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閔曉強
編輯:李 鑫
距離2024年股市收官僅剩不到10個交易日了,目前看來權益類基金狀元的懸念已經破解,大摩數字經濟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優勢,讓其他基金望塵莫及;同時,排名墊底的基金也在苦苦改善排名,畢竟誰也不想成為倒數前幾的倒霉蛋。
招商成長先導就是這樣一只苦苦掙扎的基金,它成立于2022年的7月21日;2023年全年,該基金所實現的凈值增長率約為-16.63%,其在822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574位;2024年到目前,該基金所實現的凈值增長率約為-19.42%,其在927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916位。最新,該基金的年化收益約為-13.15%,在766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576位。
由此,該基金的最新凈值和累計凈值均為0.7097元,沉于水面之下。
陰差陽錯?經濟學碩士成為醫藥明星基金經理
該基金從成立到目前僅經歷一任基金經理,他就是累計任職時間接近十年的醫藥公募明星李佳存。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他是經濟學碩士。2008年7月碩士畢業后即加入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研究員,一直從事醫藥行業研究工作,并于2011年3月起升任研究部總經理助理;2014年2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部研究員。
目前,他在招商基金管理招商醫藥健康產業股票等五只產品,但在今年三季度末時,現任基金資產的總規模僅為38.24億元,尚不及同行一只爆款產品的規模;同時在管基金的最佳任期回報僅為64.10%,歷史上也僅有一只基金實現過任職回報翻番。進一步從2024年的情況來看,最新在管的5只基金年內凈值下跌均超過了14%。
從這層意義上推斷,或許是業績的不佳導致了基金投資者用腳投票,先看文首提到的招商成長先導。我們發現在基金三季報中就已經提示了產品存在清盤風險:“本基金存在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的情形,相關解決方案已經上報證監會。自2024年7月1日起,本基金在迷你期間,如涉及信息披露費、審計費、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費、銀行間賬戶維護費、IOPV計算與發布費、注冊登記費等相關固定費用,由管理人承擔,不再從基金資產中列支。”
該基金實際上并非醫藥主題類產品,從基金契約來看,其投資目標是“在嚴格控制風險、保證基金資產流動性的前提下,通過對優質企業的全面深入研究,重點投資于未來預期成長性良好的上市公司,分享其在中國經濟增長的大背景下的可持續性增長,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但在投資的實戰中,李佳存還是在最熟悉的醫藥賽道大做文章,相對看重科創板和創業板。以基金三季報為例,李佳存選擇了清一色的醫藥生物產業鏈的公司,比如前兩大重倉股悅康藥業和諾泰生物都來自科創板,同時第七大重倉股華大智造也來自科創板,但這些或許是被看重20CM效應的標的走勢卻不盡如人意,尤其華大智造目前年內的跌幅接近40%。此外,他所重倉的創業板公司智飛生物跌幅已經超過50%。
醫藥主題公募和非醫藥主題公募有區別嗎?
在基金三季報中,李佳存表示:“醫藥板塊經歷了一輪探底后隨大盤反彈,基本跑平。藥品研發服務外包龍頭受美國生物安全法案進展影響漲幅較大,帶動了細分板塊乃至醫藥板塊的整體回升。本基金看好醫藥板塊的增長潛力及比較優勢,重點配置了創新藥及其研發服務外包產業鏈、醫療設備及耗材、仿制藥轉型相關細分賽道。”
再對比他管理時間最長的純醫藥公募—招商醫藥健康產業股票,幾乎與上述的產品是完全一致的重倉畫面,僅有的區別是該基金重倉的眾生藥業沒有出現在更偏重港股的招商成長先導中,但眾生藥業的年內跌幅也超過了20%。
對比上一季度來看,該基金在重倉中僅有的一處變化也是將科創板公司奧浦邁剔除了出去,不過該公司年內的跌幅也超過了25% ,該股在12月以來遭股東減持,這一變化從效果看相對正向。
可惜的是,這樣看似相對正確的調整少之又少,因此對于組合的正向貢獻也就顯得杯水車薪了。同一時間段,該基金組合年內的凈值增長率約為-16.88%,在927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 891位。同時,該基金的最新年化收益約為5.18%,在60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3位,這一成績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
在基金三季報中,李佳存的用詞和招商成長先導中完全一致:“醫藥板塊經歷了一輪探底后隨大盤反彈,基本跑平。藥品研發服務外包龍頭受美國生物安全法案進展影響漲幅較大,帶動了細分板塊乃至醫藥板塊的整體回升。本基金看好醫藥板塊的增長潛力及比較優勢,重點配置了創新藥及其研發服務外包產業鏈、醫療設備及耗材、仿制藥轉型相關細分賽道。”
由此另一個問題也就產生了,對于醫藥主題和非醫藥主題,不是應該有所區別嗎?