發布了華富產業智選的清算報告。明明旗下產品問題重重,公司卻要搶發季報博眼球,這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呢?
華富國泰民安大開大合式調倉錯殺
作為一只今年即將迎來10歲生日的基金,華富國泰民安從成立至今先后經歷過四任基金經理,前三任留下的任職回報均為正值,只有目前在任的陳奇浮虧26.83%。
從該只基金的契約描述來看,該基金將從國泰民安主題相關的證券中精選優質標的進行投資,分享我國國泰民安領域未來發展的紅利,力求取得超額收益。從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來看,其設定的是一半對標滬深300另一半對標中證全債指數。從多角度審視來看,該基金都并非一只主題類產品,相對更偏全市場。
但從搶先發布的去年四季報來看,基金經理陳奇又進行了一次全面洗牌式的調倉,將此前三季度占據壓倒優勢的半導體基本調出,換進組合了很多新的面孔。主要包括了很多科創板與創業板中的軍工板塊公司,說明基金經理很有可能是想靠20厘米效應提振組合表現。
仔細來看,最新的前三大重倉股分別是景嘉微、和而泰和睿創微納,但它們的占比也就在3%左右。從第四到第六大重倉股來看,邁信林、中國長城和盟升電子同樣是新面孔,但它們年初以來股價均為下跌。繼續看第七到第十位的重倉股,最新的公司分別是川環科技、利亞德、中光學以及中國海防,它們同樣也是新的面孔,同樣今年表現不佳,特別是川環科技下跌已經超過15%。
對比看去年三季報被陳奇所調出的公司,其中也存在被錯殺的例子,半導體賽道龍頭之一的兆易創新,2025年開年到目前表現不俗,年內的漲幅已經達到19%一線。為何會如此大開大合式的調倉呢?
在四季報中,陳奇對轉向軍工作出了大篇幅的解釋,簡單的理由可以概括為:“市場的持續擴大。從國際上看,國際軍貿市場不斷擴大,我國在軍貿市場的市占率與軍工裝備水平嚴重不匹配,存在較大上升空間。綜合而言,軍工裝備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前景也十分廣闊。因此,本基金的投資重心將向軍工板塊傾斜。同時本基金一直在努力調整組合,力爭為持有人創造更好的回報。”
華富基金自導自演清盤危機鬧劇
但即便如此操作,該基金的份額仍然岌岌可危,四季報中提示了清盤風險:“從2024年10月09日起至本報告期末(2024年12月31日),本基金基金資產凈值存在連續六十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至本報告期末(2024年12月31日)基金資產凈值仍低于5000萬元。本基金管理人會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并將嚴格按照有關法規的要求對本基金進行監控和操作?!?/p>
從表面來分析,基金業績不佳遭遇到基金投資者的用腳投票,導致清盤警報鳴起。但通過我們對四季報的仔細查閱,竟然發現更大的“始作傭者”竟然是華富基金自己。此前,華富基金累計自購了559.91萬份該產品,分兩筆買入。第一筆是在2022年4月15日通過基金轉換申購了422.44萬份,交易金額511.58萬元;第二筆發生在2023年9月28日,用145萬元申購了137.47萬份基金份額。
根據四季報的贖回數據,第一筆投資賣出金額為507.4萬元,虧了4.18萬元;第二筆投資賣出金額為164.45萬元,賺了19.45萬元。兩相加減,最終盈利15.27萬元,公司將持有的該基金全部清倉,這或許也是導致清盤危機的致命性因素。
這般看來,華富基金公司自己所采取的清倉動作,似乎給華富國泰民安混合淪為“迷你基金”進而觸及合同中約定的條件“助了一把力”。后期華富國泰民安混合是繼續運作,還是走向清盤,有待華富基金后期的公告,但似乎前景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