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閔曉強
編輯:柏曉華
2021年起國內的新能源行業走勢強勁,成為了熱門賽道,各路公募基金聞風而至、扎堆布局,成立相應的行業或主題基金。富國基金當時也推出兩位能力圈在新能源行業的基金經理——張富盛和徐智翔,作為金字招牌來吸引投資者,二人被稱為“新能源雙子星”。
然而張富盛、徐智翔在管產品的業績卻并不亮眼,管理能力受到了投資者的質疑,顯得星光暗淡。
在管產品收益全面告負,基金經理持有份額或披露違規
2021年11月,張富盛從摩根基金離職后加入富國基金,次年2月開始和其他基金經理共管基金產品,依次接手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富國清潔能源產業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兩只基金,后又獨立掌舵兩只新發基金富國汽車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富國碳中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截至2024年12月30日,張富盛在管的四只權益類基金收益率并不亮眼,其任職回報均為負值,最佳的任職回報僅為-19.05%。在同類基金排名中,張富盛的任職回報已經位居下游。
除了富國清潔能源產業混合基金外,其余3只基金張富盛獨立管理均超過一年。據同花順iFinD,從2024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以上3只基金產品各季度已實現收益均為負值,各季度虧損金額分別為15,664.02億元、6,846.84萬元、10,642.14萬元,合計33,153.00億元。
(數據來自同花順)
或為了穩定投資者的信心,張富盛持有了部分自家基金產品的基金份額。
根據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基金的2023年中期報告顯示,張富盛從上半年開始持有A類基金份額的數量在10至50萬份區間內。天天基金網顯示,2024年3月30日公示的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基金的2023年年報中,基金經理持有基金份額的數量已經歸零。也就說,張富盛自購份額還未滿一年就選擇清倉,這顯然不符合證監會出臺的“基金經理持有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額的期限不得少于1年”的規定。
奇怪的是,富國基金官網同日披露的富國價值成長混合基金的2023年年報顯示,基金經理持有A類基金份額的數量仍為10~50萬份。2024年4月2日,富國基金官網還發布一則《關于旗下部分基金二〇二三年年度報告的更正公告》,公告顯示,“因數據提取口徑原因,現就旗下部分基金的二〇二三年年度報告中‘§9基金份額持有人信息’的部分內容進行更正。詳情請見本公司網站及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
不過,依據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基金2023年年報顯示(披露日期為2024年3月30日),基金經理持有基金份額仍為零。富國基金官網發布的年報更正信息并未同步在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
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基金管理人披露信息應遵循在不同媒介上披露同一信息的內容應當一致的要求,而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兩個版本的報告,富國基金更正后的年報信息是否提交在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或需打上問號。
百億管理規模跌落過半,新發基金凈值接近預警線
徐智翔是“雙子星”中的另一位,與張富盛同年入職富國基金,但完全是個新手基金經理,任職富國基金后才開啟基金經理的職業生涯。從其履歷來看,徐智翔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系光學專業,碩士學歷,后加入上??臻g電源研究所(航天811所),從事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和孵化,此外還曾加入浙商證券從事新能源的賣方研究,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
入職次月,徐智翔開始管理第一只基金產品富國新材料新能源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目前在管產品為3只,管理規模為47.49億元。
在管產品中,富國新材料新能源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和富國天瑞強勢地區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兩只產品是徐智翔從其他基金經理手中接管而來,截至目前任職回報均為負值,排名在同類產品中居于中上游。2024年4月30日,徐智翔成為新發基金富國匠心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富國匠心成長混合”)的唯一基金經理,該產品也是其唯一任職回報為正數的在管產品。
在富國基金施展拳腳的這三年,徐智翔管理產品的規模起起伏伏,巔峰期的總規模曾攀升至107.65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百億基金經理。而2024年3季度末,徐智翔的在管基金規模跌落至47.49億元,腰斬式下滑。
業績的失色,也讓投資者用腳投票。2024年4月30日,富國匠心成長混合基金合同生效,其中A類份額的凈認購金額為1,107.10萬元,C類份額的凈認購金額為41,128.50萬元。不過5個月時間,第3季度末,A類份額的凈值為1,021.07萬元,C類份額的凈值為5,039.22萬元,合計金額為6,060.29萬元。該基金在建倉期已經出現大量贖回,規模凈值已經接近5,000.00萬元預警線。
目前,徐智翔能力圈正從新能源向泛科技領域拓展,而兩位“雙子星”能否在業績上綻放光彩,《民商財經》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